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赤瓟,赤瓟属植物用途
长毛赤瓟(Thladiantha villosula)来自于葫芦科,赤瓟属。
草质攀援藤本,全体密被短腺质茸毛和疏生长的多细胞刚毛,叶边缘有稀疏的胼胝质小齿或有时为不等大的三角形锯齿,基部心形,弯缺圆。
雌雄异株,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冠黄色,果梗粗壮,果实长圆形,干后红褐色,具黄褐色的短柔毛,顶端钝,基部近圆。种子卵形褐色,顶端渐狭,基部钝,两面网状。
花果期夏、秋季。产云南、贵州、四川、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以及河南南部。常生于海拔2000-2800米的沟边林下或灌丛中。
黑子赤瓟与原变种不同在种子黑色,两面光滑。产云南、四川。生于海拔2200-2700米的山坡林下。
文中的长毛赤瓟是在贵州毕节遇见的,赤瓟属种类很多,搜索了贵州植物志,缩小范围,根据描述,把其他的贵州赤瓟属植物一一排除,初步定种为长毛赤瓟。
川赤瓟种子黄白色。球果赤瓟种子宽三角状卵形,淡黄白色。长叶赤瓟果皮有瘤状突起。
云南赤瓟外面多鳞片状突起。鄂赤瓟茎枝细,几无毛,有纵向棱沟。齿叶赤瓟全株几乎无毛;茎、枝光滑,有棱沟。
赤瓟属的研究资料和介绍不多,细分到长毛赤瓟的介绍就更少啦,我尝了尝他的果实,不甜,尝过之后,喉咙会感觉不舒服。我们来看一些零星的关于赤瓟属植物的介绍吧。
赤瓟植株为攀缘草质藤本,适于各类生态地势,由于全株被黄白色的花,心形的叶片,椭圆形的瓠果,及地下的根块,茎具攀援能力,如有可供攀援的物体及植物,其长势更佳。
攀援植株的叶片比在地表打盘的生长旺盛,叶片明显肥大。为此可作园林绿化观赏藤本花卉栽植。还可获得瓠果及根茎,供药用。且栽植一次多年繁茂。
秋后瓠果橙黄色、橙红色、红色至红棕色,五彩缤纷,更是锦上添花。
赤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的葫芦科藤本植物。赤瓟的根、块茎含皂苷类成分赤瓟苷,赤瓟的块茎中含有相当多的皂苷。
赤瓟的根茎含赤瓟苷,可治黄疸,痢疾,反胃吐酸,咳血,胸痛,腰部扭伤。
赤瓟子为葫芦科植物赤瓟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后连柄摘下,用线将果柄穿起,置通风处晒干,是一种常用中药,藏、蒙医用。
功能:活血化瘀、调经,主要用于阴道疾病、血郁宫中、血痞、经闭、血脉病、皮肤病、死胎、胎衣不下等。
赤瓟子作为中药可追溯到《唐本草》:“此物蔓生,叶似栝楼,圆无叉缺,子如栀子,生青熟赤,但无棱尔。根似葛,细而多糁。北间者累。相连大如枣,皮黄肉白,苗子相似,根状不同。”
《本草纲目》:“王瓜,三月生苗,嫩时可茹。其叶圆如马蹄而有尖,面青背淡,涩而不光。六、七月开出小花成族。结子果,熟时有红黄两色,皮亦粗涩,根不似葛,但如栝楼根之小者,澄粉甚白腻,须根掘2~3尺得子根;江西人载之沃土,取根做疏食,味如山药。”
从形态看,叶形、花、色、果实与王瓜不等,所以不是王瓜,而与现在的赤瓟子相等所以应看成是赤瓟子,这是中医本草记载。
而藏、蒙医则在1千多年前《四部医典》中亦有记载。它是用歌括的形式记述:
妇科主病主治:腹润小法药用赤瓟子,赤芍柯子桂花光明盐、鲜娄等分研磨大姜煎。
清泻反压法:羚羊苍耳蝙蝠骨,赤瓟子与锐利三种药,砂仁银朱为丸脉病清。
五夜催泻法:天门冬与赤瓟子元明粉,共配治内诸疾病清泻净。
赤瓟属的介绍就到这里啦,果实的形状打开后很像八月瓜,肉包裹着种子,但八月瓜可食,而且来自于木通科。
果实的用途应该是奖励动物,这样可以传播的更快,当然,或许是为了奖励其他物种,比如鸟,这样的话人就不一定能吃,不同动物对于某些毒性成分的耐受程度不一样。
不过我吃了一下,味道很一般,他的果实很繁盛,找到喜欢吃他的果实的动物,就可以进一步饲养和开发利用了。上面的植物,药性写的很多,但都不是特别明确,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1)蒙药赤瓟子的研究 程景林 于庆珍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2)野生药用植物赤瓟的栽培 王宇飞 朝阳县林业局 辽宁 朝阳
(3)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