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那么大,同事那么多,我还是很孤独

在国内就是那种不太善于交际的人,但是好歹也还有几个逛街吃饭的朋友。来德国后,就一个朋友都没有了,周末似乎从来没有跟人出去逛过街。

在办公室特别没有存在感,有好几次同事吃饭忘记叫我了,我默默的在餐厅找到了他们。我们部门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抽烟,他们会每天一起去楼下结伴抽烟聊天,我每天就是午餐的时候和同事一起坐着吃饭,偶尔说几句话。

办公室其他人都是母语,基本没有其他的外国人,孤独感特别强。

有次有个培训,培训了几天回到办公室后,觉得同事好陌生,觉得自己就像空气一样,没有人在意我消失了好几天。其他同事之间都有加What up, 有人如果提前下班还会报告一下路况什么的,上班的时候,还会发个图片相互聊几句。

小伙伴们支招

交际要靠自己,你自己不愿意或者不能融入集体,没人会来关心你怎样。外国人相对来说要难一点,但是很多非洲老黑这方面就很强,不管跟谁很快就打成一片了,这点我觉得值得学习。

刚开始我也觉得作为唯一一个外国人和唯一一个女人很难,后来脸皮磨厚了,为了生存,没办法。我觉得除了做好工作之外,脸皮厚,爱说话,神经大条和心眼多是必备功能。

至少我公司里,那些做了十来年同事的私下里交际也一般,顶多一起看球烧烤。都这个岁数了,朋友圈基本也固定了,建议楼主参加社会上的兴趣小组,无论打球,跳舞,烹饪还是读书会,这种形式比公司里发展关系靠谱得多。

适应孤独感是在德国必备的技能,但是很多人包括自己也常常难以适应,或许这是种不可避免的存在吧,慢慢去融入,慢慢去适应,只能说些安慰的话。

在德国就是这样。人与人之间很重视彼此的界限。

如果你表现出来的状态不是一个十分乐于积极和他人交流的人,别人一般也不会主动和你交流进入你的世界。如果把自己定位为不善交际的人,那就不要抱怨孤独。如果抱怨觉得孤独,那就要试着改变自己,不要在做一个不善交际的人。

自己不积极主动地走出去,谁也帮不了你。真正和自己合得来的朋友,要靠自己去找。多找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多找点共同的兴趣爱好。

如果你所在的群体,大多数人都很开朗,很健谈,你想融入,就一定早多积极主动地去试着和别人交流。 如果在一个群体里,大家都很外敞,比较闷的人就肯定不会受欢迎。大家都聊得很有兴致的时候,你却不声不响地坐在旁边,突然感觉气氛就降下来了。

记得原来我在一个小组里工作,大家关系处得不错,工作之余时常一起聚聚聊聊,三杯啤酒下肚,话题扯开,组里就两个中国人,另外一个总是你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就看着你们不言语,面无表情地坐着,别人和他聊,他就嗯嗯啊啊地答应。 曾有个德国女生问我,这哥们是来这里坐禅的吗? 还曾经有人背后称呼他 阴天先生。

我是一个很享受所谓“孤独”的人,除了在工作中与同事相互配合把事情做好,在 pause时,我只想尽快把饭吃完,然后静静休息一下。我脸皮也不厚,同事之间能聊就聊两句,不想聊也不会没事找事聊。

当然我肯定比贴主年纪大,我的精神世界肯定已不再在乎外在的分扰。我觉得工作就是工作,回到家我有自己的亲朋好友和一些Hobby,这些都已占据了我生活的主要部分。哪有时间担心和思考孤独的问题。我估计贴主和我的孩子差不多年纪,刚入职场,想和工作中的同事成为无话不谈,或者应该有更好交流,以便自己更好的融入。

我家孩子也是这样,生怕别人不叫上她,只要有聚会都要参加,走哪都要混个脸熟。我一直跟她说,要学会孤独,要享受孤独,人生那么长,不可能你都要和别人同步走,总有一天你要自己独行。唉,不会听的,天天给我发一些她们聚会的照片。这个说多了也没用,人生的体会是需要时间的累积,只有靠她自己领悟了。

我认为,不论什么性格,孤独还是合群。最重要的还是工作,你的努力,成绩别人都看的到。如果真能做到专业过硬,独当一面,乐于学习新东西,不给领导找麻烦,无论什么性格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德国热线 - 实用信息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