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一)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

兰  天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19期

(本文由作者特别授权本公众号独家发表,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第一章 宋代宣州概况及知州概述

在展开具体的论述之前,我们有必要对宣州的古往今来简要的回顾梳理,本章将概述宋代宣州的地方历史背景,以了解这段时期宣州及宣州知州的概况。

宋代宣州沿革与地理形势

(一)宋代宣州沿革

宣州是一座素雅清丽的江南文化古城,地处于宛水之滨,依陵阳山之麓,东接苏州、杭州,北依长江,宣州古称宛陵,自古为上州大郡、文献之邦,人杰地灵,今据各史志及《通典》、《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览》、《舆地纪胜》、《十国春秋》作沿革历史考察。

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宣州属《禹贡》九州中的扬州。在周武王四年(前1057)实行分封制时,宣州隶属于吴国,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灭吴,后隶属于越国。当楚灭吴后,又为楚地。春秋时叫爰陵,倚陵阳山筑城,陵在楚文化里意为水边的小高地,所以宛陵即为宛溪河边的高地(陵阳山)。秦时置爰陵,属鄣郡管辖。

西汉分置宛陵县和宣城县,属于丹阳郡治下。汉武帝于元封二年,宣城设郡,虽然历经各代行政的变革,此后一直为该地区州、郡、府的治所。

三国时期,吴国占据江淮地区,宣州属吴国领地,东吴嘉禾元年(232)孙权将郡治迁至宛陵。晋太康二年(281),丹阳郡南部地区分置宣城郡,丹阳郡改治到秣陵。隋平陈废原六朝所置江南郡县,实行州县二级地方行政区划,将宣州、蒋州(今南京)、杭州、苏州等直属隋朝管理。唐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宣州同苏州、润州、常州等江南州县属江南道管辖。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全国划分为十五路,宣州隶属江南路。于天禧四年(1010),再分江南路为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时,宣州属江南东路,宣州于南宋乾道二年升为宁国府。

元统一中国后,实行地方行政区划改革,“立中书省,行中书省十有一”,在江南地区设江浙等行中书省,治杭州路,此时宣州属江浙行中书省管理,设宁国路。

明代,朱元璋以京师为中心,将周围广大地区的府县划为直隶区,宁国府(即宣州)等十八个府州属直隶区。

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陷南京,立足未稳的南明弘光政权灭亡,同年八月改南京为江南省,次年顺治帝批准江南省的机构设置,省府江宁。“南京著改为江南省,明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应天府著改为江宁府” ,宣州属于江南省。康熙六年正式建立安徽省,宣州属安徽省。自西汉置丹阳郡起直至清末,宣州均为郡、州、路、府驻地,下辖众多县,隶属关系一直未变。

据《太平寰宇记》卷103载,宣州原领县十,今六:宣城、泾县、南陵、宁国、旌德、太平。宋《国朝会要》载“乾道三年,今领县六治宣州。” 四县割出:当涂(建太平州)、广德(置军)、溧水(入昇州)、溧阳(入昇州)。溧水、溧阳二县入昇州之时间,据《新唐书》的卷41《地理志五》,昇州条载,是州,“光启三年(887),复以上元、句容、溧水、溧阳四县置”,则二县似于是时入昇州。然《太平寰宇记》卷90昇州上元县条言,“光启三年,复为昇州,领上元一县”,与《新唐书》异。又,溧阳县条言,“天佑二年(905),隶润州”。故二县隶昇州时间当在此后。检《太平寰宇记》昇州条言,“天佑十四年,伪吴遣部将除温城之为金陵府。伪唐改为江宁府,因之建都”,则二县当于天佑十四年吴建金陵府之时,划归昇州,作为吴之都城,侈大其制,是情理中之事。

据《新唐书》卷41《地理志五》载,宣州领八县:宣城、宁国、当涂、泾县、广德、南陵、太平、旌德。当涂、广德二县,据《南唐书》言,“昇:都,金陵府。以宣之当涂、广德升置”,则二县吴天佑十四年时已隶昇州。又,当涂、广德二县,据昇州条论证,周世宗得淮南十四州后,前者升为雄远军,后者尚属昇州,均非宣州属邑,《太平寰宇记》所记有误。

要之,开宝八年平江南时,宣州辖宣城、泾县、南陵、宁国、旌德、太平六县。《元丰九域志》卷6宣州条言,“开宝八年,以昇州芜湖、广德、繁昌三县隶州。太平兴国二年,以芜湖、繁昌二县隶太平州。太平兴国四年,以广德县隶广德军”,则太平兴国四年后宣州仍领六县如故。《宋史》卷88《地理志四》所载领县同《元丰九域志》,则北宋时宣州领六县不变至今。

(二)宋代宣州地理形势

宣州地处皖南山区与长江下游平原的结合部,为太湖之源、黄浦江之源和钱塘江之源,东连天目,南倚黄山,北临长江,西靠九华,域内襟山带水,敬亭山和柏视山、水西山、龙须山四座山峰峦叠翠,环顾宣州城四周;青戈江和水阳江两水相依流经宣州,沟通地区水路贸易;南漪湖、太平湖和青龙湖三湖星罗棋布于宣州境内,水产丰富;史载宣州州境“卷一百三江南西道一,宣州州境,东西四百六十里,南北五百二十里。” 与江宁府、平江府及临安等地接境,筑有多条官道与民道直达,从古至今宣州就以地利之便、交通畅达、商品集散、成为江南通都大邑。

据史籍考察,宣州上古时期是一望无际的湖泊和沼泽,其中古丹阳湖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唐代诗人李白在《丹阳湖诗》写道:“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可见唐时丹阳湖还是烟波浩渺,水天相连的泽国,后来到了宋代由于泥沙淤积和围垦,湖面日趋缩小。据史书记载:“丹阳之湖三源,应天、徽州、宁国、广德诸溪所汇也。”后经过历代不断围垦,这里成为江南重要的粮食产区,昔日广阔的“丹阳大泽”,形成现在的石臼、固城、南漪三个较大的湖泊。宣州的地理形势特点:一方面极易形成并发生水灾,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优良的稻作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成为宋代历任宣州地方长官在施政过程中都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宋代宣州的地位

(一)宋代宣州经济地位

宣州史迹最早见于寿县出土的鄂君启铜节,其上有“逾江,庚彭栌,庚松阳,内浍江,庚爰陵”语,爰陵即为宣州,鄂君启铜节是中国较早的水陆通行凭证,当时在宣州水路通过的最多有大船一百五十多艘,可见在两千三百年前的楚怀王时代,宣州就已为东楚地区的一大经济都会,沟通融合了吴越楚三地的经济文化,此后两千年来城址一直没有变化,历为上州大郡的治地,文物众多,经济繁荣,吸引了一大批衣冠才华之士在此流连忘返,迁族定居于此,形成了宣州众多的历史文化世家大族,和宣州土著百姓一起创造了繁荣昌盛的古代宣州文化,

宣州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和州、府城,晋代桓彛所著《元和郡县志》又图经云“晋咸和中内史桓彛,城宛陵宣城郡之名山胜川,为江南之甲”,东晋名将温峤言曰“宣宜得望实居之,窈谓桓彛可充其选,宣、洪强弩号天下精兵”,宣州和洪州所产强弩为国家组建精兵提供了重要基础。经历代发展,宣州在唐代已发展成为江南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江南三大城市在前期为宣州、润州(今镇江)、越州,后期是宣州、苏州、杭州), 唐代刘禹锡担任宣州刺史时,立王公神道碑赞曰“宣、润国之奥壤”,宣州阻山带川,土地肥沃。同时在唐书李吉甫传记载“宣州秦故鄣之地,阻以重山,缘以大江,铜陵铁冶,繁阜乎其中”,又唐代陈简甫在《良吏记》中载“陵阳奥壤土广,人庶其地,有险所寄非轻”,范传正制曰“金陵之南,惟宣州其地,吴楚其星分牛宿,缭以群山带以洪流”,唐代卢肇所撰的新兴寺碑曰“陵阳古称名郡今日最雄,信舟车繁会之乡,乃风俗和柔之境”,尉迟枢在新安禅院记曰“川原沃衍有水物之饶,自鼎国并建,永嘉东迁,衣冠违难,多所萃止”,另外全唐文载“东南国用所资,宣为其屏” 。晚唐朝廷又在宣州设宁国军节度和宣歙观察史。由于黄巢之乱后,造成宣州城池破环,人口死亡和逃亡,到宋代宣州经济实力已经无法达到唐代的水平。宣州户数在唐宋换代的变化即可见,“唐开元户一十万九千七百九十,皇朝户主三万四千九百二十七,客一万二千二十。”

在北宋时宣州属江南东道, 当时“江南东路帅府江宁府,要郡宣州、江州,次要郡铙州、池州、信州、太平府。” 南宋时宣州升宁国府,为江南五府之一(建康府(今南京),宁国府(今宣城),平江府(今苏州),临安府(今杭州),绍兴府(原越州升))。在宋代,宣州经过隋唐的开发,成为南方重要的商业经济城市,宣州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加上境内河流纵横,水上交通方便,为商业发达提供了基础和有利条件。在县级城市中,集市大多设在水边交通方便之处,以定期集会的集市形式为主,谓“四日一会”、“十日一会”。在县以下的乡村中,则是不定期的“虚市”或“草市”,发展了地域商业贸易。

宋代历任宣州知州都积极推进宣州圩田的建设,为国家储备充足的粮食以应对灾荒、战争和突发事件,土地开垦的范围扩大到条件较为艰难的山陵及湖泊沼泽地带。“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 “百级山甲带雨耕,驱牛扶耒半空行”。许多年前未被发现的资源被开发,一些原来只是小规模的资源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宣州农业在原有历代开发的基础之上,部分圩田在北宋时期已得到建设,“圩田者,江浙淮南有之,盖以水高于田,故为之圩岸。宣州化民、惠成二圩相连,长八十里,芜湖县的万春、陶新、和政三个官圩共长一百四十五里;当涂县广济圩长九十三里,私圩长五十里。在宋室南迁后,全国经济重心移向江南,《宋史食货志》载:“宋室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江南地区的圩田进一步得到发展,官圩、私圩并举,如宣城县有官圩十七万亩,私圩五十八万亩,形成了由人控制的排灌体系,成为当时全国旱涝保收的良田。不仅选育良种,施肥技术也有较大进步,此外,还利用农田季节间隙,间作套作其他经济作物。农田的充分利用和耕作技术的改进,使农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南宋时,沿江江南圩田亩产达四石,有的高达六七石。宣州与临近的太湖地区成为“国之根本,仰给东南”粮食基地。建炎末宣州部分圩田为军马战乱所损坏,绍兴初宋高宗命守臣修葺治之,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建康永丰圩有田千顷,初以赐韩忠武,后归秦丞相,今隶行宫淮西和州无为军亦有圩田。” 绍兴三十年,张少卿初为漕,徙民于近江,增修葺圩岸,官府给予百姓耕牛和粮种始使之就耕。在宣州,“凡圩岸皆如长堤植榆柳成行望之如画云。” 宣州圩田的建设,物产种类更加丰富,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商品交易和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此外,南迁的富豪、官员、士大夫等多寄居在城市,拉动了城市消费水平的上升,城市商业经济功能日益增加。商业性经济作物如茶叶、蚕桑、水果、水产品等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大,宣州的经济地位得到加强。

另外唐宋时期,宣州为全国制笔和造纸的中心,宣州制笔业历经秦汉时代的积累,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宣州毛笔工艺的不断提高,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咏赞宣笔的诗中写道:“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唐宋时期,宣州产的宣笔被奉为“贡品”和“御用笔”。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天宝二年(743),唐玄宗登楼观看南方数十郡进贡特产,其中宣笔名列其中,而后宣笔名扬天下。在南宋后期,元军入侵,江淮之间进行了屯驻了大量南宋军队,与蒙元进行了四十多年的拉锯战争,宣州由于战乱为之凋敝,邻州湖州则免受兵锋洗劫,成为南宋遗民聚居之所。众多宣州制笔笔工举家迁徙到湖州一带,到元代时,湖笔逐渐取代了宣笔的地位,赢得“湖颖之技甲天下”  的美誉,而宣纸在宋末元初的战乱中在宣州泾县得以保存,则仍然知名天下,宣州成为了“文房四宝之乡”。

宣州既是全国的造纸中心,又是采铜中心,盛产茶叶,北临长江,从宣州城到长江有水道相通,“鱼盐满市井,布帛如烟云”  ,沿长江前来的商人熙熙攘攘,正所谓“暮潮声落草光沉,贾客来帆诉岸阴”,有“江东食货集散地”之称。元稹谈及宣州说:“宣城重地,较缗之数,岁不下百余万。管干剧职,灵盐近戎,分务简僚,不易宜称”  。宣州周围山地丘陵众多,物产丰富,商贸交易兴盛。唐末宋初,宣州既是宣歙道政治中心所在地,又成为宣歙地区的经济中心,“宣城奥区,国家巨屏”  。新唐书食货志载,当时全国上下有六大矿产州,宣州矿产名列第二。

自南宋乾道二年(1166)升宣州为宁国府以来,历经朝代更迭,几经战乱,宋末和明末的两次改朝战乱,清末的咸丰兵燹和日军侵华的战火,使古城宣州的文物古建筑所剩无几,文化大族遭到重创。尤其是,清军和太平军在东南一带展开了整整十年的拉锯战争,史称“ 咸同兵燹 ”, 1856~1864年太平军与清军展开激战,三易宁国府,战乱使宣州地区人口从道光年间的110万锐减到同治时的23万,伴随着战争又爆发了瘟疫,皖南一带受灾尤其严重。此后,文化衰落经济停滞,文化世家大族破坏殆尽,经济地位更为衰落,土地荒芜,在大量移民的背景下,这一地区经历了长期的移民复苏的过程。

(二)宋代宣州交通地位

俗话说,“北人架马,南人乘船”。宣州水路比陆路发达,水阳江、青弋江自南向北,犹如两条大“动脉”,将南漪湖与固城湖,串成一个庞大的水系网络,最终流入长江。商贾进行贸易往来,纺织、编织、造纸、印刷、漆器、陶瓷、造船、金属冶铸、军火制造、煮盐、制茶等手工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到宋末逐渐形成宁国府商帮。宁国府商帮和徽州商帮均是通过这些水道走出皖南经商往返的,另外芜申运河、胥河是宣州地区运粮油产品和军需器械的重要河道。梅渚河、扬之河和登源河则形成了商贾码头,贸易兴旺的的商港。

宣州交通位置便捷,成为江南平原与山区过渡带的重要交通枢纽。宣州既有陆路,又有水陆;既有官道,又有民道。历史上,陆路分官道和民道。官道是政府修筑的大道,每隔十里左右为方便旅者设有铺递(或称驿传或驿站),有的铺递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宋代宣州主要的五条官道分别是出宣州东门经东溪、直溪、佳山、麻姑、洪林、花桥等铺至湖州府和苏州府,出北门经府前、安民、养贤、澄清、永隆、龙溪六铺至江宁府,出南门经搭毕、东亭等铺直通杭州、徽州,出西门可抵安庆府。而民道主要修筑在山野之间,数不清的不知名的民间道路将宣州与外部相连,民道中较为著名的有四条:徽杭古道、鸦山古道、伍牙山古道和吴越古道。徽杭古道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旅之道,是宣州联系古徽州和杭州的重要纽带,也是我国继“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之后的第三条著名古道。唐代,宣州人就开始经此古道或外出经商,或谋于官事,古道被誉为华东的“丝绸之路”。吴越古道形成于唐末五代时期是连接南唐与吴越两国之间的交通要道,此道筑有吴越国修建的千顷关,也是当时吴越、南唐两国的国界,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两翼石墙是古城墙的防守工事。千顷关与千秋关、昱岭关合称为皖东南三关,是当年拱卫行在临安的重要关口。宁国营辖六县地方,训练马步战守兵丁,山重岭复称险要焉。

在宋代宣州独特的交通地理位置,依山临原,是国家生产粮食储备基地之一,尤其是在宋代经常发生战事,为应对北方辽夏金的不断进攻,宣州提供了大量军需物资,如粮食、弓箭、毛皮、马匹等。到南宋初年,宣州地境是金国军队进攻南宋都城临安府的必经之路。建炎二年(1128)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无力抵御,从扬州逃到建康,再逃临安。建炎三年(1129),建康失守,南宋名将岳飞率军在宣州广德、郎溪境内大战金军统帅完颜兀术,六战六捷,生擒金将汉儿王权及大小将领四十余人,斩杀金兵一千二百多人,完颜兀术被迫败退至长江以北。南宋时期,宣州的地理位置对于临安行在的抗金战略价值逐步突显。为了应对北方的战事,“高宗建炎元年六月二十一日,诏沿江要郡,宣州文臣各一员带兵马钤辖,武臣各一员充副钤辖,二十八日诏诸路要郡兵马钤辖,以武臣为之副。” “八月八日诏,诸路都监改为副钤辖,其请给人从序位等,并依旧定监例,仍於要郡驻札。四年七月八日诏,临安府依旧带浙西路兵马钤辖。” 在北宋与南宋的过渡时期,宣州历任知州都肩负着治民勤王的双重政治任务,扮演着文武兼备的一方长官,以举全州之力维护宋王朝的延续,践行宋代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

(三)宋代宣州文化地位

“宣州地域”主要指宁国府和广德州所辖范围:宣城、宁国、南陵、泾县、旌德、太平、广德和郎溪。宣州地域文化的源流有三:

①宣州的吴越文化:上古时期,这里是越人聚居地,越族人水耕火耨,发展了远古的农耕稻作文明。从宣州地区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迹来看,其文化类型和浙江良渚文化同为一源。三国时期,孙氏政权为掳掠人口,多次命陆逊击讨生活在皖南山区的越人,编越人入籍,得精卒数万人。根据宣州地区人口稀少,可耕地多,农业发展潜力极大的优势,在当时宣州境内设有于湖督农校尉,一方面安置中原南下的汉人和降服的山越人,一方面保证军粮供应,起到了巩固国本支援四方的作用,吴越文化得到融合发展。东吴嘉禾三年(234)诸葛恪率大军进攻丹阳山越人,经三年围困,山越族十万人出山投降,其中四万丁壮补兵,余下的成为编户,宣州地区便是当时山越人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此后,山越居民便渐渐融合于华夏民族中。另外,宣州地处吴越两国交接处,宣州主要是以吴语为主,吴国和越国为语系相同的一族两国,“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语言通” ,“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

②宣州的楚文化:楚国是南方大国,战国中期,楚威王灭亡越国,宣城一带归并于楚。到汉朝时,统治者大部分是楚人,西汉设郡丹阳,楚人大量迁入,与东南越族文化合流。而清末的遗民亦大多数为湖北地区的移民,进一步带来江汉地区的楚文化在宣州的融合发展。

③宣州的中原文化:由于多次政局动荡、战乱不已,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中原汉人不断迁入长江以南,第一次大规模汉人南迁,为两汉时期,在西汉末年和东汉末年约有十万难民迁入宣州。第二次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连年,大批士民南渡,以求躲避战乱,宣州是南下士家大族乔迁的首选之地,像宣城梅氏、江氏、胡氏、吴氏、杨氏和刘氏等世家大族,泾县查氏等一些姓氏都来源于这一时期。这些迁入的汉人融入或影响当地文化,成为汉人开发江南地区的有生力量。第三次大规模的汉人南迁,是唐末至南宋,是移民入迁的又一次高潮,到北宋初年,客民与土民之比接近一比一。“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 《旧唐书·地理志》载:“自至德后,中原多故,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宣州滨临长江,户口上升趋势十分明显。由于南迁人口大增等综合因素,唐天宝年间,宣州人口12.12万户 ,宝应年间增到50万户 ,宣州上升为望州,江南财政收入成为国家的财政支柱。韩愈称:“当今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杜牧谓:“今天下以江淮为命” ,“三吴地区,国用半在焉。”伴随着人口南移,全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相应南迁,江南取代中原,成为汉民族的文化渊薮。这一时期,进入宣州的梅、徐、贡、吴等姓氏成为世代繁荣的文化之家。

宣州人文胜迹遍布、临风怀古,谢眺楼和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 的敬亭山,自从南齐谢朓以采,先后有三百多位诗人墨客登临此山赋诗作画,留下诗文有六百多篇,为名副其实的江南诗山,寄托了历代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之感叹。敬亭山和桃花潭等历史地域文化积淀的延续性也使得宣州一直为文人士大夫瞩目,士大夫官员纷纷愿意出守于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宣州便已是当时的江左名郡,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骚客来此为官游居,著名诗人范晔、杜牧曾做过宣州太守,白居易亦曾在宣州读书致仕,李白曾多次游历宣州寓居在此。敬亭山麓的宋代广教寺双塔,以其对唐塔风格继承和革新,成为宣州地区仅存的重要宋代文化遗迹。宣州地灵而人杰,名人辈出,宣州六县人文蔚起,胥自学校培育之。宋代宣州崇儒重道,广厉学宫,圣训炳如日星,永为士林矩范,春秋丁祭,典礼尤隆。“宛陵梅” 自宋以来,有宋诗开山鼻祖梅尧臣、宋名臣梅询等皆出于此,乃有宛陵梅花遍地开之说,文化的丰富基因从而奠定了宣州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一席之地。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的快速发展,加深了江南地区的融合交流。宋元祐二年(1087),林希由苏州知州改任宣州知州以后,由感而发,将宣州敬亭山与苏州虎丘相媲美,作诗嘉誉两州。一首“虎丘换得敬亭山,句水松陵数舍间。天下难如两州好,君恩乞与一身闲”,道出了江南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地位。“虎丘”位于苏州城西北郊外,距城区中心五公里左右,相传为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之地,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得“虎丘”之名,享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而宣州的敬亭山系黄山余脉,距宣州城北亦五公里。自南齐宣城太守谢眺出守宣州作《游敬亭山》一文,以及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传颂之后,敬亭山声名鹊起。通过知州群体考察,发现宣州文化地位的形成与历代行政长官的政治作为不无关联,历史上,尤其是在宋代,宣州知州与江南其他各州的官员频繁调动任职,不仅为宣州带来治州能吏,而且促进了地域间文化的交流,宋代知州制度在这一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角色。

宋代之后,宣州文化逐步衰落,这其中因素众多,考察发现其一便有地理环境因素,从军事战略和经济圈的角度看,宣州位于南京和杭州的外围战争防线圈,使得宣州成为兵家必争,故而经济的衰落与战争的破坏并存,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周边南京、芜湖、徽州、湖州等旧有和新兴城市的兴起肢解和吸空了宣州的经济腹地,加速了宣州的经济衰落,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自宋至清代该地区的行政区域一直很稳定,内部文化大体形成一致性(宁国府和广德州的差异也要注意)。到清朝乾隆辛未年(1751)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南巡,苏州吴县人张宗苍(1686-1756)呈献其画册《吴中十六景》,乾隆帝观后甚为赞赏,令其入内廷画院供职。癸酉年(1753),张宗苍再作《宣城鸟瞰图》上呈乾隆帝,乾隆御笔题词:“宣城县即宣城郡,永安桥接凤凰桥。谢眺李白两人物,前呼后应相逍遥。会心何必定会面,秋朝端涣胜春朝。寄问高楼今在否,意存我独凌空标,癸酉御题”。宣州仍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得到康熙皇帝的御题赞誉。但近代以来,宣州劫难,城市破坏,土著人口大量死亡,引起以楚豫农民为主体的人口迁入,宣州吴语文化圈文化受到剧烈冲击,宣州地区中心地段变成以移民文化为主体的混合文化带,土著文化退到南部山区和北部圩区,形成宣州地域多元文化的融合现象。

宋代宣州知州概述

历代学者对于宋代宣州知州的人数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如李之亮编著的《宋江南东路郡守年表》中记载有139人,而《宁国府志》则记载担任宣州的人数为148人 。这其中记载人数的差别,可能是由于计算标准不同而导致,有的官员刚任命为某州知州,可还没有到任就已经改派他州,这时就容易出现记载不同的人数。还有一种情况,这与宋朝的政治体制有关,宋朝对于知州的任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即是权知某州州事,第二种即是知州还没有上任,以他官兼领事务 。这就是造成统计人数差别的原因。

本章在宣州知州的名录确定方面综合了多方面的史料记载,力求客观准确地还原宋代宣州知州的全貌。

(一)北宋太祖朝宣州知州考

太祖一朝共十六年,历任宣州知州有资料记载的人数共计二人。详情可见下表:

表1   宋太祖朝宣州知州表

(二)北宋太宗朝宣州知州考

太宗一朝共二十一年,历任宣州知州人数共计十三人。详情可见下表:

表2   宋太宗朝宣州知州表

(三)北宋真宗朝宣州知州考

真宗一朝共二十五年,历任宣州知州人数共计十八人。详情可见下表:

表3   宋真宗朝宣州知州表

(四)北宋仁宗朝宣州知州考

仁宗一朝共四十一年,历任宣州知州人数共计二十五人。详情可见下表:

表4   宋仁宗朝宣州知州表

(五)北宋英宗朝宣州知州考

英宗一朝共计四年,历任宣州知州人数共计三人。详情可见下表:

表5  宋英宗朝宣州知州表

(六)北宋神宗朝宣州知州考

神宗一朝共计十八年,历任宣州知州人数共计十人。详情可见下表:

表6  宋神宗朝宣州知州表

(七)北宋哲宗朝宣州知州考

哲宗一朝共计十五年,历任宣州知州人数共计十六人。详情可见下表:

表7  宋哲宗朝宣州知州表

(八)北宋徽宗朝宣州知州考

徽宗一朝共计二十五年,历任宣州知州人数共计二十四人。详情可见下表:

表8  宋徽宗朝宣州知州表

(九)北宋钦宗朝宣州知州考

钦宗一朝共计两年,历任宣州知州人数共计一人。详情可见下表:

表9  宋钦宗朝宣州知州表

(十)南宋高宗朝宣州知州考

高宗一朝共计三十五年,历任宣州知州人数共计三十二人。详情可见下表:

表9  宋高宗朝宣州知州表

(十一)南宋孝宗朝宣州知州考

孝宗一朝共计二十七年,历任宣州知州人数共计四人,乾道二年升宣州为宁国府。详情可见下表:

表10  宋高宗朝宣州知州表

( 作者江苏省昆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苏州科技大学专门史研究生,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

(0)

相关推荐

  • 中国城市no.61--芜湖

    芜湖 安徽省地级市 芜湖,简称"芜",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27城之一,总面积6026平方千米.是华东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工业基地.G60科创走廊中心城市.全国综 ...

  • 清朝,安徽这两个府的治所,为何没有跟它们同名县的治所在一起

    在我国古代明清两朝,府是省与县两级行政区域中间的一级,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一般府的治所都设在与它同名的县治里,比如直隶正定府治所里就有正定县.河间府治里就有河间县,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比如直隶广平 ...

  •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三)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 兰天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21期 (本文由作者特别授权本公众号独家发表,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第三章   宣州知州的群体作为与类型研究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宋代宣州知 ...

  •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 兰天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20期 (本文由作者特别授权本公众号独家发表,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第二章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分析 知州始为地方长官的政治制度,起源于唐末 ...

  • 忠君为国的宋代宣州知州吕好问

    第414期 忠君为国的宋代宣州知州吕好问 兰  天 吕好问(1064-1131),字舜徒,为吕公著之孙,吕希哲之子,出身官宦之家,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南宋初被封东莱郡侯,以荫补官.宋钦宗时(1126 ...

  • 文才出众的宣州知州张耒

    文才出众的宣州知州张耒 兰  天 张耒(lěi),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楚州淮阴人.因其仪观甚伟,魁梧逾常,所以人复称其"肥仙".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殁于 ...

  • 【摘要】张爱云:宣州吴语古上声的分合类型及其官话化

    壹    引言 宣州吴语的声调系统很复杂.从调类数来看,最多的方言点有7个调,最少的方言点只有3个调.调类分合关系更复杂.本文在前辈时贤的语料基础上,对宣州吴语38个方言点(语料来源见原文)古上声进行 ...

  • 宋代 · 耀州窑的装饰工艺

    宋耀州窑刻花落花流水纹碗 一般来讲,宋代早期耀州窑瓷器的装饰以刻花为主,纹饰较为简单,线条宽粗,题材以莲瓣.牡丹.菊花纹等较为常见.花纹局部不加任何装饰,图案简朴.纹饰大部分装饰于器物的外壁. 宋耀州 ...

  •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杜牧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唐]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译文 六朝的繁华已 ...

  • 五代和宋代耀州窑青瓷的底足照片

    创烧于唐初的耀州窑,到五代出现了青瓷的第一个高峰.且不论其典雅的造型,单是那天青色的釉,就有夺魂摄魄的诱感力,被学者誉为"最美的青瓷".就釉的美感而言,五代耀州天青釉在当时国内各窑 ...

  • 历史悠久的宣州河南移民

    宣城移民系列 历史悠久的宣州河南移民 焦 正 达 微信版第936期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文明的渊薮,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省,人口外迁极多,全国各地都有河南人或河南籍人后裔. 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