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球品牌都想搭D2C这班车?
D2C,这个曾经只为小圈子所知的专业名词,正成为全球商业社会的焦点。
自今年年初,北美D2C远程医疗电商Hims在纽交所开启了一轮D2C品牌的集中上市潮后,眼镜电商WarbyParker、宠物品牌BarkBox、鞋服品牌Allbirds等大量成功上市的D2C明星公司,论证了D2C模式早已不再是PPT上的概念。
所谓D2C,是Direct To Consumer的简称,意为企业直接面向消费者。D2C这一概念,正是伴随着互联网电商平台的兴起而繁荣的——企业可以通过一家网上的店铺触达最广泛的消费者,洞察消费者需求,灵活地调整经营策略。
由于D2C更为聚焦商业本质,更方便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在过去数年,逐渐成为大量国内外品牌笃信的目标。
品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D2C,正成为全球商业社会的共识。诸如特斯拉、屈臣氏、肯德基、苹果等大众熟知的品牌,正是D2C的先驱,并在各自领域探索出D2C的发展路径。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为数不少的新品牌也早已成为了D2C的第一批信众。以完美日记、三顿半为代表的D2C品牌,经过数年的探索,已经在巨头林立的大消费行业占据一席之地,为D2C在中国的本土化落地,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然而,D2C在落地中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待解的难题。诸如中国消费者并不爱访问官网、官网或自营店运营成本过高、后续的反馈调整机制过于复杂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正限制着D2C模式在中国的批量落地。
如何破题,成为所有意图转型D2C品牌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在这样的困境下,一些国内电商平台正试图给出解法。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天猫事业群副总裁吹雪于9月23日表示,天猫正式从B2C平台进化为一个D2C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直接面向全域消费者,此外计划在5年内投入百亿,重点孵化2000个潜力新品牌。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天猫事业群副总裁 吹雪
这也是国内主要电商平台首个关于D2C的公开表态。虽然有声音认为,天猫的进入,可以推动中国D2C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但外界依旧存有疑虑,天猫的D2C战略是否是噱头?品牌做D2C为何需要天猫?天猫真的是做D2C的最好平台吗?
D2C的中国困局
D2C在中国迎来发展期的大背景,是近年来消费赛道的迅速变化。
伴随着追求短平快的纯流量打法逐渐失效,回归商业本质、追求复购、追求品牌沉淀的呼声越来越高。
由于部分新品牌前期过分依赖渠道和流量红利,忽略了品牌和服务能力的构建,当后来者都学会了砸钱买量时,前期的逻辑不再奏效,复购就成为了决定成王败寇的关键指标。
能够直面消费者需求、帮助深化品牌进而提升复购的D2C模式,一定程度上帮助新品牌们解决了流量“留量”问题。
在D2C模式下,商家与消费者的连接是远远超越卖货的,除了交易外,二者的联系还需要通过服务、内容等非交易行为达成,这需要商家着眼长期投入,而非追求短期的爆发式增长。耐心是必备品。
不仅如此,消费者决策周期很长,会在潜客、新客到老客、复购的整个生命周期里去做各种各样的选择,而商家需要去做衡量和各种结构性优化。买量无法持续的原因就在于其或许能在潜客、新客阶段实现转化,但到老客、复购阶段则很难持续产生转化。
也就是说,对商家而言,做好D2C只有耐心还不够,因为对全生命周期客群的触达和运营,需要完整的体系和工具来支撑。因此对于品牌而言,能为自己带来持续的老用户复购,提供合理的触达成本,建立长期经营的舞台,才有真正价值。
这些要求,都提升了D2C落地的门槛,甚至让不少寄望于D2C的品牌,望而却步。
况且,对于中国D2C品牌而言,挑战还不仅限于此。
在国外,很多D2C企业通过自建官网来实现,但在国内消费者很少有访问官网的习惯。同时,国内零售市场中的中小玩家缺乏品牌公信力,在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很难提供标准化服务,相比之下,天猫等头部电商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十分完善。这些因素都使得机械套用国外D2C的模式并不可取。
国内品牌需要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一些品牌开始考虑将电商平台视为D2C的载体,毕竟电商平台是国内最好的触达消费者的通道。然而,只能辐射某一个渠道,往往意味着这只是一个销售渠道;不能连接全域消费者的平台,是难以成为D2C载体的。
在一众电商平台中,天猫从淘宝商城阶段就开始通过“旗舰店”这样的产品为企业直连全域消费者提供服务。多年以来,天猫早已成为大量品牌名义上和事实上的官网。据了解,林氏木语的店员会直接通过天猫查库存,某国际头部运动品牌则将天猫作为会员服务体系的基座,甚至准备应用于全球市场。
正如天猫事业群消费者策略中心、生态运营中心总经理安糖说的那样:
“作为消费者我即便不在天猫购买东西,有时候也会通过天猫查产品说明书、问客服使用方法。”
天猫的用户触达能力和品牌服务体系,已经使其成为了国内最有价值的D2C服务方代表。
天猫,D2C成核心战略?
品牌做D2C需要天猫,天猫也为此迅速做出了进化升级。在D2C已经成为品牌未来的趋势下,服务商家做D2C也成为天猫的战略重点。
具体而言,天猫可以为企业提供完整的直面全域消费者的企业经营产品,让企业能够在天猫展开包括零售、营销、物流、会员服务等全系列的消费者服务。
天猫为企业提供的能力本质上是工具和服务,包括营销、零售、支付、金融、物流等。天猫旗舰店2.0是公域和私域结合非常好的企业经营活动的产品。天猫有一套非常完整的产品体系和基础设施,让企业做好全周期经营商品的能力和分层运营、持续经营用户的能力;天猫也有一整套的会员主动触达工具,来实现会员资产的加速沉淀和应用。
更重要的是,在如何服务商家做D2C方面,天猫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
天猫品牌孵化中心总经理 仲生
基于对市场的分析和理解,天猫品牌孵化中心总经理仲生发现,部分新品牌潜在着两大风险,一是盲目烧钱拉新,获客成本极高;二是复购率低,但用户召回成本极高。针对这两个问题,天猫从以下方面入手提供解法。
在不久前举行的天猫新品牌战略发布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吹雪表示,新品牌的存活率,是天猫的核心战略之一。作为新品牌的“平台级合伙人”,天猫未来5年将投入百亿,帮助2000个创业团队,成为国民新品牌。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品牌从0到1的草创期,核心是帮助品牌火起来。
依托TMIC黑马工厂计划、策略中心提供市场分析;Alibaba Design、阿里鱼等创意服务平台提供设计加持、IP合作能力;TMIC、天猫U先、小黑盒提供爆款孵化能力。
接着是从1到更多的正常期,目的是助力品牌活下去。
通过逛逛、淘宝直播、宝藏新品牌等营销加持,双11、618、聚划算等大促活动,和私域运营产品体系,实现从内容种草、成交爆发、到客群沉淀、夯实基础,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推动新品牌获得高质发展。
在这个从0到1,从1到更多的过程中,天猫为商家提供的不再只是一个个货架,更是对整个零售供应链的改造、整理和升级。无封介绍:“通过前端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反向推动后端的供应链,品牌运营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未来商家其实不只是把天猫当做货架卖货,这其实是我们D2C推出来的核心。”
家电新品牌熊小夕的成长路径,是从天猫推动后端供应链升级中受益的典型。
创办于2020年8月的熊小夕是专注水家电的消费品牌,通过创新产品桌面饮水机和奶茶机,熊小夕在细分市场快速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品牌火起来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活下去,天猫成为熊小夕的重要外部借力。
熊小夕创始人李文珺介绍,在品牌发展第一阶段,熊小夕通过单品打开用户,让用户快速知道这个品牌。之后,借助数据化的基建,包括直播等快速触达用户的方式,熊小夕逐渐占据水家电这一品类赛道,构建品牌的强信任感,这也是熊小夕当前的发展重点。再往后走,市占率、技术竞争力、消费者的维度、复购、口碑传播、品牌运营都要同步提升,这才能保证品牌火起来之后能活下去。
在整个过程中,天猫为熊小夕提供了背后助力。李文珺介绍,“净水器这个类目就是我们和天猫小二一起做出来的,后来成为大品牌争相布局的领域。”从发现细分需求、定义产品、开拓市场、运营全周期客群,熊小夕走的每一步,恰好对应了天猫对新品牌扶持的系统化设计。
熊小夕只是消费领域中的一朵浪花。截至目前,不仅是大量新品牌,苹果、特斯拉、华为、美的等具备优秀制造能力的品牌与企业,当当、苏宁等平台型企业,均在天猫开出了官方旗舰店,以此与全域消费者直接沟通、提供服务。
在市场势能、平台扶持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更多消费品牌仍会层出不穷。作为D2C数字服务平台,天猫也在帮助更多品牌通过D2C,打开新的增长曲线,获得更多客户和生意,拓展更大的想象空间。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