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杯”首届全国文学原创大赛入围作品-
我的大脚奶奶
文/蒋志红
因为一场重感冒,我情绪低落,躺在床上昏昏欲睡,没有半点食欲,嘴里满是苦涩。
儿子劝我上医院看看,可是,我天生不喜欢带药味的东西,更惧怕那长长的针头无情地扎进我的血管,冰冷的药液慢慢流进我瘦弱的身体。
我的舌尖突然很强烈地想念一种味道,那种味道晶莹剔透,甘甜清爽,牵动着我的味觉,也牵动着我心底的柔软。
半夜咳嗽的厉害,喉咙生疼,嗓子沙哑。我终于熬不住了,起身走进厨房,削了一个雪梨,切成小块,加水,放糖和生姜,开火,开始熬炖冰糖雪梨膏。很快,一股熟悉的味道弥漫开来,那味道肆意地钻入我的鼻腔,让我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因为是第一次熬炖,我根本掌握不火候和要领,雪梨膏炖的黑呼呼的,我用勺子把雪梨膏放进嘴里,舌头马上被苦涩的味道占据,我灰心地吐出来,眼泪终于不争气地掉了下来。我终究熬不出那个记忆中的味道,那种只有大脚奶奶才能熬出的味道。
我的心绪迷迷朦朦,对奶奶,思念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
记忆中的奶奶慈眉善目,像极了《红楼梦》中的贾母。她有一双大脚,这是熟悉她的人众所周知的。
奶奶出生于上海的春天,那时,满世界的桃花开得妖娆,因此取名春桃。
奶奶天生丽质,面若桃花,识文断字,性格大胆,泼辣,倔强。奶奶的父亲是个大资本家,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纱厂。母亲小家碧玉,温柔善良,相夫教子。奶奶有兄弟姐妹三个,过着富贵的大小姐生活。
1937年的上海,遭到了日本鬼子的疯狂侵略,海陆空三军联合攻打上海,黄浦江和外滩上,日军飞机大炮轮翻轰炸,将上海炸成一片火海,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沦陷了。
奶奶的兄长和父亲当场被炸死,小妹下落不明。奶奶拖着伤心欲绝的母亲和怀孕的大嫂,抱着不到三岁的小侄儿,踏过遍地的横尸,踩着一路的血水,穿过火海,在极度的悲伤和惊恐中,她用一双大脚从繁华的大都市逃到了穷乡僻壤的小乡村。
那年,奶奶才十五岁。
奶奶一家逃到了位于沔阳郭河的一个名叫红庙的回族小乡村。暂租一位好心的老乡家里。奶奶一家不会做农活,也没有田地,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奶奶的母亲考虑要为女儿找一个好婆家。
经过四方打听,媒婆终于相中了一个在糕点铺做学徒的小伙子。小伙子二十五岁,长得眉清目秀,忠厚老实,三岁没有了娘,十岁死了父亲,是个苦命的孤儿。奶奶的母亲满心欢喜,决定招小伙子做上门女婿。
成亲的那天,奶奶傻了眼,原来新郎是个“罗锅”,脊背几乎成60度弯曲。新婚的喜庆一下子淹没在奶奶悲愤的泪水里。
奶奶撕扯着红盖头,哭得撕心裂肺,死活不愿意圆房,老实的新郎战战兢兢陪着奶奶坐到了天亮。奶奶几天不吃不喝,用绝食来抗拒这门极其不般配的婚姻。奶奶的母亲陪着女儿,一把鼻涕,一把泪,苦苦劝导奶奶:“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填饱肚子,活命才是最重要的,哪能挑挑拣拣,俗话说的好,天干饿不死手艺人!”
善良的奶奶最终还是妥协了,新郎成了我的爷爷。
爷爷上过三年私塾,少年时就拜师学做糕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天天鸡鸣起床,半夜睡觉,终学得一门好手艺 。芝麻糕,绿豆糕,月饼,酥饼,京果,麻枣,锅盔……样样做得顶呱呱。特别是红庙酥饼,香甜酥软,风味独特,远近闻名。
爷爷对奶奶敬爱有加,惧内有余。奶奶心有不甘,怀孕六个月的时候,在一个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黑夜逃跑过一次,被同族长辈抓了回来。从此,奶奶死心塌地跟爷爷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见识卓越,胆识超群的奶奶鼓动爷爷自立门户,于是一家“蒋福顺”糕点,杂货铺的金字招牌,高高地悬挂在红庙的老街头。
店铺的生意红红火火,客人迎来送往,好不热闹。口齿伶俐,漂亮大方的奶奶,更是老街另一道靓丽独特的风景。每逢有回乡探亲访友,寻根祭祖的,奶奶总是叫爷爷用篾篓装上各式糕点,载往旅居处,馈赠亲友。
奶奶的性格外刚内柔,豁达不羁,而爷爷的性格沉静寡言,除了大事决断外,事事不问。在家族岁月里,不论处于何种困境,都是奶奶坚毅执掌,才得已平稳度过一个又一个艰难时期。
奶奶共生育六个儿女,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个个都活了过来。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奶奶带领着孩子们,到排湖摘菱角,摘莲蓬,挖藕,挖野菜,由于奶奶的统筹安排,日夜操劳,才让全家人没有挨饿。奶奶还重视孩子们的文化,从不耽误孩子们读书识字。
奶奶出生时躲过了三寸金莲的残害,可就是这双大脚踩的地咚咚响,在我的记忆中,还时常出现奶奶勤于劳作的画面。
一九五六年,实行手工业改革,公私合营,成立供销合作社。爷爷和奶奶万般不舍地摘下“蒋福顺”金字招牌,二人都成了供销饮食店的职工,吃上了国家粮。
每天,天刚蒙蒙亮,一切都还处于寂静中,街道上鸦雀无声,奶奶和爷爷结伴出门,奶奶提着竹篮,爷爷打着手电筒,手牵着手,踩着青石板的脚步声踢踢踏踏,穿过一幢幢村舍,跨过一座座小桥,一路窃窃私语,来到工作单位。
奶奶包的饺子,混沌,样式漂亮,味道鲜美,炸的油饼,油条,油而不腻,酥脆爽口。爷爷是贴锅盔的顶级高手,锅盔的大小几乎贴的一模一样,没有半点糊味。一碗米酒,一个锅盔,算得上是人间美餐。
饮食店的门前每天都排着长龙似的客人,奶奶有条不紊的张罗着,从没出过差错,爷爷奶奶年年都是先进工作者。
奶奶精灵不邋遢,每天从单位回来,把家里拾缀得一尘不染。房前屋后,种树养花。穿着也讲究,洗过的粗布衣服得用米汤浆一浆,那样衣服可以被叠成有型,还有一种清香的味道。
奶奶也爱漂亮,长长的头发每天用桂花油摸得油光发亮,梳理得整整齐齐,然后挽一个大结,用蝴蝶形的银发簪轻轻扣住,温婉不失妩媚。
爷爷特别爱奶奶,儿时的我,经常听到爷爷“桃儿,桃儿”深情的呼唤。奶奶还有一个独门绝技,春天的房屋顶上会长出一种叫“瓦松”的植物,约有六七寸高,把整个房顶打扮得绿盈盈的,与后院的绿树交相辉映。奶奶把“瓦松”淘下来加入米酒,封坛存放,据说可以治疗某种慢性疾病,疗效显著。奶奶因此成了小街的活菩萨。
奶奶是一位值得尊敬和骄傲的母亲,儿女个个成才,大儿子(我父亲)师范毕业,在县城中学教书,二儿子,大女儿,小女儿,都在县城供销社工作,小儿子大学毕业,在荆州一所大学教书,唯有二女儿跟着军人丈夫远嫁他乡。
自信开朗,坚强乐观的奶奶,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也有一辈子无言的伤痛……
奶奶的大女儿(我的大姑),从小就患有先天风湿性心脏病。虽然奶奶百般细心照顾,但那个年代这种病根本没法治愈,长年累月看病吃药,大大小小的手术让大姑长期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和煎熬,生不如死。大姑遗传了奶奶的美貌,心灵手巧,但没有继承奶奶的坚强,当医生告诉她,已经没有动手术的必要时,万念俱灰的大姑跳河自杀了,那年,她刚刚二十六岁。
大姑出殡的那天,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奶奶没有掉一滴眼泪,有条不紊地张罗着丧礼,表情平静得出奇,让乡亲们大感意外,甚至疑惑不解。
晚上,奶奶抱着大姑的遗像,自言自语地和大姑说着话:“儿啊,娘对不起你,娘该死!没有把你照顾好。你走了好啊,你活着受罪,娘心疼啊!”那一夜,奶奶的头发全白了。
奶奶的乐善好施是远近闻名的,极好的菩萨心肠。谁家有个小灾大难的,从不袖手旁观,仿佛是大家的主心骨,不仅自己施舍钱粮,还发动左邻右舍一起相帮,奶奶善良的品格羸得了众乡亲的极度信赖和尊敬。
记忆中,我最喜欢奶奶的庭院,宽敞,干净,清香扑鼻。碧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还吹着一丝凉风。庭院的墙面上都是爬山虎,像一张大网,网住了整个墙面,深绿,是那般的美丽。那一墙的爬山虎,从来看不见枝条,浓密的叶子一张压着另一张,一层叠着一层,像一条瀑布,倾斜而下,不仅流进我的眼里,还流进我的心里。
退休后的爷爷和奶奶,生活怡然自得。爷爷每天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聆听阿訇讲经布道,然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
奶奶则喂鸡,浇花,洗晒衣服,随之,姑娘小媳妇,婆婆爹爹,陆陆续续来到庭院,他们把刚从菜地摘来的新鲜蔬菜偷偷放在奶奶的菜篮里,然后围坐在院子里,织着毛衣,纳着鞋底,谈天说地,张家生了一个胖小子,李家新娶了媳妇,后院的马婶跟着女儿去了趟北京天安门......叽叽喳喳的声音飞过墙院,温暖了整个天空。
我参加工作后,很少有时间和奶奶呆在一起,但只要有假期,我的心便飞到了奶奶的小院,享受那份难得的恬静和温馨。奶奶坐在院子中央,剥着小豌豆,只听见豆荚“啪啪”地响,豆子应声蹦落地,我蹲在一旁边捡边看,和奶奶唠着家常.晌午时分,一桌子的好菜让我大饱口福,特别是奶奶做的”沔阳三蒸”松软可口,香气扑鼻,让我记忆一辈子,温暖我整个人生.
爷爷在他七十一岁的那年,突然没有任何征兆的去世了.晚上爷爷和奶奶听着收音机里的沔阳花鼓戏,爷爷一下子从沙发上跌了下去,奶奶以为爷爷是睡着了,才跌下去的,急忙把瘦小的爷爷抱到沙发上,可是爷爷再也没有睁开眼睛.
爷爷就这样走了,奶奶少了欢笑,变的沉默了.那时候总能看到,听到奶奶对着爷爷的遗像喃喃自语:你这死鬼,怎么说话不算数呢?你不是答应过我,要先送我走的吗?你呀,哪里都好,就是从审美上差了那么一点.
忆中的奶奶永远是乐观自信的,仿佛天塌下来,她都不会害怕。从小就跟着奶奶长大的我,多多少少熏染了她的这种个性。
我二十六岁那年,遭遇单位下岗,骨子里天生不安分的我,背起行囊,南下打工.从此,我和奶奶生活在两座城市,坐火车需要一昼夜的路程,这是我和奶奶的距离,谁也看不见谁,谁也听不见谁的声音。
我对奶奶的爱,就是从一个检票口开始到另一个检票口结束。我只能借助一年一次的回乡来清晰奶奶的身影和放大我对奶奶的记忆。
在外多年的拼搏,终于迎来了事业的风生水起,我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次户外工程的安装,因为一名员工的操作失误,导致这名员工遭遇电击,经医院全力抢救,最终成为植物人,巨额的医疗费和善后的安置费,让公司几乎破产。
我整个人几乎崩溃.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无数个恶梦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在深情的呼唤着我:红儿,别倒下,奶奶相信你能挺过去!那慈祥的语气一如往昔,仿佛我还是幼时的孩子,醒来泪水浸湿了枕巾......
公司想东山再起,可是举步维艰,生性不喜欢求人的我,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可是,没有一个人施出援手,像逃避瘟疫一样躲着我.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流泪到天明,心里炊烟袅袅升起的愁绪,最浓郁最无法割舍的一丝是属于奶奶的。
我想回到奶奶身边疗伤,我知道,这是我对奶奶的一种迷恋。以往,遇事不顺时,只要我一回到奶奶身边,就充满活力,精神抖擞,原本浮躁的心也会慢慢温和下来。
坐了一昼夜的火车,又换乘大巴,车子摇摇晃晃,抵达小乡村已是下午接近五点了。走在河边的小路上,看看遍布田野的油菜花,放眼望去那一片片金黄色,像太阳一样温暖夺目,像凡高的画一样妖冶绚烂,茂盛的油菜花盖过头顶,淡淡的香味直扑鼻间,我的心情为之舒展起来.我加快脚步,直奔奶奶的小院。
从前那个精神矍铄,做事麻利,声洪嗓亮的奶奶不见了。
如今,只有一个白发苍苍,满脸沧桑,还带着憔悴面容的老人蜷缩着坐在木椅上,一动不动。
我眼睛里满含着泪水轻声地喊着:奶奶,我回来看您了!奶奶那混浊的双眼流下泪来,仔细端详着我,拉着我的手,许久不舍得放下,晚上,我又跟奶奶同床共眠了,好熟悉的感觉。
奶奶老了许多,皱纹越来越多了,眼睛视力越来越差了,身体越来越弱了...... 顿时一种莫名的恐惧感翻涌而来。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情绪。
临别时,奶奶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大坛子,摸出几十个滴着水的鸡蛋,一定要我带上。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把鸡蛋放进坛里,奶奶说,这可是家里鸡生的蛋啊,奶奶怕坏了,就用盐水泡着,就不会坏,放久了就当吃盐鸡蛋,这几十个鸡蛋,奶奶都快留了一年啊。
我带走了鸡蛋,也流下了感恩的泪水。奶奶嘱咐我,路上一定要好好看管好鸡蛋。
车,启动了,我叫着奶奶再见,奶奶的小庭院渐渐消失在视线中,奶奶拭泪的身影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一次次跋涉而来,又一次次转身离去,这是奶奶眼中的我。
回到深圳,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进一个小坛子里,突然发现一个小塑料袋.里面好像包裹着什么。我好奇地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个红色的小手帕,翻开手帕,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一叠钱,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还有一元的,整整二千块钱!一对金耳环静静地躺在红手帕里......
我的心突然生疼生疼,我知道奶奶的退休费一个月只有几百元,奶奶一生没有存款.那一对金耳环,奶奶做姑娘时就一直戴着,风风雨雨几十年,从没离开过她的耳朵......
奶奶的心,像一池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岁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
奶奶,再见!
却是再也不见......
奶奶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夜走了!
给奶奶送葬的路并不长,我却仿佛走了一个季节,鹅毛大雪打着旋,悲伤的气氛吹了一路,一直飘落在新挖的坟土上,它们顺着泥土的缝隙,渗透到冰冷的地下.我的眼泪跟着棺木一寸一寸往下沉,喉咙里被一大团悲伤隔得生疼。
现在,我再一次跪在奶奶坟前,翻开记忆的篇章,点滴间的回忆如同流淌在沟壑间的小溪,镶嵌在纯粹的记忆里,抹不去。当记忆历尽沧海,沉淀所有的波澜壮阔,留下的都是永恒的回忆。
可是我也知道,那终究成为过去,再美好也是往昔,未来的路,我要背负着奶奶对我满满的爱,用那宽宽的大脚,义无反顾,独自前行。
作者简介:
蒋志红,女,回族,祖籍湖北仙桃。深圳市华南丰泰投资公司副总裁,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仙桃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协会会员,仙桃市诗词协会会员,仙桃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工人之家》情感栏目签约作家。现创作有,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作品300余篇。散见于《诗歌月刊》、《大鹏湾》 、《合澜海》、 《沙井文化》 、《汉水文苑》 、《江汉》 、《仙桃周刊》 、《沔洲风》等刊物,以及《仙桃日报》 、《湖北日报》 、《宝安日报》等多家报纸。
联合主办单位:《芙蓉国文汇》《品诗》
协办单位:《青年文艺周刊》
顾问:王楚文 王增弘 张和平 刘俊韬
主编:陈智鹏 (萧逸帆)
副主编:应永 凤凰座
编辑:安瑞刚 王建雄 胡水根 朱顚云 王尚知
QQ:1075812579
投稿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所有的稿件,我们都会认真审核,会择优在《品诗》公众号上发表,并入选《芙蓉国文汇 》第二卷一书。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
投稿格式:以word文档,4号宋体的附件形式发送,邮件标题为《芙蓉国文汇》第二卷投稿+姓名+作品名。内附上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总行150以内,组诗100行以内。
散文2篇以内
微小说3000字以内
支持媒体
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官网、5星文学网、5星文学社、5星微博(作家自媒体平台)、5星文学网官方微博、5星文学网官方博客、5星文学网微信公众平台、5星诗词网、青年文学网、青年文学论坛、中国作家论坛、猎焦网、四川文化网、中国士兵网、探险号、星闻娱乐网、71大众网、普宁文化网、凤舞九天文学网, 秋月文学网,草根文学网,人人文学网,潇湘文化网,智孚众筹工作室。
长按图中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