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孤独 为独居长者规划适老住宅的要点
给装家打上星标,就不会错过装修干货啦!
适老住宅,是近年开始明显渗透到普通民宅当中的一类:中年人买一处居所专门给老人居住,老人不需要带孩子、有充分的自己的生活。为这类居住着规划空间的时候,安全性的考虑是一方面,精神世界的关照是另一方面。今天分享的这个案例就很好的实现了后一点,我们一起来借鉴。
01
案例了解
对于老人来说,孤独是最可怕的,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一直在思考怎样做才能让老奶奶不感到寂寞。
周围其他住宅都被车库、墙体和围栏紧紧包裹了起来,而建筑师反其道行之,有意增强老奶奶的住宅与社区的联系——一条小路引人来到这座亲切的小屋,小路两侧的鲜花绿树则进一步衬托出小屋的温馨和舒适。
这座住宅仿佛由3栋不同尺度的小房屋组成。这一形式在保证居住舒适性的同时,还明确了公私和内外关系。建筑师将这一形式概念总结为“宅中宅”。
三栋小屋之中,“小宅”较为私密,内部安排了奶奶的卧室、步入式衣橱、私人按摩浴池等一体化功能,俨然一座小型工作坊。
“大宅”中包含了起居室、餐厅和厨房,是她日常活动的主要空间。
“大宅”的尺寸适合作为公共空间,因此建筑师有意抬高了起居室的天花板高度,利用高出的空间建造一间小阁楼,留待访客使用。
“大宅”和“小宅”之间隔了一栋“中宅”,所以二者相对独立,可以分开使用。
中宅由一个庭院和一间玻璃阳光房组成。阳光房基本上可以看作“中宅”的入口,内部摆满了盆栽,但是它的功能不止如此,还可以根据季节和条件的需要充作他用。
比如冬天的时候,如果壁炉被占用了,家人们就可以到阳光房烤红薯吃,夏天又可以躺在阳光房内凉凉的活动地板上避暑。所有的空间都围绕中庭布置,从而确保室内外的平衡,进而丰富“小宅”中的空间体验。
02
知识点
本案例中对于老人的关怀主要体现在生活内容塑造上:老人喜欢侍弄花草,所以给她合适便利的环境;老人害怕孤独,就打破围墙让社区更贴近日常生活。这样的设计,符合处于GG阶段的老人。
比起用生理年龄来对老人进行划分,使用心理年龄进行划分某些情况下更合适。依照心理年龄老人可以分为这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做“GG”(go go),意思是行走自如、身体灵活;
第二阶段叫做“SG”(slow go),就是说行动的自由度减缓降低了;
第三阶段为“NG”(no go),顾名思义就是失去了独立活动能力,处于卧床状态;
而最后则称为“Going”,也就是需要临终关怀的阶段。
03
装家案例
目前我们处理的案例,更多以第一、二阶段为主。
比如这个装家案例,位于大连,是男房主完全为自己的父母亲两人打造的空间。
可以大致看出整体空间中预留的过道是以未来引入轮椅来使用的,尤其玄关空间进出通道。
处于GG阶段的老人对于明确的老人关怀设备是抗拒的,所以对他们的关怀是隐藏处理的,一方面是设备预留,一方面是人体工学数据考量。
材质方面与年轻人的审美不完全等同,材质需要温暖柔和,灯光需要明亮。
客户还图,餐桌与餐边电器柜紧挨着,与规划一致;
客户还图无修饰,沙发选择了木+皮的材质,支撑力和材质质感符合老人的需求。
目前老人已经入住半年,反馈良好。
04
装家总结
从老人的心理和视角看待空间、体会生活细节,是为老人做好住宅规划的前提。所有关怀的项目,需要在老人心理愿意接受的前提下进行布置。
比起布置适老设备,比如这样的卫生间:
更难的其实是打造软性的生活内容,这也是需要一案一议、没有固定标准的。而作为子女,愿意思考适老住宅这件事,就已经为父母的幸福晚年迈出了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