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裱,江一燕们戒不掉的毒药

出道20年的江一燕,这几天终于迎来了个人名气的巅峰。

去年拿到美国建筑师大奖,今年引起热议。

吃瓜群众太难了,都开始吃旧瓜为生了。但这个旧瓜能吃出新味道。

多才多艺江一燕才,怎么看都像是一种反讽的修辞手法。

对于建筑师大奖,就在前两天,江一燕的个人公号转发了一篇夸夸风的文章。

看完江一燕的瓜,就会发现江一燕才是神一样的女子,能够创造闻所未闻的奇迹:

一个没有注册建筑师证的业余选手,也能拿到建筑师大奖。

对此江一燕发布长文声明,证明自己清白。

这段声明,并没有消除质疑,

她对建筑奖的回应不具有说服力,有没有去山区和搞建筑有什么关系?

糟糕的是,还暴露更多短板。

“亦或是”属于错误用法,“的地得”不分,有些话前言不搭后语。

比如“始终,都会有许多人第一时间跳出来质疑,辱骂,不分青红皂白的给予他们认为的和不平衡的”,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小江老师,啥是“不平衡的”。

通篇读下来,我竟有些为江一燕难过。

她都能住得起那么豪华的住宅,连一个靠谱的文字编辑都请不起(曾经的编辑留下心酸的泪水,薪水太低了)。

当然不是这样的,出现这种错误,是江一燕高估了自己的才华。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江一燕都是娱乐圈最知名的斜杠青年。

歌手出道,后当演员,演员护体,又热心支教,支教后还能拿到建筑奖。

有号不吝赞美,江一燕拿建筑大师奖,做演员只是玩玩。

可以说,江一燕是演艺圈建筑造诣最高的女演员,支教教师中最有名气的女歌手。

多种身份自由转换的江一燕,未必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对江一燕的声明咬文嚼字,不是我要卖弄语言修为,而是因为她是支教老师身份。

一个“的地得”都不分,句子说不清楚的教师,让我对江一燕老师的教学质量很不看好。

明星演员没文化,这个不算致命伤。演技好,依旧是人民爱戴的艺人。比如葛优只有高中学历,依旧是人见人爱的表演艺术家。

明星都喜欢经营文艺人设,一旦沾染,无法自拔。

要么晒自己的读书照,比如发明诺贝尔数学奖的靳东,

要么宣扬自己的高学历,比如因论文门而一蹶不振的翟天临,

要么给自己贴金,明明是青铜自封王者,比如称是哈佛学历被打假的范玮琪(其实是哈佛教育延伸学院)

……

这些年,江一燕最响亮的头衔是山村支教教师。

每年用一个月时间去关爱祖国山村的小朋友,这当然是慈善。

但说拿支教教师来标榜,言过其实了。

对于江一燕的支教行为,某些营销号喜欢偷换概念,“一有时间就去山村当教师”,“每年去一个月”,这样也能被说是坚持“支教十年”?

这里面还有很多经不起细想的问题,教育是个有专业技能支撑的工作,江一燕有没有相匹配的能力?

她一有空就去教学,能够无缝对接孩子们的学习课程吗?

她的每次出行,都有司机摄影师等工作人员陪同,尤其是摄影师是负责江一燕讲课的拍摄,这种参与是影响讲课质量的。

说到底,她的教学质量真的是合格吗?

从她“的地得”不分的声明中,我认为她至少不算是合格的语文老师(从资料看,她给孩子们上过音乐课,莫非是音乐老师?)。

遭到质疑的江一燕和很多学霸人设坍塌的明星一样,都是凹文艺人设的娱乐样本。

他们相信文艺就是力量,没有足够的耐力和精力钻研一门学问,天真地以为可以利用照片语录就可以装裱自己,获得掌声。

这类人我们可以称之为文艺裱。

既然是装裱起来的形象,早晚会被戳穿的。正如汤师爷告诉我们的,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

这些年因为人设坍塌的明星像太平洋的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可否认,学霸人设已经成为明星的症候群,也像是这个影像时代的共谋。

居伊·德波曾在《景观社会》中说,

无疑,我们的时代……偏爱图像而不信实物,偏爱复制本而忽视原稿,偏爱表现而不顾现实,喜欢表象甚于存在……对这个时代而言,神圣之物仅仅是个幻觉,而世俗之物才是真理。更有甚之,在它眼中,神圣之物随着真相的减少而变大,随着幻觉的增大而变大,于是幻觉的顶峰对它来说也是神圣的顶峰。

江一燕用获奖照片来证明自己的建筑才华,只是图像。

如果围观者头脑足够清晰,他们要看到江一燕的设计草稿,和她在设计团队中付出努力的证据才相信她的设计才华,而不应该仅仅通过一张手拿证书的照片。

从另一方面讲,明星营造虚假人设,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太多人偏爱图像,喜欢表象而不顾现实

江一燕每次去山村支教,总有摄影师陪伴的。因此,总有大量的图片流出,江一燕也接受媒体访谈,讲述自己支教的故事。她真的不低调。

和孩子做游戏,摄影师拍下来。

给孩子试鞋子,摄影师拍下来,

离开山区,孩子们依依不舍一路狂奔,摄影师也要拍下来。

讽刺的是,照片也可能是照骗。

江一燕能够站稳支教女教师第一把交易,是我们太轻信图片即事实的逻辑。

生活中,我们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逻辑,拍一张读书照,就代表热爱读书,其实也可能是摆拍。

晒两次运动照片,享受坚持运动的幻觉,事实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们生活在持续的行动中,而不是某一刻。

这种无疑是的逻辑思维,会让我们很容易通过图像来判断一个人。

事实上,摄影照片不是江一燕是合格教师的绝佳证明,就像她手拿获奖证书,未必证明她真的有建筑师的才华。

于是,江一燕成为继大冰之后,又一个被乡亲们误会的借宿者。

有网友的段子为证:

话说江一燕徒步支教,天色已晚,想要去乡亲们家借宿一宿。

敲门求宿。

主人隔门问:谁啊?

江一燕答:电影演员、音乐唱作人、作家、摄影师、山区支教老师、国际建筑大师获得者。

主人连忙说,屋子太小,住不下这么多人。

江一燕说: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个人

主人回:二十一个人?那就更住不下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