诗词本来是可以歌唱的(续篇)
唐朝开元年间(公元713-74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开元年初,唐明皇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华物品。同时唐明皇是个励精图治的皇帝,颇思有所作为,能够任用贤能,进行一些改革。如任用了宰相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都是有名的忠臣,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在这期间,也是诗歌创作的鼎盛时期。如李白就因为诗才而得到唐明皇的赏识,虽然只是封了一个翰林供奉的闲职。有一次,皇宫花园芍药花盛开,唐明皇和杨贵妃趁着月白风清,入园赏花,并且找来梨园弟子唱曲助兴,宫廷音乐家李龟年亲自打着檀板,率领梨园子弟演唱。明皇听了不高兴地说:“欣赏名花,面对美妃,怎么能唱这些旧曲?”于是敕令李龟年带着皇宫专用的金花信笺去传李白进宫。李白刚喝了酒,醉得迷迷糊糊被抬进宫中,遵旨为赏花之事执笔赋诗,一气呵成,写了三首清平调。杨贵妃捧着外邦进贡的玻璃杯,斟上西凉的葡萄酒,唐明皇亲自吹起玉笛,按照乐谱吹奏,两人非常尽兴,明皇从此更加欣赏李白。每当天寒地冻,毛笔冰冻,不能书写,明皇就令十几个宫女围在李白身边,每人手里拿着一支象牙笔管的毛笔,哈气融冰,李白那时候是受宠若惊的。李白在宫中呆了一年,这一年想必写了不少为唐明皇和杨贵妃玩乐而写的诗词,但这样的诗词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因为他离开了社会的土壤,因此在李白的诗集中,这些诗词是看不到的。
四十三岁已经人到中年了,这种御用歌词作家的生活并非李白所愿,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于是终日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后来就发生了“李白醉草退蛮书”的故事,“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明皇还算没亏待他,赏赐金银,打发他还乡。但李白没有回家,而是从长安出发,一路向东,游山玩水,在洛阳遇到落魄的杜甫,两位诗歌巨星从此结为挚友,志同道合,相见恨晚。后来又遇上同样落魄的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三位诗人谈诗论道过了一段时间的快活日子。
开元中,诗人高适、王昌龄、王之涣齐名,三人经常结伴而行。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来到一个集市,走进一家酒店饮酒。这时,忽有梨园伶官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为要回避别人的宴席,于是搬到一个墙角落,一边围炉烤火,一边听伶人唱曲。不久又陆续来了几位更艳丽的歌女。这三人于是悄悄的商量说:“我们写诗名气都很大,但不能自分高低上下。今天可以暗中听听伶人唱的歌,如果谁的歌词被唱得最多,谁就领先。”
一会儿一位歌女打着拍子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则在墙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绝句《芙蓉楼送辛渐》。”
接着又一歌女唱道: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
……
高适于是在墙壁上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一首古体诗《哭单父梁九少府》。”
不一会又一伶歌曰:
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则在墙上又画了一道,说:“这是我的《长信秋词》绝句五首之三。”
王之涣自认为出名已久,心里很不服气,于是对对王、高二人说:“这些伶人都是潦倒之辈,只会唱下里巴人之类的词罢了,等有人唱阳春白雪之类的词,这些俗词就没有人听了。”王之涣指着其中最漂亮的一位歌女说:“等这位歌女唱了,如果不是我写的词,我一辈子不和你们比拼了!如果是我的诗,你们就站在我的坐榻(床)之前,用对待老师的礼节尊重我。”
于是三人说说笑笑的等着。过一会儿,轮到那个最漂亮的歌女唱了,一开口就是: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立即揶揄二人道:“你们两个乡巴佬(田舍郎)听着,难道我说错了吗?”
于是三人哈哈大笑,那些歌女不知道原因,于是问道:“不知道各位为什么这么高兴。”王昌龄于是说起了刚才三人的玩笑话。那些歌女听说后竟然同时跪拜说:“俗人不识神仙,不知高下,冒犯各位,请三位先生坐上席。”三人也不客套,坐在上席欢饮整日。
以上故事说明,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唐朝著名诗人的作品流传主要不是靠文字的传播,而是是借助音乐的载体,使之传扬开去。从艺术的角度分析,上述三位诗人“打赌”的故事,伶人唱的歌有三首是绝句,一首是古体,其中高适的五言古体是悲切的悼念亡友之作,共有24句;另一首王昌龄的七言绝句《长信秋词(其三)》是一首宫怨诗,风格与王之涣的《凉州词》大相径庭,不可能用同一乐曲演唱。伶人所唱的四首诗主题、感情、风格、结构都完全不同,配乐的难度可想而知,唐朝音乐创作的水平由此可见一斑。将诗配上乐曲,高雅文学与世俗艺术结合,两者相得益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盛唐之盛,文学艺术的繁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020-11-9写于广西巴马)
【上期文章回顾:诗词本来是可以歌唱的】
第7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