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的,是长在身体里的渴望

微笑如昨,晚安❤

-

01

-

雨季,待在室内,偶尔出去一趟,感觉世界都变了。多次出去走一走的欲望,都被压制。白日过于泛滥的睡眠,没有带来想象中的幸福感。有些人,天生无法享受安逸,这也算某种悲哀吧。

将荒废半个月的日记拿出来,写下:此前事,皆忘。

原来一日日度过,记住的东西是有限的,甚至想不起来昨天中午吃的是什么菜。反倒是十几年前的小小细节,却总是在不经意间闪现。有人说,老人很容易就能够回忆起童年的记忆,内心惶惶。也可能,是隔得越远看得越清楚吧。

从最开始的流水账到自己感悟的记载,日记的内容好像也是随着人一起成长的。很多早就忘记的细节,很多匆匆经过的人,都在日记中一一呈现。

那天的彩虹、夕阳、夜空,那时草的气味、花的形态、雨的大小,那天热心的司机、可爱的小姐姐、慈祥的老奶奶。这一切,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或长或短,字迹或工整或潦草,将一路走来遇见的人经历的事,封存在颜色各异的本子里。

“日记写这么长,我写几句就够了。”曾受到鄙夷,后来竟羞于动笔,怀疑自己的繁琐。但其实,几句话是不足够的,每天有那么多细节值得铭记,所以尽可能细腻渗透进生活每一个角落。

大的事件别人已经记录,唯有那些微弱的不曾被人瞧见的,或小的悲伤,或压制的欣然喜悦,才能够被小我捕捉。

日记,对于写作,是一种积累。

-

02

-

看完《日瓦戈医生》,个人命运受时代牵连,这几乎是无法逃脱的。俄国小说给我的感觉是,思想性很强,很震撼。

《战争与和平》是十一二岁时阅读的,现在完全不记得里面的内容,只记得开场那个热闹宏大的宴会(还不知道有没有记错),俄国小说里关于哲学、美学、艺术的交谈,很容易让人相信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黎戈评价说俄国人是坐在饭桌前就能摊手谈灵魂的人。很酷!

再读朋友送的《文学回忆录》,很久以前就听过木心,看他的书还是第一次,而且还是他的文学讲录。

关于这本书,有多种评价。除了看出木心的可爱来(文字中尽显一个可爱的老头),我很赞同一种看法,这只是木心个人的文学见解,有他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不可迷信。但是里面提及的许多书籍,可以从中挑选出作为书单。

但愿意这样倾心倾力谈论文学,也很酷!

-

03

-

“Everyone you meet is fighting a battle you know nothing about. Be kind,always.”【你遇到的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你理解不了的战斗,永远心存善意。】

和L提及初涉社会,种种负担齐齐压在身上的沉重感,想到了上面那句话。每个人处境各不相同,却都有难题,有时候哪怕只有一个鼓励的声音,都可能会帮助他人走出困境。所以,真喜欢那些温柔的人,既柔软又坚韧。

清晨,母亲打来电话,很久没有说那么久的话。与长辈之间的代沟从来都是存在的,不存在互相理解,但至少能够彼此尊重。

他们自知对我的职业无法给予帮助,也不能提供意见,但却支持我们拥有的理想,哪怕我们自己都认为是微渺的,他们却坚信能够成功。

可能是在这种尊重营造的自由氛围包裹下,我对自由有种迷恋。他人创造的自由,应该珍视,不能白白浪费。

应该是有那么一个时刻的,他们追问我的理想,我羞于开口。如今再听到母亲提及“理想”,有一瞬间的恍惚。还是小时候好,梦想可以换了一个又一个,并且坚信一切都可以实现。现在对于理想,小心试探多于坚定。

“做什么事都不要怕,只要你敢于去做,什么都能成功的。年轻人,有什么好怕的!”

“你也开始给我讲道理了,哈哈,不过说得挺对的嘛,不怕!”

叛逆时拒绝接受任何来自长辈的道理,直到现在才读懂他们素朴之下蕴藏的人生智慧。每次得到鼓励的那一瞬间,勇气都在体内膨胀放大。

-

04

-

有时候想想,对于长辈的所谓人生经验,我们是太过于拒绝了吧,好的坏的一并拒绝。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呀。

散步途中,听到女孩谈论,既不想留在现在的城市,也绝不回家乡。另一个女孩说,以前认定自己会去往男朋友所在的城市,就算家里反对也会坚持,并且越是反对越是前往。

后面的话没再听见,不知道现在她的想法是什么。少女的勇敢是可爱的,但也盲目。在微博曾写下“一个人怎么可能爱另一个人的全部呢?”,提及爱的盲目性。当时朋友说盲目的不是爱情,我还有些不赞同,现在想想,盲目中大概多多少少是带点自身的释放和反抗吧。

世间种种人,种种人生,各自承担。

看了KY关于人的一生需要克服多少困难这个话题的留言,很触动。在自己不知道的领域,有太多人在遭受,被太多困境一点点吞噬。每个人都比自己想象中强大,每个人都可以是勇士。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 en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