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上热下寒”的调理方法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百一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

(接前文)我们由此联想到《伤寒论》,张仲景写《伤寒论》的时候有一系列方子,叫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等。泻心汤主要治什么?不是泻心火,而是指心下满、心下痞,心下的位置就是我们老百姓所说的心头窝,心口窝这个位置其实对应的内脏就是胃这个位置,叫痞。痞就是特别胀、特别满,而且上不交通的意思。

痞是一个病字框里边一个否定的否,否定的否也是一个多音字,也念否。在什么情况下念否呢?我在前面讲过一个卦象,泰卦是地天泰,也就是坤在上,乾在下,上下能交通,这叫地天泰卦。要是他俩一反过来,就是天地否卦,就是阳气在上面,阴气在下面,这样一来,阳气往上升,阴气往下降,二者水火分离,永远无法交通,这就是八八六十四卦里的一个非常不好的卦,叫做否卦,上下不交通。

否再加一个病字匡,就说明这是一种病的病机,意思就是说在中焦这个位置上下阴阳二气分离了,而且上下不交通了,火在上面,寒在下面,这就是我们现在最常见的上热下寒这种证,用一个字来形容就叫痞,上热下寒,上面有热,眼睛上火、嘴上火、耳朵上火、长口疮等等的。上焦有火,心还烦,容易着急、生气。上面有火、下面寒,哪里寒呢?肚腹寒、两腿寒、脚寒,拉肚子、腹泻,腿没有劲。膝盖冷,脚冰凉。身体下面寒,上面热。(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哪里堵住了呢?就是心口窝,这个地方叫做中焦脾胃,这个地方堵了,胀满,又痞又满。这个地方一堵住之后,这个病就来了,非常多。所以医圣张仲景他就创造了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三黄泻心汤等等的。用泻心汤专门来治疗这种痞证,把中焦的痞给打通、打开,让心火往下降,让肾水往上升,脾胃恢复正常的运转。所以这个方子用得非常好,叫做辛开苦降。

学中医也学到一定程度,你就觉得特别享受,非常享受古人的智慧。古人把天、地、自然和身体琢磨得非常透,传下来的方子也非常的到位,都是些神方。所以半夏泻心汤用半夏来散心中是结,而且能降气,而且半夏还能化痰。再用生姜辛开,用辛味的这生姜和半夏给散开,再用苦味的黄连和黄芩往下降气,把火再降下去。同时再加上甘草、人参、大枣给顾护中焦脾胃,这几味药一用之后,痞就消除了,火气也降了,上面的火就全都顺下来了,底下的脾胃也都温暖了。中焦的堵塞的地方给打开了、散开了,这个人瞬间就舒服了。这就是半夏泻心汤。

我为什么讲到这里挺有感觉的,就是在临床中我们遇到的大多数的患者,都是这一类的病,就用这一类的方子给他治,效果就是非常的好。由此我们就看到《黄帝内经》它是讲这个理论,你学了《黄帝内经》之后,你光知道理论不行,你得会用方,方都在《伤寒论》《金匮要略》里,这里边的方多,但是你要是光学了方,不知道怎么用,什么病机不懂也不行,就相当于练武功练了一半不行,上半部、下半部练全才行,练全了之后你就明白了。

我为什么这样给大家讲《黄帝内经》,就是因为我在临床上经常用《伤寒论》的方,所以比较喜欢用《伤寒论》的方,所以解释起一些病剂来就用《伤寒论》的方法来解释。《伤寒论》的方我们中医界把它叫做经方,就是张仲景创立的方子,张仲景创立的方子传到日本,日本把它叫做汉方,你看日本就很有意思,把张仲景的方都叫汉方,而且日本用唐以后的方子用的非常少,他就喜欢用汉方,为什么?因为日本对于中医的研究大多数都集中在《伤寒论》上,而且《伤寒论》方还很好用。因为有效,所以就研究汉方,体系叫做汉方医疗,有一本书就叫做《皇汉医学》,也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集成,咱就不展开了。

我在这里就跟大家详细解释了什么叫“中满者,泻之于内”,《伤寒论》的一个类方泻心汤这个系列的方子就是完美解释了“中满者,泻之于内”的这种治法,所以要对应起来学、对应起来看才能有趣味。所以《黄帝内经》我们不仅要学会它的理论,而且还要在临床上直接把它用出效果来,《黄帝内经》他就活了。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