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 | 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
太 白 补 笔
珍惜最后的社团时光,坚定的改了行程凑上此次太白之行,新的角度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学会一个人的自娱自乐,何况还有跋山涉水的真实体验……
行程
8.2 在西安准备装备
8.3 周至县 →处女泉→厚畛子→巨瓮谭瀑布
8.4 徒步day 1,都督门→老庙子
8.5 徒步day 2,老庙子→拔仙台→文公庙
8.6 徒步day 3,文公庙→平安寺→终点→连夜回西安
8.7 四人午餐→永兴坊→晚上一起聚餐→回民街
→连夜去西宁
8.3
准备徒步
2020
8.03
图丨吃饱了才有力气出发
处女泉
AUTUMN
day 1
徒步轨迹
day 2
徒步轨迹
太白故事
day 3
徒步轨迹
day 4
2020年|夏
太白补笔:
说起太白徒步这个活动来,还真的是有点故事。五一在家待得够够的时候就撺掇着李涛一起发太白山徒步的活动,结果疫情期间根本就没有人报名,最后只有我俩想去,李涛提议我们两个人去徒步吧,我还是有点怂就放弃了徒步跑去了张家界旅游。然后这个活动就一直顺延到了暑假,李涛准备8.6号-8.9号发,我纠结犹豫了半天,觉得以后可能真的没时间和户协一起走活动了,加上老胡的怂恿鼓励就果断改了自己暑假旅游的行程,并联系李涛提前了三天,于是就有了此次太白山活动。所以在我心里,我真的是很看重这次活动的,毕竟我临近毕业疲于工作又刚好和社团冲突,有些活动就真的是now or never了。太白徒步就像是我趁毕业之前抓住社团活动的最后一根稻草一般,我真的很喜欢和这帮人一起徒步爬山~虽然这次并不尽然,但也无悔参与。
刚好这件事让我好好思考了一下社团于我的意义。
每一次活动都会有每一次活动的成长,总没有白走的路,但这次活动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变化。
记得两年之前,自己还不够了解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去骑川藏线带了10几斤没啥用的东西,结果都被可人强行断舍离“扔“掉了,也就是那一次长途,深切的意识到其实自己根本就不了解自己,也根本就不知道其实一个人的必需真的很少。本性贪婪的人们做加法总是容易,做减法就需要不断地与本性抗争,直至头破血流才能正视自己的元需求。长途旅行惯了的自己也逐渐正视”真正的自己“起来,生活中也不断地学着断舍离,当然徒步旅行更加是。重装徒步意味着几日的无补给,当然看字面就能明白“重装”意味着重,意味着东西多。同行的好几个初徒者都是背了一个超大包,露营收拾的时候瞥过去很明显的就能感受到他们背了一堆有的没的东西,自然走起来更加费劲收拾起来也更加缓慢了。和老队员一起聊天的时候也会互相吐槽他们刚开始还不知道怎么给自己减轻负重,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是呀,走的多了越来越知道自己的需求,整个徒步除了一个充电头之外没有带任何一件多余的物品,甚至连食物带的都刚刚好,走到最后一口都没有剩下(意外情况下刚好吃完,不然应该剩一点的)。如果自己徒步或者和“户协老人”一起徒步的话一定不会发现自己这方面的成长,和新人一对比,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真的成长了呢~是户外,让我更加了解我自己,更加透过浮华喧嚣看到自己的本质,更加有勇气断舍离。
徒步前一晚学校突然通知要改论文,还给了两天的期限,进山了之后哪里还有信号让我交论文?只能借了iPad在那里敲字修改。桌子旁边刚好坐了19级的姑娘和所谓的老学长聊天,我就在那里扣着手指想论文听着他们的谈话。小姑娘真的很好学,向学长问了各种的问题,关于学分,关于成绩,关于社团,关于各种发展问题……实话说有些话题我听着都觉得可笑,大学生活哪有定式?而且这些问题在网上都可以搜索到呀,想到这里自己其实也就笑了,自己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嘛,哪里有资格笑别人。但是心里还是深切的感受到了一种鸿沟,一个成天忙于工作挣钱的人,可能真的和这种纯真越来越远了吧,甚至一向自诩健谈的我都开始觉得好像没有什么话可以和他们谈了,肉眼可见的鸿沟感。
第二天傍晚我们徒步到海拔3700处,大雾茫茫,能见度10米左右。由于李涛有些高反,所以拔仙台(最高峰)由我带了几个要求登顶的队员上去,其他队员在下面避风处等候我们。可能见过的高峰也多了,所以对于这次登顶自己反而没有什么执念,甚至要不是带队自己都不大想去。大雾茫茫,可以预见的就是登峰刺骨的寒风和像蚕蛹般包裹着我们的大雾,压抑的喘不过气来,风景,都在大雾后面了注定和我们无缘。虽然事实的确如此,但这一程倒也无悔:一是人在户外有些东西必定随缘,自己走好脚下的路便是大胜;二是走这一程自己确实有所收获。上山的速度挺快,轻装只是拿了个手机当GPS记录轨迹,加上我刻意赶时间直接没有给后面队员休息的机会,毕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也因为速度快,老是拿着手机看轨迹影响我走路,就索性看个大方向大部分都是靠脑子找路记路了,我和朱洋一遍聊天一边找路也因此记了一堆有的没的路标。大概3760的时候到达山顶,没有了爬坡的山顶更加茫然,四周都是大雾弥漫的平坦,分不清方向也分不清道路,甚至轨迹都没有标注拔仙台的具体位置,只得靠着轨迹数量以及等高线分辨个大致的方向去寻找。也就是这个时候,手机因为温度太低直接自动关机了,所有记录的轨迹以及方向感顷刻间消失,那一刻的自己心里突然意识到原来有一种危险也可以是这样发生的,有一丝丝紧张感涌入心头。紧接着就立马镇定下来了,走了这么多路了已经,还怕这点下山路?不就是没了轨迹嘛,自己还有脑子呢。带着队员在拔仙台拍完照就直接下撤了,再不下撤呼啸的寒风大概会直接把我们吹下去了。和朱洋一边找路标一遍聊天,偶尔偏离也都能找回正确的轨迹,就这样不一会也就下去了。接近底部的时候,突然一阵风将大雾吹散,路上等我们的同学们的身影毫无保留的呈现在眼前,那一刻我才知道我们已经快到了,也是那一刻才真正明白什么叫“柳暗花明又一村”。也是一次新奇的经历吧,当前这个完全互联网化的时代也不能够太过依赖工具,总有一些时刻会遭遇工具失灵,那时候剩下来还是只有渺小无助的自己。所以即使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些我们本身应该具有的基础能力还是得去掌握,毕竟其实我们可依赖的只有我们自己。
其实以前我在社团的角色从来都不是线路领队,我也是属于研究线路比较少的那种人。茶瓶他们都做得挺好了,我一个小姑娘干嘛再去探路找路走先锋呀,安心被照顾不好嘛?而且我的优势在组织在沟通方面,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的事情我是不太愿意多付出心力的。但是这一次,我发现如今的户协已经不能允许我这个样子偷懒了。第三天因为速度不一致我就带了几个人打先锋提前走了,自然一天都是我找路领路,跟着没有下载完全的轨迹也是挺寒酸的。其实找路什么的倒是没什么,主要是当天晚上基本上走了半小时的夜路,而且最后那几公里轨迹标注的是高速公路,而我们走的路却是草比人高的荒芜路段,而且一直在大山里行走,很难想象得到几公里之外真的会有人家。正是因为夜幕+荒路的组合有点吓到我,虽然我们说着自己背了帐篷睡袋走不出去也没事,但我自己心里还是暗暗谴责自己,为什么没有多研究研究线路?手里的轨迹都是几年前的轨迹了,各种标注自然会出现偏差,他那时候可以露营的大平地如今已经草比树高,他那时候的高速公路如今已然被封长久荒芜了,甚至他那时候的终点驿站都已经关门两年了……还好终点处电信有点信号,不然我们几个真的会小崩溃,没有轨迹没有地图没有信号的大山里也只能找着最近村庄的方向走下去,心里不知道会如何崩呢。这次徒步让我开始正视自己的位置了,甚至正视自己的身份。从前在社团都是大一大二,也总有经验充足的朋友为我保驾护航,即使出了什么问题也都很是护着我,当时跟着茶瓶的时候我连收队都不做的,还总是走在最省力的位置;社会户外队就更不用说了,路线完善,大学生以及女生的身份决定了被照顾的状态,自己也心甘情愿的偷懒。但是现在自己已经长大了,学校里已经找不到比我大的学长学姐了,我自己就是学长学姐的身份了,我所应该承担的是曾经那些人的责任了,而且年龄大意味着经验足,于情于理我都应该学会承担一些东西了。没想到,通往大四的身份转变竟是从这一刻开始的。
第一天露营时因气罐操作失误引发了一场小型火灾,最后也是亏了李涛帮我平息,倒没有被吓到,但还是想了很多。每个气罐炉头操作方式其实都是不同的,还有很多种类,作为一个经常去徒步的人,这些户外用品自己好像也应该备一份了,足够熟悉才能保证安全,而且还能自给自足。果然做什么其实都离不开买买买,某个契机成熟了自己都会动念头。
社团有一些新手,没接触过徒步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那种。可能自己跟社会上的人相处久了,包括自己就是个有要求的人,总觉得成年人既然决定出来就应该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照顾不好自己就干脆别出来,更不应该给别人添麻烦。可能大家真的还是小孩子吧,自己花了好多时间才能够说服自己接受这个现实,只要和你无关就不要去管吧,他们会有他们的成长的,自己要学会和大家妥协。
Of all the paths you take in life, make sure a few of them are dirt."
在你人生的道路中,要确保有几条是泥路。
逐 鹿 山 海
活 在 当 下
一 起 分 享 成 长 与 爱
作者:晓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