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学而第八章 孔子说错话
《学而》的第八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一章,从字面上来看是非常好理解。重,就是庄重;威,就是威严。君子表现的不够庄重,就没有威严。和庄重相对应的就是轻浮,我们讲一个人很轻浮,那他肯定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君子。我们心目中的君子就是要看起来很庄重很严肃。
“学则不固”,学的东西,就掌握的没有那么牢固。这里的“学”要结合我们前面讲的“学”来看。第四章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第一章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学的内容主要是忠和信,在这里可以再次得到印证,“学则不固”后面就直接讲了“主忠信”。人一旦轻浮,没有威严啊,外在的没有威严,内在的就不够重视,不够重视那就做不到忠信,学的主要内容忠和信这两个方面就没有那么牢固。
前面这两句都好理解,但是后面一句“无友不如己者”,就一直有争议,解释起来就有点困难。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上看,就是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这很像一个妈妈天天规劝自己孩子的那样:不要和那些坏孩子做朋友,不要和那些坏孩子玩。对于平常人,这是很平常的一句话,但是从孔圣人的口中讲出来,这个就有点让人难以信服,或者说让人觉得不舒服。
我们做这样一个推理,假如说有甲乙丙丁四个人,依次是优良中差。丁想找丙做朋友,但是丙坚信孔子这一条,认为自己不能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那就只能拒绝,丙丁就不能做朋友了。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反过来的意思,就是要和自己相同或者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做朋友,那么丙就只能找乙去做朋友。而乙也这样想,不能和丙这种差学生做朋友,要与好学生做朋友,所以乙和丙也不能成为朋友。乙就只能找甲就做朋友。那么甲也认为不能和坏孩子做朋友,也不和乙做朋友。那这样的结局就是,谁和谁不是朋友啊,谁都是孤孤单单一个人。
这句话,很多人把它当做座右铭。当然,一个人这样认为可以,但是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句话绝对不是真理。不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怎么会是一个仁德的人呢?仁人志士,就是要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把自己的一些理念传达给他们,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他们,这样人世间才能越来越美好。
最后一句“过则无惮改”,这个是孔子一直秉承的思想,有了过错,不要害怕去改正。我们都知道孔子另外两句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自己有不好的地方、不对的地方,就要改。改正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也是学习。
所以说,我们在学习这一章的时候,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来学习。君子不重则不威,威严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只是学习的附加产品。学习的目的是我们能够做到忠信,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热爱自己的祖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像一章,孔子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人,经常在我们耳朵边唠叨几句,不要和那些坏孩子做朋友。我们听一听就行了,如果都不和“坏”孩子做朋友,那么“坏”孩子就被抛弃了。
我们要记住“过则勿惮改”,假如说孔子说错话了,那他也要改正,可惜老先生已经作古,不能改,那我们就替他改正。
我们平常人经常会说错话,孔子会不会说错话呢?从这句看的,他有可能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