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素之问 | “伤寒论”命名出自北宋新校正
2021-10-14
-----
-----
宋以前有关“伤寒”的作品,除了《隋志》记载的《医方论》有相关的《张仲景辨伤寒》十卷(《小品》引作九卷)《疗伤寒身验方》《徐文伯辨伤寒》各一卷,《伤寒总要》二卷,《支法存申苏方》五卷,《王叔和论病》六卷,《张仲景评病要方》一卷,《徐叔响、谈道述、徐悦体疗杂病疾源》三卷,《甘浚之痈疽部党杂病疾源》三卷, 《府藏要》三卷,亡。)”另有“《张仲景方》十五卷(仲景,后汉人。梁有《黄素药方》二十五卷,亡。)”
其实另有王叔和所作的《金匮玉函经》三十六卷本,但到了宋代只有八卷。显而易见,“伤寒论”实际对应的是“疾病论”“医方论”,犹如“辨伤寒”“疗伤寒”“论病”“方论”。而在唐代以前,并没有名为“伤寒论”之书,直到《外台秘要》出现“张仲景伤寒论”,而同时期前后并没有把仲景书叫做“伤寒论”的旁证。新旧二《唐志》中也没有“伤寒论”而名为《张仲景药方》十五卷。《外台秘要》中的“张仲景伤寒论”不仅没有旁证而孤证不立,并且只能是宋改的结果。
公元 898年 (唐朝末年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载有“张仲景方九 (卷 )”。丹波康赖《医心方》( 984年 )中引作“仲景”“张仲景”或“张仲景方”而无“伤寒论”书名。日本最早提到“《伤寒论》”的应为惟宗具俊《本草色叶抄》(1284年),已远远晚于新校正《伤寒论》(1065年)的刊行。提示“伤寒论”命名是在北宋。
掌禹锡(990-1066年),北宋医药学家,校正医书局主要负责人。字唐卿。许州郾城(今属河南)人。官至光禄卿直秘阁。嘉佑二年(1057年)与林亿、苏颂、张洞等共同奏请于直贤院设校正医书局。
同年会同医官秦宗古、朱有章等以《开宝本草》为蓝本,参校诸家本草校证补充,撰成《嘉佑补注神农本草》(简称《嘉佑本草》)二十卷,于嘉佑五年成书,共收药物1082种,其中新补药82种,新定药17种。掌氏兼擅地理,参与编修《皇佑方域图志》《地理新书》,著《郡国手鉴》等。林亿是继掌禹锡之后的校正医书局主要负责人。掌禹锡按语曾提到“伤寒论”,是史上最早见载的《伤寒论》命名,也指向新校正冠名。
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1108刊印,大观本),又有政和年间曹校政和本,并南宋绍兴本,渐次增补。正文中有“《伤寒论》”“新校正仲景《伤寒论》”,但不能确定是唐慎微原文。而“《证类本草》所出经史方书”引用“凡二百四十七家”书名中,引作“《张仲景方》”无“《伤寒论》”名称,是唐慎微原文。
寇宗奭《本草衍义》(1116年,政和元年)序中既提到“张仲景《伤寒论》”又有“《张仲景方》”。
新校正将《金匮玉函经》的残本“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编为《金匮要略》。
又因新校正将“伤寒”误为“卒病”外感,进而又将“伤寒”与“金匮”切割,《伤寒论》从此变为“外感专著”,而《金匮要略》则是删掉“上则辨伤寒”之后,剩下“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亦即是新校正的“伤寒卒病论”本出自“辨伤寒”而非“伤寒论”更不是“卒病论”。
明末清初医家程衍道《外台秘要》序云“惟是仲景氏出有《卒病论》以治伤寒,著方一百一十三;有《金匮要略》以治杂病,著方一百一十二医方,实开先焉,盖鼻祖也。”是沿袭新校正的观念,同时也可见明代医家并未统一认同“伤寒杂病论”书名。
因新校正的观念中,《伤寒论》并不能叫做“杂病论”反而应该叫“卒病论”,《金匮要略》“论杂病”才叫做“杂病论”。但无论是“卒病论”还是“杂病论”都是源于新校正的误会。王焘《外台秘要》极其注重文献依据,“伤寒论”命名不可能凭空出现只能是宋改,致使唐代王焘前后医家乃至新旧二《唐志》都拿不出任何旁证。
“伤寒论”的冠名,无论是宋初高继冲“编录进上”的献本已命名,还是新校正别出心裁,都是基于对宋以前“辨伤寒”等同于“辨病形证”与“医方论”概念的曲解与误会,将“辨病”“疾病论”改为“伤寒卒病论”。海内外文献提示“伤寒论”冠名的普及,始于新校正,《外台秘要》中“伤寒论”三字,是北宋校勘时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