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反校园霸凌」电影,我们不该骂它
点 击 关 注 电 影 派
从 此 过 上 没 羞 没 臊 的 观 影 生 活
前几天,派爷怀着忐忑的心去看了《悲伤逆流成河》。
原以为片子烂得应该坐不满10分钟,但居然毫无尿性地看完了。
看完之后还有些所思所悟。
就是这部改编自青春疼痛小说的电影,
以前为派爷所不齿,而今天却要为它说上几句好话。
诚然,《悲伤》并不算是佳片,
豆瓣5.8分,口碑两极化。
36%的差评,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郭敬明。
(但是导演是落落啊。)
也有人指责作品其他方面的。
演员班底清一色的新人,
自然演技不加琢磨,台词功底尚缺火候。
唯有女主角任敏担起了烘托“悲伤”气氛的大任,
将一个孤立无援、脆弱敏感的花季少女演得恰到好处。
在演员演技不够纯熟的短板上,
滥用的特写镜头,以及某些矫情的台词,
更是让电影的观感有些生硬、尴尬和抽离。
派爷摘出来一些台词给大家品品:
你对我太好了,好的我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了。
你对我越好,你的感情就越廉价。
脸谱化的人物,也使得电影乏善可陈。
就像是青春片总有那么一个“大反派”,
欺软怕硬、笑里藏刀、是撕逼的一把好手。
《悲伤》将撕逼的大任交给了唐小米这个角色。
尽管《悲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片,
但是在改编上,却是让人舒心的。
《悲伤》原著易遥“怀孕打胎”改成了间接传染得了“疣病”,
母亲是暗娼被改成了女按摩师。
易遥和齐铭双死的结局也被抹去了,
换成了易遥沉冤得雪、和顾森西相视一笑。
书中引起压抑、反感的情绪被弱化。
《悲伤》,没有那么悲伤。
至少,悲伤到最后能迎来光明。
至少,青春的花朵不曾凋零。
而改编的点睛之笔是将电影往“反校园霸凌”上引。
在影片中,易遥的遭遇让人无比疼惜。
因为患上了“疣病”,所以遭学校同学的非议、嘲笑、鄙视。
每个人都想往她身上踩上一脚。
所有人都在她背后议论纷纷,各种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用油漆涂的字就如同强加在易遥身上的罪,怎么也洗涮不清。
从头而降的“一场大雨”,将她浇了个全身湿透。
施暴者也会把吃剩的“垃圾饭”倒进易遥的饭盆里。
到最后,易遥不堪其辱,准备自杀,并要所有霸凌她的人成为凶手。
易遥何其无辜,却被摧残、践踏、毁灭,如千万个遭受校园欺凌的孩子一样。
《悲伤》将“反校园霸凌”作为影片的基调,
剑走偏锋,引来非议。
有很多观众对此商业目的极强的操作表示怀疑。
派爷对其是否刻意操作不予置否,
却要承认这步险棋走对了。
毕竟电影打着“现实主义”的旗号,
于口碑和票房都是好事。
毕竟这是国内首部“反校园霸凌”青春片,
并将“言情”的内核提升到了社会议题的高度,是明智之举。
那么借着《悲伤》的东风,派爷要聊一聊校园霸凌的这件事。
校园霸凌一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霸凌一词来源于英文“bullying”,政法大学的教授给出了这样的定义:
霸凌可以说是一种群体虐待,
即一群人在一段时间或者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同学,
在校园内进行各种形式欺凌的一种青少年犯罪行为。
校园霸凌已远非“熊孩子间的打打闹闹”,
它已经上升到犯罪的行为了。
校园霸凌也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能过去,
它需被严肃追究、认真对待。
小时候,我们都以为胖虎的行为只是打闹,其实我们都错了。
正如电影中易遥所遭受的,真实的校园霸凌残酷得让人瞠目结舌。
被霸凌的同学轻则被孤立排挤,被散播谣言;
重则被威胁恐吓、被扒衣服、被性侵犯、被拳打脚踢扇耳光等。
霸凌者施暴也可以巧立名目。
不是你长得难看、学习不好、家庭条件差、不合群才会有人欺负你。
而仅仅是因为霸凌你的人看你不顺眼而已。
而类似电影中的剧情,唐小米妒忌易遥而展开报复的事,
在现实中实在是屡见不鲜。
有这么一条新闻:
2016年的时候,江苏某职中的马某因为怀疑男友被抢走,
找来5名女生围殴17岁的苗苗(化名),
并扒光她的衣服,用手机录影。
网友说,《悲伤》披着“校园霸凌”的外衣,行撒狗血之事,
派爷实在难以苟同。
因为真实的校园霸凌就是如此狗血,
其导火索就是男女生之间的妒忌、纠缠和撕逼。
就是你抢了我的男朋友,我TM要你好看的破事。
被霸凌者身心受创,其严重程度我们根本无法想象。
经常有被霸凌者被折磨致死致残的新闻。
2017年12月,湖南的一所大学, 15 岁学生姚旭超因为嫌室友太吵,
他在床上说了一句“吵 什么吵”,就被拉下床暴打,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被霸凌者也有像易遥一样,最后羞愤自杀的。
不过,更多的被霸凌者虽隐匿在人群中,身心千疮百孔。
他们惶惶不可终日,每天活在早年的阴影下,
为人更加自卑、处世更加胆怯,被人凌辱的印记将陪伴他们的一生。
对于霸凌这件事,目击者没有参与,并不代表没有罪过。
凡是每一个沉默的目击者,都是霸凌者的帮凶。
允许这一切发生的往往是沉默的力量 ,与其说是沉默又不如说是无声的纵容。
《悲伤》里面有一个谷丹,就是这么个角色。
她每次遇到易遥被欺负总是沉默,
直到易遥自杀跳江之后才爆发,反手就是给施暴者两个耳光。
正如推广语所言,
她是沉默的大多数,也是觉醒的勇敢者。
校园霸凌可恶至斯,中国在立法上却无可奈何。
相比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都有较健全的立法,
而中国对此还是一片空白。
只因中国在立法上走的是保护妇女儿童的策略:
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故而,2015年,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后,施暴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只占27.5%,而72.5%的施暴人并未受到惩处。
虽然国内针对具体案件,也给出了相应的惩处,
但中国在出台立法上还任重而道远。
因为国内对于校园霸凌的意识起步比较晚,
所以关于校园霸凌的影视作品也甚少,
除了改编自《流星花园》的《一起来看流星雨》。
想不到楚雨荨是影视剧里被霸凌后反击的第一人。
而国外相关题材的却不胜枚举。
伊朗电影《追风筝的人》,阿米尔因目睹哈森被霸凌袖手旁观而悔恨终身。
日本电影《声之形》,男主石田将也多次欺负患有听觉障碍的女主西宫硝子。
韩国恐怖片《蚯蚓》,女儿因遭同学霸凌而自杀,脑瘫父亲向“小霸王们”举起了屠刀。
美国恐怖片《魔女嘉莉》,嘉莉因糟同学欺凌而黑化,向所有欺侮她的人索命。
国外“霸凌”题材的电影可谓是百花齐放,
文艺片、剧情片、恐怖片,一个片种也没有落下。
而同题材的国产青春片则基本空白,这次好不容易等来了《悲伤》。
《悲伤》虽然算不上佳片,演技尬、台词矫情、特写泛滥;
但是将校园霸凌的议题摆到公众面前,
赋予影片以实际的教育意义,却是值得钦佩的。
所以,派爷对于国内首部“反校园霸凌”青春片讨厌不起来,而要为它重新正名。
福利来啦!
派爷将请10位幸运的宝宝看这部《悲伤逆流成河》。
参与方式很简单,在本条推文下留言。
点赞排名前十位,每人送两张《悲伤逆流成河》兑票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