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一二一)
在临床上,我们还可以见到另一类病人,这一类病人偏瘦弱,而且经常主诉,身体发热,尤其是手脚心发热,夏天比较难过冬天相对好一些。这些在临床上我们诊断为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就是指肾阴亏损,失于濡养或虚火内扰所表现的证候。我们知道,肾中的阴阳精气应该保持平衡,如果肾中阴精不足,肾中的阴精是指肾中濡润清凉和抑制阳亢的这一类的物质和功能我们把它叫做肾阴,肾阴 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是全身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起着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当肾阴不足的时候,肾阴就不能滋养,就不能制约肾阳,肾阳就会相对偏亢,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虚火内扰,这些病证,中医称为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呢?
1、腰膝酸软而痛或者是灼痛(注意:肾阳虚也有腰膝酸软,但伴有的疼是冷痛),当肾阴虚火旺的时候,痛就会有热灼感,不但旺的时候,痛就是一个痛。
2、伴有眩晕耳鸣:肾阴虚,肾阳偏亢,阳亢则风动,所以就会出现眩晕;肾阴虚,虚火上炎,影响于耳,肾开窍于耳,所以,肾阴虚会出现耳鸣。
3、心烦失眠:肾阴虚虚火上炎,影响心神,而出现心烦失眠。
4、形体消瘦,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唇红,颧红。这些都是阴虚火量的共同鉴证。
5、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月经量少,精闭,崩漏。
6、舌红少苔或无苔。
在临床上,有的人主诉,经常手脚心热,我们首先就会想到阴虚。舌苔黄腻,这不是单纯的肾阴虚证,这是肾阴虚兼有湿热的证候。
7、脉象:细数脉(细脉主阴虚,数脉主有热)
肾阴虚证在临床上的症状繁多,如何执简驭繁把握要点,在临床上只要抓住腰膝酸软,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失调加上阴虚的鉴证,就可以诊断为肾阴虚证。
对于肾阴虚证,可选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来加减进行调理和治疗。如果病人肾阴虚比较轻微,选用六味地黄丸就可以,如果肾阴虚比较严重的,就选用左归丸;如果肾阴虚,虚火上炎,可选用知柏地黄丸。
下面我们把这三个药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六味地黄丸:山药、山茱萸各12g、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各9g、 熟地黄24g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六味地黄丸对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左归丸:熟地24g、山药12g、枸杞12g、山萸肉12g、川牛膝9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龟板胶12g
【方解】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肾益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鹿龟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其中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意在“阳中求阴";菟丝子性平补肾。以上为补肾药组。佐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活血,既补肾又兼补肝脾。
左归丸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用于治疗肾阴不足,精髓亏虚引起的头目眩晕,腰膝酸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等症。本药物组成以阴柔滋润为主,久服常服容易滞脾碍胃,如果脾虚泄泻者慎用。
知柏地黄丸:知母40g,黄柏40g,熟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方解】本方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方中六味地黄丸滋肾、肝、脾之阴,以滋肾阴为主,是谓“三补”;泽泻利湿浊,牡丹皮泄相火,茯苓渗脾湿,是谓“三泻”;知母、黄柏降相火,泻肾火。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之功效。
知柏地黄丸主治: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所致骨蒸潮热,虚烦盗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痛,口干舌燥,咽喉痛,腰膝疫痛,遗精尿黄,舌质红,尺脉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