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巨献(1):九款百元级风冷散热器横评

2018年注定是风起云涌的一年,无论是以第一、二代Ryzen处理器向着巅峰奋力攀爬的AMD,还是悍然连推八代九代酷睿处理器掀起“核”战的Intel,都给了我们一波又一波的惊喜;有竞争就需要分个高低,往往这是一个持续而长远的过程,两大巨头针锋相对,硬件玩家们稳坐钓鱼台,笑看多核CPU下放至消费级市场,CPU性能提升幅度堪比过去几代产品的总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消费级多核CPU自然需要一个能压制住发热量的散热器,热销的主流级风冷散热器更是占了其中的大头,这次我们的横评就以99元-199元主流级风冷散热器为测试对象,从中选择符合要求、或经典或新颖的九款,让大家来一看究竟。

现阶段的CPU散热器以风冷散热器为主,水冷、极限制冷为辅,在过去的十数年中,随着热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以及受益于技术成熟的成本降低,风冷散热已经成为不可动摇的主流CPU散热方式。

对于主流级的风冷散热器来说,它们更多的定位于取代标配的原装散热器、或给没有标配散热器的CPU提供一个相对清凉的选择,从性能的角度上看自然是比不过各种高端散热器的,所以主流风冷散热器主打的就是一个“性价比”,意图满足大众玩家的需求,尝试让玩家觉得每一分钱都花得物有所值。

参测的九款主流级风冷散热器中,都有着这样的共同点:首先,皆标配有散热风扇;其次,散热器主体都是塔式/Tower结构;最后,散热风扇基本支持PWM功能(九州风神大霜塔标配2个散热风扇,其中1个支持PWM,另1个定速)。

当然,它们也有着不同的地方:热管直触和纯铜底座、热管直径和数量的区分、RGB/LED灯效的异同、热管与塔式结构的细分以及扣具的区别等,这些都是下面我们需要提到,并深入探讨的。

九款参测风冷散热器的规格:

在这里我们列举一下参测的九款价格区间在99元-199元的风冷散热器,列举顺序不分先后:

九州风神 玄冰400 雪豹版

九州风神 大霜塔

超频三 东海X5

超频三 风冻S126

大镰刀 赤兔马Plus

采融 B81 V1.3

乔思伯 CR201

先马 冰雪130

安钛克 C400

具体规格可以见下表

表格点击可放大

关于热管的基础知识

在2009年我们做过一期年度横评:“新风冷王之战,2009中高端风冷散热器大型横评”,工程量巨大,里面把十分细致地阐述了有关热管的点点滴滴和影响散热性能的一些因素,至今未有太大变化,在这里我们就不再重复提及,仅会在下方列出相关的目录及跳转链接,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观看。

一. 关于热管的点点滴滴

1.1 热管简介

1.2 热管的种类

1.3 热管与Tower结构

二. 影响散热性能的一些因素

2.1 铜座铝片的基本结构

2.2 鳍片间距与厚度

2.3 导热结构

2.4 热管的直径

2.5 热管的弯曲

2.6 热管与鳍片的结合

2009版的风冷王之战

当前风冷散热器现状

1、大半壁江山的热管直触

散热器热管直触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各家的对此的叫法略有不同,在细节上的也会有所差异,例如在底座和热管的结合方式上面。在我们参测的9款主流级风冷散热器中,底座使用热管直触技术的有7款,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大镰刀 赤兔马

而热管直触在技术普及成熟、成本较低的美丽背影之外,隐约存在着不能做到顶级效能、热管被铣平后耐用性方面的问题,但对于主流级风冷散热器来讲,吹毛求疵反而不美,散热性能才是我们这次横评的主要决定因素。

2、PWM风扇成为主流

PWM的全称是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宽调制,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体现在风扇的转速控制上,就是可以根据CPU给出的温度信息控制风扇的工作状态,PWM控制采用4-Pin接口,比传统的3-Pin风扇接口多出一针。

而4-Pin风扇接口和3-Pin风扇接口可以互相兼容,多出来的一针是用来传输风扇转速控制型号的。

现在主板上的风扇接口基本上都支持4-Pin PWM,而主流级风冷散热器中的标配风扇亦全部都支持PWM调速,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厂家对散热器和标配散热风扇的噪音、风量控制也显得更有自信了——以前的风冷散热器或没有标配风扇,或标配风扇使用3-Pin接头,定低转速降低运行噪音。

3、LED/RGB灯效的风行

本次参测选手乔思伯CR201的灯效

除了4-Pin PWM逐渐成为“标配”之外,另一个“标配”就是LED/RGB灯效了,在DIY同质化倾向更显严重的今日,个性化元素逐渐受到玩家、用户们的追捧,所以散热器厂商们纷纷把旗下的产品都增添了点灯光元素,具体表现为散热风扇上的LED/RGB灯效,主流级风冷散热器标配风扇以单色(蓝色或红色居多)LED为主,RGB灯效则较为少见;毫无疑问,LED/RGB灯效的风行算是现今的潮流。

4、多平台与低噪音

多数主流级风冷散热器都会支持数个主流平台,例如Intel的LGA 115X和AMD的AM4、AM3等,跨平台、多扣具是现今散热器的主流,也是未来的趋势——如果以后主板散热孔不再大改的话,甚至会一直LGA 115X这样沿用下去;至于旗舰平台Intel LGA 20XX、AMD TR4则是主流级散热器力所不能及的领域了,虽然会有扣具支持,还是考虑更高端的风冷散热器或者水冷散热器比较好。

低噪音方面,如上文所说,PWM风扇变成标配意味着厂商对散热风扇的噪音控制有了相当的信心,从参测的9款主流级风冷散热器中可以发现,总体风扇转速还是偏低的(最高不超过2000 RPM),用户对低噪音和散热性能的共同需求促进了PWM风扇的普及,散热性能先不论,低噪音也成了现今散热器的评价标准之一。

我们是怎样测试的?

通常我们是这样来测试散热器的散热性能的:保持室温和机箱内温度的一致,确定散热器安装后开机运行测试软件(例如我们常用的AIDA 64 FPU压力测试) ,记录CPU的核心温度,然后比较使用不同散热器所记录下来的温度来评定其散热性能优劣。这样的方法固然简单直观,但是对于工程量较大、时间跨度较长的年度横评来说,如何控制室温是比较有难度的,即使0.5℃的差别也会影响到结果的公平性。

那么要怎么才能科学地衡量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呢?其实早在LGA 775时代,Intel就公布过一种称之为热阻法的衡量方法,通过热阻的大小来定量描述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热阻表示物体对热量传导的阻碍效果,指物体持续传热功率为1W时,导热路径两端的温差,与电阻非常类似,单位为℃/W,热阻越低,散热性能越好。”对于一个固定的硬件平台来说,散热器的热阻是固定的,但我们很难去精确地测量散热器热阻的具体大小——因为风扇转速、环境温度和硅脂导热系数的影响。

英特尔文档中关于热阻的图解

在英特尔的设计规范中,对热阻作了详细说明:

Ψca = (Tc – Ta) / Pd

Ψca = Ψcs + Ψsa

其中,Ψca表示总热阻,包括Ψcs(接触热阻,也就是处理器表面到散热器底部的热阻,这部分主要是硅脂的热阻)和Ψsa(散热器到环境的热阻),Tc指处理器IHS表面中心点的温度,Ta指散热器的环境温度(机箱内散热器风扇附近的入口温度,不是机箱外的室温),Pd指处理器的实际功耗,注意并不是TDP值。

Tc指处理器IHS表面中心点的温度

而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用计算来得出散热器的总热阻——在同一种硅脂、相同的涂抹方式的前提下(即一定程度上忽略硅脂热阻的影响),通过Ψca=(Tc-Ta)/Pd公式,计算出总热阻Ψca,以总热阻Ψca来衡量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好坏,越小越好。

Ta是散热器周围的环境温度,具体指散热器风扇入口处的温度,我们是用测温探头粘在风扇边框的四角测得其数值;Tc是指处理器表面中心一点的温度,碍于实际条件我们很难以物理的方式测量处理器表面温度,所以我们用AIDA64里面的传感器界面中多核心平均温度的合计平均值代替(FPU压力测试10分钟,待温度曲线稳定后选择清除数据,再等5分钟,然后读数);Pd是指处理器的实际功耗,我们以温度稳定阶段功耗的平均值为准。

单纯以公式来描述热阻法的计算可能比较抽象,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设我们使用Intel酷睿i7-8700处理器,进行AIDA 64 FPU压力测试,测得Tc处理器IHS表面中心点温度为70℃,Ta散热器环境温度为30℃,Pd处理器实际功耗(取平均值)为100W,那么Ψca总热阻(包括硅脂热阻)=(Tc-Ta)/Pd=(70-30)/100=0.4℃/W。

测试平台

我们这次用的测试平台如图中表格所示,这里就不再重复描述了。

扣具安装展示和实际上机测试所使用的主板是不同的,前者使用的是华硕B360 TUF PRO GAMING Wi-Fi主板,后者使用技嘉Z370 AORUS GAMING 3。

风冷散热器扣具安装时所用的是华硕B360 TUF PRO GAMING Wi-Fi主板

九州风神 玄冰400 雪豹版图赏&安装

玄冰400是九州风神的明星风冷产品,已经面市很长一段时间,各种颜色的衍生型号都出来了,其销量还是在同价位产品中居高不下,可以说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百元级风冷散热器;这次我们选用的是玄冰400雪豹版,散热器主体全部白化,标配的散热风扇亦变成了白色框架、透明扇叶的12025规格PWM风扇。

玄冰400雪豹版是一款4热管的风冷散热器,底座使用热管直触技术,整体尺寸为135mm*76mm*159mm,重638g;风扇转速区间900-1500 RPM,最大风量为74.34 CFM、噪音17.8-30 dBA,风扇带有白色的LED灯。新版玄冰400支持AM4、LGA 115X等主流平台,这次我们的装机演示以Intel平台为主。

双边扣合型扣具,Intel转接架的四角使用4个螺套+4个螺钉即可完成在主板上的固定;扣具的安装还是很简单的,稍微注意螺套的插入位置即可。

灯效演示:

九州风神 大霜塔图赏&安装

大霜塔也是百元级别散热器里面久经风霜的风冷老将了,前后串行双塔、标配双风扇和六热管散热主体的设计让它一直被人所津津乐道;需要注意的是大霜塔标配的2个风扇并非都支持PWM功能,其中1个是4-Pin的PWM风扇、1个是3-Pin的定速风扇。

大霜塔是一款双塔6热管的风冷散热器,底座为纯铜镜面,整体尺寸126mm*136mm*159mm,重1086g,散热器高达159mm的高度对机箱的硬件兼容性有一定的要求;两个标配风扇尺寸为120mm*120mm*26mm,比较特别,转速区间分别为1300/900-1500 RPM,最大风量65.16/74.34 CFM、噪音26.1/17.8-30 dBA,都带有蓝色的LED灯。

扣具方面,大霜塔使用了全金属的扣具,英特尔平台的安装步骤还算是比较简单的:

灯效演示:

超频三 东海X5图赏&安装

东海X5也算是超频三近年在百元散热器市场的一员猛将,以5热管为主打卖点,礼盒型的外包装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东海X5底座使用的是热管直触技术、风扇带有蓝色LED灯;超频三的LOGO直接刻在了散热风扇的中央,但因风扇的透明度问题,会显得不那么起眼。

东海X5的散热鳍片排列设计别具一格,同时带有顶部的盖子——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导风罩的作用,同时这样的设计在百元散热器里面也是比较少见的。

东海X5是一款5热管的风冷散热器,整体尺寸为126mm*85mm*148mm,重575g,高度和重量控制都比较中规中矩,5根6mm直径的热管是它的主打卖点,底座使用了热管直触技术;标配风扇转速区间为800-1500 RPM,最大风量52.54 CFM、噪音18-30.5 dBA,风扇带有蓝色LED灯。

扣具方面,两边扣合型转接架+4个螺套+4个螺钉,还是我们所熟知的安装方法。

灯效演示:

超频三 风冻S126图赏&安装

风冻S126是超频三比较新颖的一款风冷散热器,5根8mm直径热管是它的主要卖点——市面上同类产品基本的都是6mm直径的热管,散热主体中间的鳍片镂空、两侧鳍片折页式设计,在散热主体中形成一个天然导流的风道效果,同时外表看上去更加美观。

可以看到风冻S126对鳍片的不同处理方式所呈现出来的外观。

两侧折页式鳍片

顶部刻有超频三LOGO的盖子,看上去档次颇高

明显可以看到8mm的热管较比寻常的6mm热管更粗

这个角度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中间的鳍片镂空

扣具方面,风冻S126的安装就显得较为复杂了,用到的扣具部件多达27个,全金属的扣具在进一步确保稳固的同时,安装的繁琐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首先要找到对应的孔位,把螺丝正确地装进去,垫上垫片。

接着对准主板孔位装入主板,在主板这边继续放上垫片,拧上螺柱。

在风冻S126的散热主体上装好延伸扣具。

对着主板上装好的螺丝,缓慢放下,并拧好几个收尾的螺母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散热硅脂要事先涂好。

灯效演示:

大镰刀 赤兔马Plus图赏&安装

也许我们比较多地听闻大镰刀是在他们的风扇产品方面,但是在国内的散热器市场大镰刀可谓是闪耀的新秀,百元级别的赤兔马相当热销,而我们这次则选用了赤兔马的升级版,标配2个风扇的赤兔马Plus来作为我们这次横评的主流级风冷产品。

赤兔马的散热主体显得修长、简单

赤兔马Plus是一款风冷4热管的散热器,整体尺寸123mm*47mm*152mm,重650g,底座使用热管直触技术,高度和重量都比较均衡;标配2个4-Pin PWM风扇,转速区间为400-1500,最大风量80.23 CFM、噪音15-28.5 dBA,2个风扇都带有红色LED灯。

底座热管直触,处理的很漂亮,但细节上还是略有欠缺

赤兔马Plus使用的是全金属扣具,安装稍显复杂,Intel平台的安装一共需要使用20个部件/零件。

首先把背板放在主板背后相应的位置上,对着说明书找准孔位,接着把螺柱短的那段从主板的正面安装孔拧入固定好金属背板。

接着把2块金属板找准位置放好,拧上手拧螺母。

金属横条是用于固定散热主体用的,放置在散热主体的中间,卡扣位对准,涂好硅脂,把散热器主体放准,拧上横条两端的螺丝。

最后扣上2个标配的风扇,完成散热器的安装。

灯效演示:

采融 B81 V1.3图赏&安装

采融B81是我们超能网在日常或者评测中的常客了,B81是200元价位风冷散热器中比较经典的一款产品——能冠上经典这一称呼的往往都不会差;新款B81 V1.3把标配的风扇换成了类似B83的标配RGB风扇,是的,现在连B81都开始RGB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新款V1.3版本的B81才开始拥有RGB风扇,之前的版本的B81标配风扇都是没有RGB的。

采融B81是一款6热管的风冷散热器,纯铜底座,散热器主体使用了左右并行的双塔式结构来规避中间的通风盲区,从而获得更高效的散热表现——当然也有外观上的考虑因素;标配风扇转速为800-1800 RPM,最大风量68 CFM、噪音19-28 dBA,V1.3新版的标配风扇带有12V 4-Pin RGB灯效,支持主板灯效同步。

B81的扣具安装比较简单,使用部件共有11个,背板是金属+塑料材质,其余均为全金属。

先把对应的延伸扣具装在散热主体上。

接着将背板自带的3M双面胶贴纸撕下外层,在主板背部找好对应的位置,贴上即可;涂好硅脂,将散热器主题压上CPU处,用螺丝固定好金属延伸扣具的四角,拧紧即可完成安装。

B81 V.13的配件中还带有以SATA接口供电的小型RGB控制器,可用于控制标配风扇的RGB灯效。

灯效演示:

乔思伯 CR201图赏&安装

通常说到乔思伯,第一印象就是他们的铝质机箱,其实他们在散热器市场也有涉及,这次我们拿到的是乔思伯CR-201 蜂巢RGB版,散热器主体的“蜂巢”顶盖带有RGB灯效,标配风扇亦是会发光,支持华硕的Aura Sync神光同步,全黑化的散热主体和风扇的黑色边框相衬得宜,较为少见硬纸盒的包装会显得产品本身档次颇高。

CR-201的顶盖设计别有特色,每个打孔旁边都会有一条轻微的注塑结合线,咋看之下类似裂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之所以称之为“蜂巢”,是因为RGB灯光亮起后顶盖会呈现蜂巢状的纹路,科技感满满;标配的散热风扇固定在塑料框体上,再由框体两侧的卡扣固定于散热器主体。

CR-201蜂巢RGB版是一款4热管的风冷散热器,底座使用了热管直触技术,底座的细节处理可能是参测的热管直触风冷散热器中做的最好的;散热器整体尺寸为160mm*94mm*129mm,重971g,从重量上可以看出其用料也是有够厚实的;标配风扇的转速区间800-1500 RPM,最大风量52.1 CFM、噪音18.5-30.8 dBA,带4-Pin PWM接头和支持12V 4-Pin RGB灯效,散热器主体带有二合一的4-Pin RGB转接线,以便接入主板从而实现RGB灯效同步。

CR-201蜂巢版的安装还算比较简单,首先在配件中找到金属背板、四个螺丝以及塑料垫圈,对准孔位装好。

然后安装在主板上,四个螺丝处把螺套放上去固定好。

接着把延伸扣具安装在散热主体上,从下方拧好螺丝固定。

把散热器对准放在主板上,突出的螺丝上端拧上螺母,接着扣上风扇即可完成安装(注意硅脂要事先涂好)。

灯效演示:

先马 冰雪130图赏&安装

先马冰雪130是一款百元级的风冷散热器,也许不那么经常地出现在热销榜上,但它的“硬件规格”不容小觑:5根6mm热管、12025规格的蓝光LED风扇,在同价位来说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透明的扇叶上的带有波纹状纹路,风扇的中央刻有Absolute Zero/绝对零度的标志。

冰雪130是一款单塔5热管的风冷散热器,整体尺寸为125mm*74mm*151mm,重600g,是相对轻量级的选手;标配12025规范的散热风扇转速区间800-1600 RPM,最大风量56 CFM、噪音24-32 dBA,风扇支持4-Pin PWM、且带有蓝色LED灯。

扣具方面,冰雪130的扣具还是挺简单的,转接架+透明螺钉、螺套,简单易懂的安装方式。

把转接架对准主板的螺丝孔放好,接着按上对应孔位的螺套、螺钉,固定完成。

接着直接把散热器扣合上转接架,安装完毕(需事先涂好散热硅脂)。

灯效演示:

安钛克 铜虎 C400图赏&安装

安钛克的铜虎C400是100元级散热器中唯一使用纯铜底座、且纯铜底座厚度达8.5mm的风冷散热器,同时其风扇为12025规格(铜虎C40的标配风扇尺寸为92mm*92mm*121mm),那么相近价位的风冷散热器,纯铜底座VS热管直触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这也是我们想知道的,也是铜虎C400参测的原因。

铜虎C400是一款单塔4热管的风冷散热器,底座为纯铜底座设计,顶部除铜管外黑化处理,印有安钛克的英文字样,整体尺寸为155mm*125mm*76mm,重830g,还是挺重的;风扇的转速区间为800-1900 RPM,最大风量77 CFM、噪音范围20.3-34.5 dBA,风扇支持4-Pin PWM功能、带有蓝色LED灯效。

扣具方面,铜虎C400是两边扣合型扣具,转接架+透明螺套+黑色螺钉。

转接板对准主板孔洞放下,在转接架上的对应LGA孔洞中放好透明螺套,再按上黑色的螺钉。

接着直接扣上散热器,即可完成安装(散热硅脂要事先涂好)。

灯效演示:

散热性能和噪音:

几乎所有的主流级风冷散热器都标配有散热风扇,参测的9款风冷散热器更是全部都有标配风扇,为了避免因为风扇的不同而造成的测试偏差,以及对风冷散热器标配风扇的综合考虑等,我们设计了2个测试情景:首先是9款散热器各自使用标配的散热风扇进行散热性能测试,其次是统一使用固定转速(接上减速线)的猫头鹰风扇进行散热性能测试,当然了标配双风扇的散热器也会使用2个固定转速的猫头鹰风扇。

我们计算出热阻之后,单用零点几的热阻值的确可以直接用来比较其高低(计算得出的热阻值越低越好),但还不够直观;那么我们使用一定的公式计算(假设其功耗固定为100W、环境温度25度)即可还原出其热阻值代表的温度(还原得出的温度越低越好),还原出的温度值可以更加直观地比较出其散热性能的高低。

我们让酷睿i7-8700处理器工作在默认状态下,标配风扇开启PWM功能/定速的猫头鹰风扇转速为900RPM,打开AIDA 64稳定性测试,使用FPU烤机。

使用标配PWM风扇的情况:

图片点击可放大

用图表的形式会比较方便大家对比:

在各自标配的风扇下,超频三风冻S126、采融B81 V1.3和九州风神的大霜塔表现出来的性能非常接近,也是散热性能最好的第一档次,但大霜塔因其双风扇的缘故,噪音会比单风扇的风冻S126、B81V1.3稍差,整体的差距都不大。

九州风扇玄冰400雪豹版和超频三东海X5在散热能力上表现欠佳,可能和标配风扇较低的设置转速有关,他们的风扇噪音也是相对较低的,这个可以参考下面使用第三方风扇的测试成绩。

使用第三方风扇的测试情况:

图片点击可放大

图表:

使用固定900RPM转速的猫头鹰风扇,第一梯队依然是九州风神大霜塔、超频三风冻S126以及采融B81V 1.3,三个散热器的表现依旧优秀。风扇噪音因为统一使用固定转速的风扇所以没有测量的必要,就不再列出。

安钛克铜虎C400在使用第三方风扇的情况下表现不是很好,看来它标配风扇的较高转速设置也是有其原因的;先马冰雪130和大镰刀赤兔马Plus在使用低转速第三方风扇时仍有不俗的散热表现,超频三东海X5则稍逊一筹。

小结:

在199元左右级别,超频三风冻S126、采融B81 V1.3以及九州风神大霜塔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散热表现几乎一致,很好地体现出了百元级天花板风冷散热器的实力;另一方面,走外观路线的乔思伯CR201在性能上有点平庸了,散热性能竞争力在参测的百元级风冷散热器中排在中流的位置。

在以性价比为主99元左右级别,先马冰雪130、大镰刀赤兔马Plus以一丝优势领先,冰雪130综合来说性价比很高,大镰刀赤兔马Plus在细节和扣具上则会有更多的加分。

颁奖及产品点评:

鉴于以下三款散热器的出色表现,特别授予它们超能网推荐奖:

· 九州风神大霜塔

· 超频三 风冻S126

· 采融 B81 V1.3

老将弥坚——九州风神 大霜塔

九州风神 大霜塔

九州风神大霜塔可谓老将一枚,凭着自身过硬的素质在散热器领域的风风雨雨中屹立不倒,迄今还会有不少大机箱用户选购——毕竟大霜塔的块头摆在那里,机箱不大还真可能放不下;在两个情景的测试中,大霜塔都获得了第一梯次的成绩,多热管和双塔双风扇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后散热效能还是很高的;双风扇有其优点自然有它的缺点,大霜塔火力全开时噪音表现稍大一点,但综合其一流的散热性能来看,也是个百元级价位非常优秀的选择。

综合表现优秀——超频三 风冻S126

超频三 风冻S126

超频三风冻S126是这次横评中表现比较出色的一款产品,面市至今也有一年的时间了,相比它的散热表现而言其名气其实一般般,直径8mm的热管明显要比其他直径6mm的热管辨识度高;风冻S126在两个测试情景下表现数一数二,超频三做散热器的功底还是很强的。在单纯的散热表现之外,风冻S126的噪音控制也很亮眼,标配风扇全速运转下发出的噪音只有50分贝,清凉和静音兼顾说的就是它,199元的售价刚好触及我们这次横评的百元级价位上限,199元价位参测的三款散热器中只论散热和噪音首推这款。

颜值与性能并进——采融 B81 V1.3

采融 B81 V1.3

采融B81 V1.3使用了新版的RGB风扇,标配风扇上除了常见的4-Pin PWM接口外还有着一个RGB 12V 4-Pin接口,RGB灯效的增添无疑是百元级风冷散热器中较为吸引人的一点,而B81 V1.3的散热效能也是可圈可点,在两个测试情景中都位居前列,在我们超能网日常的各种硬件评测中也能看到B81的身影,素质如何相信也不用多说了。

其它产品点评:

先马 冰雪130

先马冰雪130的外观较为平庸,五根直径6mm的热管配置在散热表现上会有所优势,119元售价搭配5热管的组合可以称得上实惠,其散热性能在参测的产品中位列中游偏上,噪音控制也相当不错,综合其性能和价格来说,是参测的九款散热器中性价比最高的一款散热器;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冰雪130的扣具设计较为人性化,安装操作很轻松。

大镰刀 赤兔马Plus

大镰刀赤兔马Plus是一款单塔双风扇的、100元价位左右的风冷散热器,全金属的扣具和跨平台的兼容性可以上看出大镰刀的诚意——虽然安装操作略显繁琐,Plus版的双风扇为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发挥带来了充裕的必要条件——风量和风压,它的散热表现在参测的散热器中处于中游偏上的位置,虽然使用固定低转速的风扇时散热效能会有所下降,总体来讲还算是一款值得推荐的百元级风冷散热器。

九州风神 玄冰400 雪豹版

九州风神玄冰400雪豹版是玄冰400的衍生版本,相比标准版的玄冰400,雪豹版的散热主体使用了全白化处理,风扇也换成了白色框架、透明扇叶的12025风扇,“雪豹”般的外观让人眼前一亮;在本次的2个情景测试中,玄冰400雪豹版的表现中规中矩,标配风扇的转速设置较低可能限制了散热主体的散热发挥。

乔思伯 CR201

乔思伯CR201是一款外观决胜的风冷散热器,黑色的散热器主题、风扇框架和白色的扇叶构成的视觉冲击力很强,蜂巢状的顶盖和RGB灯也是外观的加分项,然而在漂亮的外观之下,四热管的CR201散热性能表现位于参测散热器中的第三梯队,散热性能表现稍逊,但是CR201的风扇噪音表现很好,199元的售价更多侧重外观设计和RGB灯效,需求取向于外观、静音的用户可以考虑选购。

超频三 东海X5

超频三东海X5是一款热卖已久的百元级风冷散热器,亲民的售价加上5热管的配置吸引了不少用户购买,但它在本次的2个情景测试中,表现稍显一般,比较优秀的地方在于东海X5的风扇噪音控制不错。

安钛克铜虎C400

安钛克铜虎C400是唯一一款100元左右使用纯铜底座的风冷散热器,120mm的标配风扇加上4热管纯铜底座确实看着很美,但在这次的散热测试中,其散热效能似乎不是很理想,看来热管直触和金属底座并非是散热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在使用标配风扇时散热效能其实已经足以满足主流用户需求,稍高的风扇噪音也并非不能接受。

(0)

相关推荐

  • 酷冷至尊MA620M风冷散热器体验总结

    2018年农场2700x首发时我抢先入手装了一套新主机,为压制这颗当时的高端U,我首选了酷冷至尊的中端RGB水冷,一度尾巴上翘贴吧里炫耀,却被装机大咖鄙夷,说旗舰款风冷散热毫不逊色.奈何银子和经验一样 ...

  • 双塔6管,聚风压制,酷冷至尊MA620M黑武士RGB风冷散热器体验

    2018年农场2700x首发时我抢先入手装了一套新主机,为压制这颗当时的高端U,我首选了酷冷至尊的中端RGB水冷,一度尾巴上翘贴吧里炫耀,却被装机大咖鄙夷,说旗舰款风冷散热毫不逊色,有条件你可以试试. ...

  • 618买CPU散热器选风冷还是水冷?一文助你告别选择困难

    前言 对有刚需装机的朋友们来说,大家在装机的过程中,CPU散热器也是比较重要的配件,毕竟现在的电脑处理器发热量也不小,一款出色的散热器能够把处理器温度压制在一个比较凉爽的状态,有助于电脑长时间稳定运行 ...

  • 给电脑CPU散热,风冷OR水冷,该选谁

    教育不是灌输知识,教育是养成能力的过程.把知识学习转化成技能获取,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内容,实战配机方案.解读,电脑CPU散热,风冷OR水冷,该选谁. 很 ...

  • ​2017年度巨献:八款百元级32GB USB 3.0 U盘横评

    USB 3.0规范标准是2008年发布的,时至今日已经有10年之久,尽管USB 3.1 Gen2标准已经发布了近4年时间,但作为日常最为基础的存储设备--U盘,绝大部分还是停留在USB 3.0规范,更 ...

  • 2017年度巨献:7款300元级别80Plus金牌 电源横评

    俗话说"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句话放在DIY装机领域一样行得通.组成PC的各种硬件在经历了2017年几乎一整年的涨价浪潮之后,在2018年恐怕还得要继续涨价,为此玩家在装机时不仅要 ...

  • 2018年度巨献(7):6款RTX 2080显卡横评

    以前的说书匠在开始大谈特谈之前都会郑重将惊堂木拍下,然后会抬起右手食指指着观众.瞪大眼睛说:"上回书说到杨延昭--",以帮助听众迅速集中精神.收拢注意力.如果你习惯看美剧的话,那么 ...

  • 2018年度巨献(5):六款高性能512GB M.2 SSD横评

    对上之前一次的SSD横评已经有三年多了,这三年来SSD市场的变化非常大,M.2 NVMe SSD已经彻底把SATA SSD压到入门级市场,3D TLC闪存彻底成为市场主流,而MLC闪存已经比较少见了, ...

  • 2018年度巨献(4):11款650W全模组80Plus金牌 电源横评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随着制程工艺的进步,PC硬件的功耗会逐步下降,因此PC硬件对电源的需求也会有所下降.理论上说确实如此,但事实上我们会发现,制程工艺的进步带来的更多是能耗比的提升而非单纯的功耗下降, ...

  • 2018年度巨献(3):八款RTX 2070显卡横评

    NVIDIA在2018年9月推出了革命性的Turing图灵架构,陆陆续续地推出了"图灵四大金刚"游戏显卡,虽然RTX 2060显卡才是入门级光追显卡,又有部分玩家忧虑其性能不足撑起 ...

  • 2018年度巨献(2):六款中端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横评

    2018年可以说CPU市场最异彩纷呈的一年,AMD率先以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开局,继续深耕多核市场,Intel被迫"临时抱佛脚"祭出第八代.第九代酷睿处理器迎战.对于我们硬件玩家来说, ...

  • 2021年度巨献:10款中高端主流CPU横评

    Intel已经发布了第11代酷睿处理器,不过评测要等到30号才解禁,在这个时间点我们可以先看下目前Intel与AMD在售的主力处理器状况.2020年Intel推出了第十代酷睿桌面处理器,不过依然是换汤 ...

  • 2017年度巨献:六款主流B350主板横评

    2017年对AMD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他们推出了全真的Zen架构,全新的高性能高效能Ryzen处理器让全世界都知道当年那个AMD又回来了,全线出击的Ryzen处理器给了Intel狠狠的一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