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公司如何在 BAT 的夹缝中寻找机会
本文共 3260 字,预计阅读时间 9 分钟
创业的思路有很多种,若你不乏奇思妙想,点子源源不断,那么本文可能并不适合你。本文想讨论的,是围绕大公司的产品生态,或各个产品之间的夹缝地带催生的一些机会。长期关注这些夹缝地带并快速响应,不失为一种经济快捷的创业方法。
当然,被大公司带到沟里的案例也不少,创业有风险,入坑需谨慎。这里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拙见,希望有用。
很多初创小公司最开始都是因为一个点子,这个点子可能来源于自己平时的痛点,也可能来源于看到了某些产品的不足。那么对于一些大公司产品的不足之处,其产品本身可能也有一个长长的需求列表等待开发,因此,你看到的痛点他们未必看得到,或者优先级还不够。那么此时,就是你创业的好机会。
还有一些朋友是作为用户角度在使用某个产品时发现的痛点,这个痛点可能有个别用户反馈过,但是产品经理可能觉得没那么痛,所以优先级就降了下去。但是这个特性对于某些用户确是核心需求,所以逼得他们只能自己搞,搞着搞着就成了一个公司。因此,关键点在于,重视你自己的痛点和一线用户的反馈,这里才是真正的需求。
大公司体量大部门多,流程繁复,不可能总保持快速响应。尤其是对于一些新事物,往往要先观察,而不是快速试错。而且,当人多起来的时候,想统一目标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小公司在这里,只需要一直保持比大公司快那么一点点就可以了。比如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后台,许多小公司就是跑在前面解决了许多用户的痛点,就已经活得很好了。
这是个“大象转身”的问题,既然是大公司,或多或少会有“历史包袱”存在,或者有些特性明明很有用,但是与公司整体的运营目标不符,就被无情地砍掉了。还有一些特性,是大公司觉得“有失身份”的点,因为大公司要照顾本身品牌的一致性,即便是相关领域,也可能存在品牌的“偶像包袱”而踌躇不前,放弃了相关需求的开发。
还有众所周知的一些灰色地带,甚至连灰色地带都算不上,只是大公司看不上这些“小钱”,但是养活一批创业团队却绰绰有余。比如之前某公司养了六七百个公众号,那么就一定需要一个可以多号登录,同时管理的工具。再有这几年很火的微商,由于要维护大量的客户资源,单个微信号根本不够用,因此就催生了许多多账号登录,多群同步工具等等。这些东西,微信自己是不会去做的,只有这样的小公司才会去做。
再说裂变加群的营销工具,普通微信群加到 100 人就需要邀请了,这肯定不利于自动化的传播。因此就有许多工具通过各种方式来突破这种限制,让商家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更方便地圈粉。公众号营销工具就不说,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了,也算是微信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是看上去处处充满商机呢?
这里说的反向操作不是指你与大公司对着干,完全反着来,那肯定是不科学的。所谓反向操作其实有点后发制人的意思,许多产品在大公司大平台下面总会做得越来越大,因为随着产品的壮大,从上到下都会有更多的期待。也会有很多“用户的心声”提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需求。所以有点产品迭代着迭代着,就偏离了初衷,或者,可能也没那么严重,只是功能多了起来。
但是,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使用你的产品可能就只需要那么一点核心功能。其他功能的出现,如果不能很好地照顾用户体验,就可能是鸡肋,甚至造成了不便。这个时候,用户其实是需要回归到一款小而美的产品,运营好这一批核心用户,就可以成就一个初创公司。
总结来讲就是:你不做,我来做;你做大,我小美;你做全,我垂直。永远保持与大公司的差异化打法。
大公司之间的产品和技术壁垒,是很难主动拆掉的。往往是愈演愈烈,在法律和舆论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打击对方,商业就是如此残酷。但是,正如有战争就有人卖情报,就有人倒军火一样,在各大公司的竞争和对立中,充斥着无穷无尽的机会。
例如,对于各大内容平台,即便我不抄袭,是原创作者,也很难逃避这种 复制->粘贴->改格式->传图 的无脑操作。内容的抓取和多平台移植始终没有特别完善的工具,如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相信会有很多愿意付费的用户。我一个小小的原创作者都能感受到的痛,那些大批的新媒体运营人员该有多痛。
再举个例子,有些大的平台会针对某个竞争对手开发各种导入功能,方便用户从竞争对手的平台迁移到自己的平台。虽然这种情况是个例,但是顺着这个思路,其实可以做很多横向拉通的事情,也有许多人已经这么做了。比如各个平台的文章同步,商品同步,跨平台的活动玩法,跨平台的营销能力等。微信往淘宝引流,淘宝往微信引流,都有大批的公司在做。
其实说白了,这个思路就是无差别地看待各家产品,为他们的服务提供服务。就像淘金热路上开酒店卖工具,就像炒币热的路上开交易所,做币圈新闻资讯,都是这个思路。如果把握得好,可以说是旱涝保收了。
接下来的两点严格来讲已经不算是“夹缝”了,依附于平台之上,是于平台共生的状态。如果平台土壤够好,你就不用担心主办方参赛或者亲儿子等问题;如果土壤不够好,往往这个平台也活不长。所以这里用好或不好可能不太恰当,一个平台或生态想要长久,一定有某个平衡点。你要用心去体会那个边界到底在哪里,像求生之路一样保持自己在安全区域即可。
曾经有段时间开放平台的概念特别火爆,所有公司都要搞开放平台,然而事实证明,想打造一个生态并不简单。目前看比较稳妥的生态主要有:
基于微信的各个平台,公众号,小程序,小游戏,开放平台等;
基于阿里的开发平台,商家服务,钉钉应用等;
基于支付宝的蚂蚁金服开放平台,提供整合支付的能力;
基于小米的 IoT 及 AI 平台等。
其他各种开放平台就不一一列举了,您只需百度“开放平台”四个字就可以逐个去了解各家提供的能力了。这些开放平台提供的能力列表,就是你创业的思路。
你可以从平台提供的 API 文档开始,看看基于这些能力我能做什么事情。或者结合平台给出的一些成功案例,去思考我是不是能做得更好。
依附平台做内容也是类似的,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内容产出能力。这里说的内容,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只要是能被用户消费的即可。图像、音频、视频、文字、交互式问答、游戏、槽点等等。
大家熟知的公众号、百家号、头条号、微博、知乎等等,都是偏向文字类的内容平台;而 A 站 B 站、腾讯视频、优酷土豆爱奇艺等等、以及快手、抖音等小视频类应用,则是主打视频类的内容平台。
各个平台的“调性”有很大差异,如果从这里开始,可能还是要先考虑自己有哪方面资源。比如做知识服务的,可能是先聚集了一些知识类网红,大 V,或者领域类的 KOL 等;做娱乐类视频的,就要有一些真正的美女帅哥网红资源,模特资源,美妆达人等等。
如果这些都没有怎么办?只能纯靠原创吗?当然不是,想原创你也未必当得了网红吧。除了原创,还有个思路就是“变换形式”。以抖音为例,你会发现上面很多搞笑的视频不过是把陈年老梗找几个身边的人演了一遍,还是会博得许多小心心。甚至有些你觉得习以为常很普通的事情,还是会有很多人觉得很赞。更有甚者,只是简单地把文字的段子,用手机搞成一页一页翻的图片,这也可以?
其实我们都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生活中有无数个圈子,五个人四个群的塑料姐妹花都不是事儿。在认知层面上,我们的圈子会更多,最令人恐慌的是,可能一不小心就会遇到一些自己完全不了解的圈子,然后你发现你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
知识的传播更是如此,即使是互联网上的万年老梗,也未必所有网民都知道,总会有盲区。何况形式还在变,一会儿文字,一会儿音频,一会儿又找了几个人演一下,搞不好春晚又看了一遍。
所以,内容不怕老,你看过的不要紧,一定有人没看过,只是要放在对的圈子。形式也可以多变,纯文字你可以配图;视频你可以配乐,可以找人演;再不济投入几万买只漂亮的猫主子,也是可以帮你产出内容的;如果你创造力够好,还可以改编呀 ~ 看,想产出内容,也没那么难吧。
...
好了,说了这么多,你有想法了吗?
作者:姬光,网名 @姬小光,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士/软件工程硕士,曾就职于淘宝/腾讯/京东,现任美的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商城前端组负责人/集团认证讲师,CSDN 博客专家 & GitChat 推荐作者 ... 是的,这个介绍一点都不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