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戏剧教育联盟2021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10月28日,由中央戏剧学院承办的世界戏剧教育联盟2021戏剧教育研究国际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成功举行,论坛主题为“民族化的表演方法论”。来自中国中央戏剧学院、格鲁吉亚·绍塔鲁斯塔维利国立戏剧电影大学、希腊雅典音乐戏剧学院、日本桐朋学园艺术短期大学、韩国中央大学、波兰国立戏剧学院、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舞台戏剧学院、美国奥城大学戏剧学院等加盟院校的60余名嘉宾、代表和学生参加了会议。
线上会议于北京时间10月28日晚6点30分开始,第一单元由中央戏剧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琚萍主持。主持人首先邀请此次会议的特邀嘉宾国际剧协总干事长托比亚斯·比昂科尼做开场致辞。比昂科尼先生向参会的代表们表达了来自国际剧协的诚挚问候,同时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以东西方的跨文化视角,肯定了具有民族化的表演方法论存在的必要性,并指出它需要建立独特的个性,以实现与本国观众的交流。
郝戎院长致辞并发表主旨演讲
随后,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致辞并发表了题为《借鉴融合,美美与共》的主旨演讲。郝戎由中国的传统艺术——曲艺入手,将其与戏曲进行了区分与对比,对曲艺的常见形式如相声、快板、苏州评弹、京韵大鼓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与展示,并提出以中国曲艺丰富演剧方法。他从演员与角色的关系出发来判断表演,提出“中国演剧学派”的探索与研究应围绕“在假定情境中人物心理如何外化”这一中心命题来进行,并建议借鉴曲艺“一人多角”的表现方法,运用比较成熟的表演体系进行戏剧训练,实现话剧、戏曲、曲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还是你、我还是我”,遵循艺术的教学规律,结合曲艺的自身特色、学习优秀的演剧方法,从而涵养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此外,主办方邀请爱丁堡艺穗节亚洲艺术奖轮值主席王永嘉参加会议。他分享了近年来华语戏剧和亚洲戏剧通过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传播和推广地区戏剧的经验做法,并发出了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作为连接东西方戏剧之桥的愿景。
线上会议的第二单元即研讨部分,由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姜若瑜主持。在姜若瑜教授的综述性发言和引导下,参会代表们围绕表演形体训练和演员素质培养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价值的讨论。
与会人员开展研讨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张长节在文章中阐述了将中国传统曲艺形式与布莱希特方法论融合的观点,他指出最初“布莱希特方法论与曲艺的结合”这一灵感来源于《四川好人》在英国的排演。他提出相声和双簧建立角色的方式与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有相似之处,并且具有借鉴的可能性。
希腊雅典音乐戏剧学院康斯坦蒂娜·齐洛普罗教授在论文《古希腊戏剧演出:从古至今的表导演》中关注了从古至今的希腊戏剧表、导演问题。姜若瑜教授阐述了古希腊戏剧演出方式与中国演剧的相似之处:面具的出现与歌队的参与。康斯坦蒂娜·齐洛普罗老师认为古希腊戏剧更像是一种照亮、启发现代戏剧的财富,当代戏剧在探索古希腊戏剧的边界和极限。
韩国中央大学戏剧系姜旻昊教授在文章中研究了斯特拉斯伯格的“感官训练”和“动物训练”,进而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波兰国立戏剧学院玛尔金·巴尔尼库斯基结合表演教学第一年的经验进行了课堂训练方式的分享,他采用即兴的镜像练习,但要求学生不仅做出好坏的评价,而且要具体指出好与坏的部分以及评价的原因,以此让学生更加融入课堂。克利兹斯托夫·奥格罗萨教授则以亲身经历为例回顾了自己工作的第一年。他强调给出容错空间——要允许学生犯错,并尝试打破表演的限制。他希望改变和更新学校的教学方法,以更为开放的方式进行教学。
接下来,来自俄罗斯国立舞台艺术学院的尼古拉·佩索金斯基教授,和来自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的娜塔莉娅·纳扎洛娃、娜塔莉娅·舒格诺娃两位教授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即兴练习方法进行了讨论, 美国奥城大学戏剧学院的兰斯·马什教授则在《简单才是真:美国演员培训的核心理念——“求变与戏剧化冲突”》一文中提出了七种“表演中的恶魔”,说明了这些因素对年轻演员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还提供了一系列他与同事抵制这些因素的有效尝试。
最后,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世界戏剧教育联盟秘书长郝戎对会议作了总结发言。他表示戏剧是连结联盟的一根坚实纽带,在对联盟未来建设进行展望的同时,他也热情邀请联盟成员在疫情结束后参与线下活动。论坛在全体成员对彼此的祝福中圆满结束。
供稿、图片:国际交流处
责编:陈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