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像方志|息县 映射中国郡县制的发展 兵锋榷场 见证淮河水运文化的繁荣

CCTV-10

2020.10.26  23:16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河南卷 息县篇

息县篇 预告片

水与船见证了繁荣的起点

商代时, 淮河流域的水陆网络,便极为发达。南方的贡赋、青铜器矿料等物资,经由淮河流域被运往商都。而航路的发展,也促进了方国、部族之间的贸易往来。

从2010年起,考古工作者在息县境内,陆续挖掘出六条夏商周时期的独木舟,印证着两三千年前息县一带水路运输的繁忙。

东汉之后,这片扼守淮河的土地,伴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国的攻伐与拒守,成为沟通南北的商贸通道。靖康之变后,今息县一带成为南宋王朝和金国的边界区域,两朝都在这里设置榷场,展开互市。

如今,兵锋与榷场都已成为往事。辉煌的航运历史依旧延续着淮河的繁荣。千吨级货轮穿梭于江面,衔接着豫、鄂、苏、鲁、皖等省份。

中国郡县制发展的“活化石”

在河南信阳一带出土的大批青铜器上,一个神秘的金文反复出现。专家判断,这是汉字“息”极为古老的写法。

而“息”也是淮河流域,一个殷商部族的徽号。周朝时,“息”作为诸侯国的名称被沿用下来。周天子将姬姓宗亲分封于息,成为朝廷掌控淮河流域的重要堡垒。随着楚国的崛起。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生出激烈的碰撞。

楚国在息县等地建立的军队,史称“申息之师”。据史料考证,历代楚王逐鹿中原,从息县等地出发的“申息之师”便成为楚军纵横中原的主力部队之一。

从春秋到战国,伴随着郡县制的不断发展,息县的军事意义逐渐褪色,开始转变为地方行政机构。

从楚国灭息建县开始,2700多年间,息县之名,千古不易。县域范围,也几乎从未改变,被后世称为中国郡县制发展的“活化石”。

十万大军果断入淮,胜利完成千里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30日,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按照毛泽东的部署,突破了国民党固守的黄河防线,采取无后方作战的方式,直插国民党军队的腹地——大别山。

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刘邓大军找到了仅存的十余艘小木船和经验丰富的船工,寻找渡河地点。

1947年8月27日凌晨,刘伯承亲自登上一只小木船,在一位老船工的协助下夜探淮河。

刘伯承发现淮河水位出现大幅下降,有些河段已经具备徒步渡河的条件,机不可失。于是,命令部队立即涉渡,刘邓大军十万人马在小王湾、大埠口一带展开了规模庞大的渡河行动。

当时,战士们手拉手,按照河面上的标记,快速地渡过了淮河,进入大别山地区,胜利完成了“千里挺进”的任务。

矿山改造 ,重新找回旖旎的风光

2015年,凭借濮公山的峰翠与水色,河南息县濮公山管理区被评选为“中国最美小镇”。这片大自然垂青的风物之美,俨然成为淮河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谁曾想到,眼前的绿水青山也曾陷入残破山水的危机之中。

2012年之前,风光宜人的濮公山还是一座利润丰厚的大型矿山,常年累月的开采让山体千疮百孔。

濮公山既有采矿留下的残山废水,也有因此裸露的地质遗迹。在矿业遗存与尚未破坏的原始地貌之间,濮公山的规划者们设计出以石灰岩矿洞遗迹为主体、水体景观设计为依托的环境生态更新思路。

设计师把裸露的矿坑改造为潋滟湖泊,将绝壁参天与一池秋水融为画境,构成了“湖为墨,壁为纸”的绝佳意境。同时,还在山间广种树木,保护水土,整体规划植被林木景观。

息县人痛定思痛的努力,在短短几年间,不仅扭转了濮公山的生态,而且还在守护山水的过程中,重新找回旖旎的风光。

用影像记录当下,以地方表达中国

昨天的变迁,今天的影像,明天的历史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中国影像方志

《息县篇》

播出时间:10月26日 23:16

监制 / 闫东  主编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佘佳玥(实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