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现阶段, 由于在高考选拔制度的想影响下,高考成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指挥棒。

教师对学科的教学只有单纯的知识讲解和传授,往往忽略了技能的培养和学科素养的形成。

化学素养的行成,对学生将来继续学习与化学相关的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与高考选拔制度下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密切相关。

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进行研究,以弥补我们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化学教学工作的不足。

前言

学科素养,是一个学科的灵魂所在,同时也是一个学科知识内化后的一种能力体现。学科素养体现的是学习者对知识掌握、延伸、内化的能力,是一种知识的真正学习和理解。
就化学学科而言,实际上是一门文理结合的科目,其中既涉及到理科所必备的逻辑性思维,也包含着文科所需要死记硬背的公式内容,这一点无疑增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
因而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对于化学课程感到陌生,甚至在学习上出现抗拒。
而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也只能是强制性、压迫性、灌输性的教学。严重影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不利于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都与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化学学科素养的缺失和错位有关。
学科素养的培养,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门学科价值和学科情感培养,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其实就是在化学教育教学中融入科学、社会、生活、环境、自然、与化学的责任认同感。

一、 什么是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
它由四部分组成: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本技能、学科基本经验、学科基本品质。
其中,学科基础知识由学科基本符号、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组成。
而技能实际是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去办事的能力。
所谓学科基本经验是指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是学生在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体验。
学科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形成学科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即学科基本品质。

二、 高中化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 化学学科特点

化学这门学科比较特殊,有人很形象的说成是一门文科中的理科学科。
这说明化学的学习既要文科学习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同时也需要理科的科学探究、逻辑推断、和数学计算的学习方式。
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加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的化学知识都是以实验为基础得出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建立对化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二) 学科素养的培养

确立学生在化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互、思维训练、兴趣培养、行为养成、能力提高的过程。
所以学科素养也即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化学灵魂所在,体现出来最终的目的是获得一种稳定的、持续性的学习能力。
课程标准将化学学科素养归纳为宏观辨识与微观辨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基本素养,可以发现这五个素养是层层递进,紧密相关的。
化学学科的最终落脚点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这也正是高考选拔考试化学学科的基本落脚点。
下面,结合具体的化学教学实例,谈谈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化学学科基本素养培养:
例如我们在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时,可以大胆的放手,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充分利用自媒体时代的网络,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演变历史,体会科学发现的过程,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方式,对元素周期表的编排依据做出大胆的假设、猜测,最后通过资料信息查阅、教师引导归纳出现行元素周期表编排的奥秘。
当学生明白了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则以后,可以在周期表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原子结构与周期表的关系,原子结构与元素的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还可以提供适当的化学仪器及相关的实验药品,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规律,通过实验来验证周期表结构、元素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最后形成稳定的知识,再让学生交流,能够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动手进行化学实验,可以在试验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感受理论和实验的区别与联系。
在上面的举例中,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过程,既有师生互动,也有生生互动,既有现成知识的复述再现,又有通过实验后的规律发现和知识生成。
在此过程中既涉及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同时还有实验探究与科学实验态度的培养。

从问题提出到大胆假设再到小心的实验求证,最后知识的生成。学生的学科素养在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逐渐形成,最后升华成一种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这正是化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 结语

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和建立是化学教育的核心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知识点的传授,将前人的科学智慧结晶进行整理归纳输送给学生,这是不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的。
化学没有假设、猜想、实验探究,也就没有了创新能力,化学学科就只会停滞不前。
这样的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结果,而忽视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性,这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是滞后的,与时代的需要是落伍的。
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与创新成了世界各国竞争的核心,既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领着科技前沿的竞争和挑战。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与社会发展同步,服务经济发展,造福人类社会。
本文就高中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进行浅要的分析,希望化学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科学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能够让化学教育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4
[2]罗崇敏.教育的智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4
[3]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