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03-李中梓与《诊家正眼》

103、李中梓与《诊家正眼》

郑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首诗: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止血。

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生莫耗气,精遗莫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大家都觉得这首诗写得太好了,一定是出自某位中医大家的手笔,完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精神,绝不是看到表面的什么病就用什么药治,一定要分清阴阳虚实寒热。

郑老师说,写这首诗的人,就是中医的一个大家,他本来在古代也是走科举之路的,但是年纪轻轻,他父母妻子居然一一都被疾病夺去了生命,他感受到为人子者,不可不学些医术养生的道理,可是还没来得及学习,上报父母恩,就出现这种生离死别的事。

他欲哭无泪,于是想到天底下有多少人像他这样啊,如果我考科举搏个功名,只是表面的光耀宗祖,家里人并不能得到实际益处,可如果我精究医术,那么家人就不会那么快地离开了人世。

痛定思痛,他觉得必须弃文从医,于是就开始攻读医书。后来他认为中医的普及非常重要,为了让后世的医师在带徒或自学中医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他就穷毕生之力,写下了《医宗必读》,还有《诊家正眼》等医书。

为什么要写《诊家正眼》呢?

因为李中梓发现,不单年轻的医生学医很容易进入山重水复,云雾遮盖的境地,难以真正找条出路,而且有不少已经成为医生的人,也容易失诊误诊,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

是不是腰酸就要补肾啊,是不是头痛就要活血啊?

李中梓都摇摇头说,不是的,中医不是看你得什么病,而是看身体的阴阳气血。

有个读书人,腰痛得厉害,整个人特别疲倦,成天只能卧病在床,稍微下床走动,就痛得要软倒一样。

这读书人马上请了医生来治疗,医生一看,腰痛嘛,腰为肾之府,肯定要补肾,肾虚腰才会痛,于是大剂量地补肾药物丢下去。

这读书人吃了后觉得腰更痛,好像活受罪,这药进来不是治病,还添油加醋,煽风点火,于是又换医生。

另外一个医生看了后说,这估计是病重药轻,下药不够。

于是又用了更大剂量的温补之药,结果这下麻烦了,痛得连床都起不来,而且彻夜烦躁,没法睡觉,更不用说学习跟工作了。

周围人就怀疑这腰部会不会长了严重的肿瘤包块,所以药下去病反而加重,都不敢再接治了,搞得这读书人担惊受怕,会不会真像医生说的那样我命不久矣。

这读书人听说有个年轻医生叫李中梓,常常断人疾病非常精准,处方用药,有明显疗效,于是去请李中梓。

李中梓被请过来后,一搭脉,发现这脉非常沉,沉脉应该主里,所以肯定是脏腑里面出现病变,属于内伤百病,难怪那么多医生用大量补肾治里的药,想把脉抬起来。

但为什么补不进去呢?

这时李中梓再仔细地辨证,发现这沉脉里头还搏动有力,他马上想到有力无力辨虚实,不是说沉脉就一定是虚证,如果脉沉取,又振指有力的话,那说明人体下焦或里面有一团郁火发不出来,排不出去,说白了就是身体有邪热内伏。

为了验证自己这一想法,李中梓就问,你小便怎么样呢?

这读书人说,小便很黄很黄。

李中梓点点头,对一个病下定论可以从多角度来得到证据。就像脉沉实有力,小便又黄,都指向他体内有伏热。

然后李中梓倒了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凉水,想看病人拿哪杯来喝。

病人看那热水碰都不碰,拿起那凉水就喝。

李中梓露出了自信的微笑,病人看到医生笑了,心中也是有些舒坦,因为这读书人从来没看过帮他看病的医生露过笑脸。医生的微笑能给病人精神鼓励,同时也建立在医生精确诊断,对疾病的来龙去脉有充足把握的基础上。如果一个医生还没诊断明白就在那里哈哈大笑,人家就会认为你不是傻瓜就是精神病。

这病人问,大夫,我这病有救吗?

李中梓说,先吃几付药看看,如果没那么难受了,说明就对路子了。

结果李中梓开出了三黄泻心汤这样的汤药,真是让别的医生匪夷所思,让病人琢磨不定。

这读书人也略通医术,知道自己应该是肾虚,你这里头没有一味给我补肾的药,反而是一派苦寒泻火之品,这药我吃下去,怎么能消受呢?

李中梓看这读书人忧虑的样子,就知道他思虑过度了,笑笑说,如果补肾能治好你的腰痛病,你腰痛早就好了,既然补肾治不了,说明你的腰痛不是纯粹肾虚,加上你尿黄,又喜欢喝凉水,是腰部有火毒郁热。

这读书人不解地问,有火毒郁热,为什么会腰痛这么厉害还没力气呢?

李中梓说,你没听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吗?火热厉害,也会制造很多痛症;同时《黄帝内经》讲,壮火食气,你看看如果一下子把整根灯芯都点燃,灯盏里的油是不是一下子就烧没了?

同样,当你身体内火厉害时,脉气一亏虚就沉下去,脉气一沉下去,腰板就挺不直,下地就无力,你如果不把这火调小点,就像你不把你这盏油灯的火调小些,它必定不能烧到天亮。

一个人之所以不能尽终其天年,很大的原因是他把自己的生命之火调得太大,开得太急,本来要用的一百年的,用到六十年就用完了,本来要烧到天亮的,结果烧到半夜就烧没了,这叫什么?叫油尽灯枯。

这读书人听了点点头,他说,大夫,我就是太急于功名,所以经常熬夜苦读,焚膏继晷,以为用些补药可以帮我提精神,明明疲倦了也能继续读下去。

李中梓说,错了,补药是外面借给你的,借别人的东西,迟早要还,当你身体不够精气神来还时,就会靠生病来还,甚至靠短命来还。

这读书人恍然大悟,原来都是这些名闻利养,让自己把生命之火开得太大。这一瞬间的顿悟,使他相信李中梓的诊断用药,也相信自己应该放缓点,不要太急于功名,太苦逼自己了。

这样这读书人就喝了三剂黄连泻心汤加味,没想到一剂比一剂精神,三剂吃完后腰膝疼痛,不能起床走路的症状彻底消失。

这读书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说,李先生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不单治了我的病,更救了我的命。

李中梓并没有丝毫欢快的样子,为什么呢?

按道理治好病,应该高兴才对,但李中梓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认为像这种病不应该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治误治啊,本来应该是几剂药能够治好的,为什么换了这么多医生,用了这么多药,不单没治好,反而加重,这是因为诊断不明,遣方用药开口动手都是错啊!

大家看一个真正的大医家,他思考的远远不是简单的小毛病,而是通过这小毛病看到整个时代,通过前面的一些医家失治误治,看到医生素质提高相当重要。

一个大医他的格局一定与众不同,他眼界一定非常高,所以他的水平才能出类拔萃。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这些大医他大脑是怎么想的。

李中梓想,如果医家都迷失了,那病家就都受苦了,为了让医家能够有正知正见,重视诊断看病,李中梓马上感受到写一本透过病象来看病机实质的书很重要,于是他就写了《诊家正眼》,让后世人都知道不要腰痛就想到补肾,失眠就只知道安神,头痛就只会用活血。

世界上没有这些死对应,死规矩,一切要以人为本,以诊断病机为先导,如果学医这第一步就踏错了,那后面都会跟着错。

所以李中梓很推崇未议病,先议药,药并不难开,难的是把病看清楚,病不难看清楚,难的是要把人的阴阳虚实寒热理顺,这样处方用药就真正可以无大过矣,这才能够做好一个中医。

文源:罾事物语

(0)

相关推荐

  • 李可之后再无中医?我用一张5味药的特效方...

    李可之后再无中医?我用一张5味药的特效方消除了4年的腰疼,中医黑闭上了嘴. 李可老先生,在临走前对他的徒弟说:"我用一辈子的时间行了两辈子的医,我没有遗憾.中医现在繁荣空前,你看那架上的药, ...

  • 『中医古籍』诊家正眼

    作者:李中梓 朝代:明 年份:公元1642年 卷一 脉之名义 气口独以为五脏主 脉辨至数 日夜五十营 诊贵平旦 寸关尺之义 三焦分发三部 重轻审察 阴阳辨别 内经分发脏腑定位 六气分合六部时日诊候之图 ...

  • 《诊家正眼》_中医世家

    <诊家正眼> 作者:李中梓 朝代:明 年份:公元1642年 卷一 脉之名义 气口独以为五脏主 脉辨至数 日夜五十营 诊贵平旦 寸关尺之义 三焦分发三部 重轻审察 阴阳辨别 内经分发脏腑定位 ...

  • 故事:李中梓辩证用药的故事

    原创郭俊田讲中医药故事2021-03-31 16:09:30 李中梓辩证用药的故事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后的第一个冬月,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在江南的一条水路上,一只航船正冒着风雪,缓缓西进. 一位中 ...

  • 李中梓《诊家正眼》二十八脉脉象与主病歌诀

    浮 脉 [体象歌]  浮在皮毛,如水漂木: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歌]  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 左关浮者,风在中焦: 右关浮者,风痰在膈: 尺脉得之,下焦风客, 小便不利, ...

  • 中医经典语录,李中梓

    中医经典语录,李中梓

  • 咏中医大家李中梓

    咏中医大家李中梓 原创2021-07-22 13:54·羌医田兴望 咏中医大家李中梓 少小博览群书间,青年习医克疑难. 四诊合参解顽症,脾肾并重功底坚. 汇集众长学诸子,著书通俗后世传. 滚滚医海学不 ...

  •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4/15-理论指导用药 - 芳香能止痛、软藤横行经脉中

    我的大学中医故事-14/15-理论指导用药 - 芳香能止痛.软藤横行经脉中 14.理论指导用药--芳香能止痛 唐老师说,你们不管是研究药的,还是做临床搞医理的,最好都要懂得采药识药. 以前孙思邈在&l ...

  • 漫谈李中梓对“补脾补肾并重法”的理论应用

    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倡"补肾不如补脾",宋代严用和提倡"补脾不如补肾",明代薛己师从李东垣注重补脾,同时又注意补肾,明末李中梓又将此发展为先后天根本论,那么今天咱们 ...

  • 医宗必读 李中梓(明) 明崇祯10年

    中医,医学类书籍 635m 656页<医宗必读>综合性医书.十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卷一医论及图说.卷二为新著四言脉诀.脉法心参及色诊三篇.卷三-四本草征要.卷五-十论述以内科杂病 ...

  • 情多,人不寿!明代大医李中梓的医案,教你清心火,治杂病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里中医案>.<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我 ...

  • 124.泽泻汤治遗精我读完李中梓《医宗必...

    124.泽泻汤治遗精 我读完李中梓<医宗必读>,收获很大,特别是边临证边读古书,进步更大. 江老师说,医生应该半日读书半日临床,读书可以广见闻,临床能够提升实战水平.读书是充电,临床是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