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孟子》赏析(8)仁义之心,贵得其养

《孟子》赏析(8)仁义之心,贵得其养

——第二单元 论人性本善 第五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二单元的第五节,节选自《告子上》,孟子以牛山之木作比喻,说明人的良心、善性需要操持存养,否则,就有可能放失其本心。

孟子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音niè)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音zhuó zhuó)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这里的“牛山”,指齐国首都临淄郊外的山。“郊于大国”的“郊”字,作动词用,意为“邻近”。“大国”的“国”字,指国都,都城。这里指的是齐国都城临淄,也就是今山东省淄博市。“斧斤”的“斧”字,指刃是直的伐木工具。“斤”字,指刃是横的伐木工具。“息”字,指生长。“萌蘖”,指新枝嫩芽。“濯濯”,形容没有草木,光秃秃的样子。“材”字,这里指草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美的。因为它邻近都城,经常遭到人们用斧头、砍刀去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它日日夜夜所生长的,雨水露珠所润泽的,并非没有新枝嫩芽长出来,可是又有人赶着牛羊去放牧,所以弄得也就像这样光秃秃的了。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这牛山上从来也不曾有过树木,这哪里是山的本性呢?”

接下来,孟子由山讲到人,他说:“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音jī)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音gù)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放其良心”的“放”字,指丢失,亡失。“放其良心”,就是亡失他本然的善心,也就是仁义之心。“旦旦”,指天天。“平旦之气”的“平旦”二字,指黎明,破晓之时。所谓“平旦之气”,就是指未与外物交接时的清明之气。“几希”的“几”字,读一声,指细微,不多。“希”字,与稀少的“稀”字同音同义。“几希”,就是很少。“旦昼”,指白天。“有梏亡”的“有”字,与“又”字同义。“梏”字读四声,指搅乱。“有梏亡”,就是又被搅乱而亡失。“夜气”,指夜间所生清新之气。“违”字,指相去,距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存在人身上的,难道没有仁义之心吗?人会亡失这本然善性的缘故,也就像斧头、砍刀对树木的砍伐一样。天天砍伐它,还可以茂美吗?一个人日夜间所生长的,在黎明破晓时所产生的清明之气,他的好恶之心只有一点点与人的本心相近。可是他白天的所作所为,又把那清明之气搅乱亡失了。一再地搅乱亡失,就连夜间所生的清明之气,即良心、善性也不能保存;夜间的清明之气不能保存,那就和禽兽相差不远了。人们看到他的所作所为和禽兽差不多,便以为他从来就没有过人的才质,这哪里是人的性情呢?”

论到此处,孟子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音xiàng)。’惟心之谓与。”

“操则存”的“操”字,指保持。“莫知其乡”的“乡”字,读四声,与方向的“向”字同音,指去向。“惟心之谓与”的“惟”字,是语助词,表示大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以说,如果能得到适当的培养,没有一物不会生长;如果失去培养,没有一物不归于消亡。孔子说:‘保持它就能存在,舍弃了就会亡失;出出进进,既没有一定的时间,也不知道它的去向。’大概就是指人心而言的吧?”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历来存在着这样一种质疑:人性既然是善的,人的恶行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这一节,可以看作是孟子对上述质疑的答复。他以牛山上的树木作比喻,说明人之所以为不善,并非本心如此,而是由于不知操持存养,以致放失搅乱其良心所造成的。

孟子在本章中有两个设问:其一,“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山的本性是要生长草木的,牛山之所以光秃秃,乃是人不停地乱伐乱砍造成的,这哪里是山的本性呢?

其二,“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人性虽然本来善良,但是,如果不加以滋养,而是放任良心亡失,就离禽兽不远了。可见,一个人本然的善性并不能保证他一定会有善的行为。而一旦这个人离禽兽不远了,人们就会像以为牛山上从来没有树木那样,以为这个人从来就没有过人的才质,这哪里是人的性情呢?

孟子由此得出结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他引用孔子的话提醒我们,善心善性是需要不断存养的,操持则存,舍弃则亡。

当今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但是,由于“一切向钱看”遮蔽了某些人的心灵,却出现了道德滑坡,腐败蔓延,社会风气不正等令人忧虑的现象。于是,人们在急切地呼唤精神家园。那么,到哪里去寻找精神家园呢?孟子告诉我们,精神家园就存在于人的本心,只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操持存养,就能扩而充之,生发成人的善性,进而成为人的“安身立命之所”,成为人的信仰和追求,成为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石。舍此,无处可寻。

附:

|原文|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②于大国③也,斧斤④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⑤,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⑥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⑦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⑧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⑨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⑩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⑾,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⑿几希⒀,则其旦昼⒁之所为,有梏亡⒂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⒃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⒄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⒅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⒆。’惟心之谓与⒇。”

——《告子上》

|注释|

①牛山:齐国首都临淄郊外的山。

②郊:邑外。此处为动词,意为“邻近”。

③大国:指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国,国都,都城。

④斧斤:斧,刃是直的伐木工具。斤,刃是横的伐木工具。

⑤息:生长。

⑥萌蘖(niè):新枝嫩芽。萌,新芽。蘖,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

⑦濯濯(zhuó):没有草木,光秃秃的样子。

⑧材:在此指草木。

⑨放其良心:亡失他本然的善心(即仁义之心)。放,亡失。

⑩旦旦:天天。

⑾平旦之气:指未与物交接时的清明之气。平旦,黎明,破晓之时。

⑿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指好善恶(wù)恶(è)之心与人的本心相接近之处。好恶,喜好善良,憎恨恶劣行为的心情。

⒀几希:很少。几(音jī),细微,不多。希,通“稀”。

⒁旦昼:白天。

⒂有梏亡:又被搅乱而亡失。有,通“又”。梏(音gù),搅乱。

⒃夜气:指夜间所生清新之气。

⒄违:去,距离。

⒅操:保持。

⒆乡:通“向”,音 xiàng,去向。

⒇惟心之谓与:大概是指心而说的吧。惟,其,大概。

|译文|

孟子说:‘牛山的树木曾经是很茂美的。因为它邻近都城,经常遭到人们用斧头、砍刀去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它日日夜夜所生长的,雨水露珠所润泽的,并非没有新枝嫩芽长出来,可是又有人赶着牛羊去放牧,所以弄得也就像这样光秃秃的了。人们看见它光秃秃的,便以为这牛山上从来也不曾有过树木,这哪里是山的本性呢?

“存在人身上的,难道没有仁义之心吗?人会亡失这本然善性的缘故,也就像斧头、砍刀对树木的砍伐一样。天天砍伐它,还可以茂美吗?一个人日夜间所生长的,在黎明破晓时所产生的清明之气,他的好恶之心只有一点点与人的本心相近。可是他白天的所作所为,又把那清明之气搅乱亡失了。一再地搅乱亡失,就连夜间所生的清明之气(良心、善性)也不能保存;夜间的清明之气不能保存,那就和禽兽相差不远了。人们看到他的所作所为和禽兽差不多,便以为他从来就没有过人的才质,这哪里是人的性情呢?

“所以说,如果能得到适当的培养,没有一物不会生长;如果失去培养,没有一物不归于消亡。孔子说:‘保持它就能存在,舍弃了就会亡失;出出进进,既没有一定的时间,也不知道它的去向。’大概就是指人心而言的吧?”

(0)

相关推荐

  • 孟子日课192丨世上最难的事,不是进步,而是保持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92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 ...

  • 语音版《孟子》赏析(43)贵德尊士

    <孟子>赏析(43)贵德尊士 --第六单元 论政治 第四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六单元的第四节,节选自<公孙丑上>,孟子指出,国君求荣避辱的方法,是 ...

  • 语音版《孟子》赏析(38)学贵有恒

    <孟子>赏析(38)学贵有恒 --第五单元 论教与学 第九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五单元的第九节,节选自<尽心下>,孟子告诫人们,为善向学,要有恒心 ...

  • 语音版《孟子》赏析(12)仁义而已矣

    <孟子>赏析(12)仁义而已矣 --第三单元 义利之辨 第一节 各位网友,第二单元"论人性本善"讲完了.孟子肯定人之性善,一是着眼于人与禽兽的区别.他认为,人有&quo ...

  • 经典赏析||《孟子》选读之七:仁义之心,贵得其养

    孟子曰:"牛山①之木尝美矣.以其郊②于大国③也,斧斤④伐之, 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⑤,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⑥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⑦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⑧焉,此 ...

  • 语音版《孟子》赏析(34)学应务本

    <孟子>赏析(34)学应务本 --第五单元 论教与学 第五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五单元的第五节,节选自<离娄下>,孟子抓住水"有本不竭, ...

  • 语音版《孟子》赏析(51)孔子集三圣之大成

    <孟子>赏析(51)孔子集三圣之大成 --第七单元 尚论古人 第四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七单元的第四节,也就是本讲座的最后一节,节选自<万章下>, ...

  • 语音版《孟子》赏析(50)禹稷颜回同道

    <孟子>赏析(50)禹稷颜回同道 --第七单元 尚论古人 第三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七单元的第三节,节选自<离娄下>,孟子论述大禹.后稷和颜渊因所 ...

  • 语音版《孟子》赏析(49)五圣之德

    <孟子>赏析(49)五圣之德 --第七单元 尚论古人 第二节 各位网友,今天,我们讲<孟子>系列第七单元的第二节,节选自<离娄下>,孟子称赞禹.汤.文.武.周公五位 ...

  • 语音版《孟子》赏析(48)知人论世

    <孟子>赏析(48)知人论世 --第七单元 尚论古人 第一节 各位网友,从今天开始,我们讲<孟子>系列的第七单元"尚论古人",共选取四节课.现在讲第一节,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