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波:读《希尼诗文集》

孙文波:读《希尼诗文集》
20世纪,爱尔兰为世界贡献了两位大诗人,前一个是叶芝,我已在多年前读过他不少作品,再就是希尼,此前只是零散地读了一点诗文。现在集中阅读希尼的作品,立即感到他不愧于大诗人的称谓。在他的题材广泛的诗中,让人看到一种深入,即对个人生活经验和历史知识的不断挖掘获得的清晰感———诗歌细节上的和主题上的。
如果要为希尼的诗寻找我个人的评价,我要说的是:忠实。这种忠实有四个含义,一是对生活的忠实,二是对知识的忠实,三是对道德的忠实,四是对语言的忠实。在我看来,作为写作的前提,忠实至少提供了这样的保证:使写作始终具有向真实和打动人心的方向前进的可能。这也是说,忠实实际上成为一种要求,要求尽可能地在写作中以简约、朴素、直接的方式说话。希尼做到了这一点。读他的诗,我能够迅速进入,像《期中假期》、《挖掘》;前一首诗写弟弟的死亡,后一首诗写父亲挖土豆,两首诗虽然表面上都与家庭有关,但其中隐藏的却是对死亡和不同的劳动的理解。两首诗都写得十分打动人。
现代诗歌遭到很多人攻击的主要理由是“看不懂”,希尼的诗显然不接受这样的指责,尽管他也有写得很复杂的诗,但他的复杂是技术性的,在写作内涵上,希尼始终让我感到恪守了诗的教条:准确、负责。虽然这只是基本的底线,要真正完美地实现并不容易,需要在写作中以丰富的诗歌历史知识,即全局观作为保证。正是在这种保证下,一种生动的力量充盈在希尼无论是写历史还是现实的诗中,譬如《演唱学校》、《格拉伯男尸》等篇什。在这些诗中,希尼就像历史学家那样面对事实,说出的话既包含了对事物的尊重,也包含了对事物的判断,在面对诗人需要表达自己的立场的事件时,希尼做到了既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又坚持了个人的原则,其基本点是以普遍的人性和道德为尺度。
人们总在说大诗人和小诗人的区别,大诗人与小诗人有什么不同?就在于他们在延伸性上走出的距离不一样,小诗人总是拘泥于题材,大诗人却能从具体出发,最终使具体与基本母题叠合。希尼所以能够被称为大诗人,正是因为他哪怕是在写作《卜水者》、《干草杈》这样的诗时,都体现出这样的意蕴。诗人是民族良知,希尼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他对爱尔兰历史与现实的探察,从民族记忆的保存上来说确实有效。他使我们看到他的民族的过去和现在,同时,他还能将之与人类整体的命运联系起来,提醒人们不管在什么样的语境下,都存在着人类必须关心的问题。
而这就使阅读希尼不仅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检查:当我们也在从事写作时,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作品不至于落入虚妄的巢穴。
(《希尼诗文集》 作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