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四处为患的“痰饮水湿”,不来了解一下吗?

一、张仲景对“痰饮”的释名及分类、论治

“痰饮”作为病名,乃医圣张仲景所首创,广义“痰饮”包括四种:(狭义)痰饮、悬饮、支饮、溢饮。

1、四饮何以为异?

所谓四饮,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原文: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谓之溢饮;

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后从注释:其人素日肌肉丰盛,今忽瘦削,此由脾虚不能化谷,食宿水停,肌肉不生也,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如此谓之痰饮,饮之行走于心下小肠之间者也。饮后水流胁下,咳唾鼓动,牵引作痛,如此谓之悬饮,饮之空悬于肝胆之经者也。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化汗外泄,而不得汗出,水浸肢节,身体疼重,如此谓之溢饮,饮之流溢于四末者也。咳嗽气逆,倚物布息,气道短促,不得眠卧,营卫郁遏,其形如肿,如此谓之支饮,饮之支结于胆经而伤及肺脏者也。支饮或左或右,偏而不正,如树木之枝,在木干之旁。在左则右倚物息,在右则左倚物息。以足少阳之经,下胸贯膈而循胁,位在胸侧,水饮阻格,胆经不降,逆冲肺部,肺无布息之地,故咳喘而不卧也。

一言以蔽之,根据水饮停聚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四类:①水聚于肠胃的叫“痰饮”;②水聚于胁下的叫“悬饮”;③水聚于胸肺的叫“支饮”;④水溢于四肢的叫“溢饮”。

2、治疗原则,极为著名的一句话,也是治疗“饮”病的指导原则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3、四饮之下,经方甚多,本篇重在理清“痰饮水湿”理论,以期指导临床,相关治饮经方另有专篇详述。

二、中医学对“痰饮”的认识

1、释名

痰饮指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这是广义的痰饮,其中痰和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它们都是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其次它们又可能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一般以较稠浊的称为痰,清稀的称为饮。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

饮,即水液停留于人体局部者,因其所停留的部位及症状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金匮要略》即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等区分。这里的痰饮是狭义的专指四饮之一,即饮邪留于肠胃的病证。病因病机

2、临床表现

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引致诸多病证的发生,症状表现各不相同。痰阻于肺,肺气宣降不利,则出现胸闷、咳嗽、气喘、痰多;痰阻于心,心血运行不畅,常见胸闷、心悸;痰迷心窍,则神昏、痴呆,或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中痰鸣,两目上视,手足抽搐;痰火扰心,则失眠心烦,躁狂妄动,语言错乱,或打人毁物;痰停于胃,胃失和降,则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涎;胆郁痰扰,则惊悸不寐,烦躁不宁,口苦呕恶,胸闷胁胀,头晕耳鸣;痰浊上犯于头,干扰清空,则眩晕、昏冒、头重;痰气凝结咽喉,可出现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痰在经络筋骨,可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成阴疽流注等。

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饮在胸胁,则胸胁胀满,咳唾引痛;饮在胸膈,则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饮溢肌肤,则见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重。饮在腹中,则腹胀大如鼓,腹壁青筋显露,形体消瘦,尿少。

有痰饮的患者舌苔多滑腻,脉象多滑、弦或沉迟。

3、辨证施治

对痰证的辨证论治原则有二:一是掌握该病证的脏腑虚实缓急,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为主,缓则求其本,治在肺、脾、肾。二是依据痰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法则。对脾失健运,湿聚成痰者,宜健脾燥湿化痰;对火热内郁,炼津为痰者,宜清热化痰:肺燥阴虚,虚火灼津为痰者,宜润肺化痰;脾肾阳虚,寒痰内停者,宜温阳化痰。若外邪袭肺,肺失宣降,聚液为痰者,宜宣肺化痰;痰迷心窍者,宜涤痰开窍;痰火扰心者,应清心豁痰;痰停于胃,宜健脾燥湿化痰;肝风内动挟痰上扰者,宜熄风化痰;胆郁痰扰者,宜清化热痰、降逆和胃;痰浊上犯于头,宜健脾去湿、化痰熄风;痰气凝结于咽喉,宜化痰利气解郁;痰阻经络筋骨,宜软坚消结、通络化痰。

饮为阴邪,遇寒而凝,得温而行,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不仅阳虚而饮邪不甚者应予温化,而且逐饮、利水、发汗之剂中均应佐以温药;二是应分清标本缓急、表里虚实的不同,“病溢饮者,当发其汗”;病悬饮者,应攻逐水饮;支饮为寒饮伏肺,应温肺化饮。脾肾阳虚者,则宜温补脾肾,以化水饮。

4、《金匮要略》经典“水饮”病原文论述(治疗)

1、痰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2、夫病人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3、留饮: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4、悬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5、溢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痛重,谓之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也主之。

6、支饮:咳逆依息,短气不得卧,其人形如肿,谓之支饮;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泄肺汤主之。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7、“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黄丸主之。”

8、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9、假令瘦人,脐下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10、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水、饮、痰、湿乃四大阴邪,随其潜伏之处不同,见症亦千变万化。若为其症状所惑,则万象纷纭,难以尽识;若识其根本,则能执简驭繁,知常达变。水饮症,其辨证要点在舌。凡舌体异常胖大,或舌苔水滑欲滴者,必有水饮!遇此舌象,不论其症状如何,即当利水;水饮去则症状减。若妄加辨症,反舍近求远!水、饮、痰、湿有何区别?答:水饮痰湿,同出一源,但其形态及特性却有所不同。湿者,潮湿之气也,乃无形之邪。水、饮、痰乃有形之邪也!水与饮最为相近,常并称为水饮。痰与湿差异较大,多另当别论。湿者,散之如雾,聚之成痰。 积水为饮,饮凝为痰。水清、饮稀、痰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