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歌——优美的田园诗和动人的风情画
皖 南 民 歌
——优美的田园诗和动人的风情画
李居白
微信版第592期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民歌在宣城历史上是不得不提的一笔,它透着泥土的芬芳而来,伴随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庆典、祭祀娱乐等活动发生发展,生动的记录了皖南农民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史,是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也是十分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对了解宣城风土人情、乡风俚俗、方言俗语、历史传承、社会艺术审美、道德价值观念等都有着一定的参考,可谓是“活化石”,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虽然随着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实生活中,这些古老的声音离我们寻常百姓的生活已经越去越远,但是它鲜活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却一直在我们的眼前跳跃,在我们的耳际回旋,甘永绵长,回味无穷。
01
圩歌,是流行于宣城境内水阳江、青弋江两岸以及南漪湖周边圩区的一种劳动号子,曲调原始古朴,抑扬绵长,和唱铿锵有力,表达了人们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圩歌的演唱大多以男子为主,如兴修圩堤塘坝时唱打夯号子《打夯歌(打崩子)》、车水时唱车水谣《车水歌(数双子)》、田间耘草时唱《耘田歌》、犁田耙田时唱《犁歌》等。
圩歌是广大民众在劳动的过程中口头创作,口口相传,代代相袭,一般多为即兴起意,歌词灵活多变,具有旋律简洁,节奏明快,琅琅上口等特点,通常是边劳动边唱,大多起着生产劳动助兴或者排遣疲劳的作用。而宣城圩歌行腔吐字具有浓厚的吴语方言特色,类似吴歌又近楚音,更是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色彩。
打夯号子又称夯歌,旧时宣城民间打地基、修堤坝、打土墙时喊号子,以节奏感引导发力使劲,保持劳动激情和提高劳动效率,逐渐形成一种歌曲形式。夯歌分慢夯和快夯,慢夯一般四拍一夯,快夯一般两拍一夯,并不固定,有时一个字也可以一夯,节奏把握决定于领夯人的领唱。夯歌歌词相当灵活机动,曲调明快诙谐,节奏性强,一领众合,气氛热烈。领夯人可以变换,也可以一人从头领到尾,其他打夯人,也可以在领夯人换气停顿的地方穿插进去,比较随意。如:
“大家一起来呵,好啊!哼唷!大家拿点力嗬,哼唷!大家注意点呵,好啊!哼唷!沿边出大力嗬,哼唷!大家起劲点呵,好啊!哼唷!打到头要休息嗬,哼唷!大家要着力呵,好啊!哼唷!夯脚要打坚嗬,哼唷!越打越有力嗬,哼唷!”
1955年宣城县文化馆曾发掘整理过夯歌《打崩子》,《打崩子》主要流行于宣城西部民间,该歌作为皖南特色民歌还曾参加过当时的全省汇演,获得发掘奖。
而在宣城的西乡和北乡还流行着另一首简洁明快的夯歌,更是直接体现了劳动号子色彩,表现着打夯的紧张和激烈场景。
另在宣城东乡郎溪境内及北部民间还流传有《打夯歌》,曲调悠扬,明朗轻快,唱起来嘹亮高亢。
02
车水谣,又称车水歌、数番子(数双),是宣城独特的生产方式(抗旱、浇灌、排涝)——车水劳动中诞生的民间歌谣,极具地方特色。车水是艰苦繁重的体力劳动,又是单一的机械动作,沉闷而又极其枯燥乏味,但是它又是集体性协作性较强的劳动,所以为了在繁重而漫长的体力劳动中提神、鼓劲,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车水劳力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有节奏的歌曲形式。
宣城民间车水大多人分两班,一班车水,一班休息,两班轮流作业。歌唱一般由车上的其中一人领起,然后众声和唱,有时还由休息的一班助以锣鼓边敲打节奏边参与和声,曲调高亢悠长,加上激越的锣鼓,听来令人振奋。有时遇上天旱抢水,车水歌更是成了赛歌,多部水车架于同一个河塘,抢水的现场也成了大赛歌场,各班人马均拿出看家本领,比喉咙,比底气(比会唱歌谣的多少,这时领唱就成了绝对的灵魂),一个想压过一个,一班想盖过一班,歌声、锣鼓声惊天动地,斗歌场面状况激烈。
车水谣先为群众口头创作,随意性极强,涉及内容也十分广泛,历史典故、爱情故事、生活趣事等等比比皆是,随口拈来,很多时候是见什么唱什么,应时应景,即兴而唱。也有很多曲调和唱词慢慢流传,逐渐成为固定唱段,成为经典。车水歌大多领唱者唱完一句,众人跟在后面和“呀儿唷咿儿唷”,一般五首歌为一番,一顿工最少要唱三番,每首歌一般五句到七句,如:
“好凉风来好凉风,呀儿唷咿儿唷,我与凉风拜弟兄,咿儿唷呀儿唷,凉风送我五里路,呀儿唷咿儿唷,我送凉风一场空,咿儿唷呀儿唷,凉风一去就无踪。”
“早晨起来天又青,呀儿唷咿儿唷,看见车水四个人。咿儿唷呀儿唷,男子头上带草帽,呀儿唷咿儿唷,女子头上扎毛巾。咿儿唷呀儿唷,戴上草帽好比杨宗保,呀儿唷咿儿唷,扎上毛巾好比穆桂英。咿儿唷呀儿唷,杨宗保、穆桂英,两人打破天门阵。”
也有单人演唱,如在宣城境内流传的车水歌《数双》。田有大小,水量不一,数双开始是在车水时用来大致计算所车水量的,慢慢演变成经典歌唱,一般多在人手不足、没有竞争的场合里喊唱,据说一边数双一边踩水车能让人感觉到劳动的轻松,不过也常有看谁数的好、谁会数的比赛,如:
“一咯料嗬,喔嘿嘿啊,要来一个啊双,啊咯嚯嚯,一双两咯嗬啊,要来两个啊双……”
03
很多民歌的形成多与劳动紧密有关,流传在宣城民间的《耘田歌》同样如此。“稻靠三遍耘”,“耘田不唱歌,秧苗不发棵”,这都是流传已久的俗语。水稻种植耘田是关键,自秧苗下田,扶苗、除草、松泥、拔稗和均匀肥料等等一系列的环节都是靠手耘脚耘,相比较而言,耘田脸朝黄土背朝天,是一种比较幸苦的农活,花力气、耗时间、单调乏味,为了解劳助兴、活跃气氛,把枯燥的劳动变得鲜活起来,耘田人常常哼唱歌子以排遣寂寞、消乏解闷,耘田歌多以一声长长的吆嗬启歌门,曲调婉转悠扬、旋律优美,歌词灵活俏皮、逗趣取乐,很多时候以嘴皮官司形式表现,常常是你方唱罢她接口,一首首的接龙,对来唱往,余兴难却,没有止境。
如:
郎在田里耘青棵,姐在家中把眼睃,一睃田中长好稻,二睃小郎唱好歌。
日里郎无银钱用,晚上又无妻子眠;脚踩黄土日晒背,哪有心思唱好歌。
没有银钱姐给用,没有妻子姐与眠。茶壶打把落张嘴,去年许郎到今年。
去年许郎花兜袋,今年许郎缎丝鞋。花兜袋、缎丝鞋,事到如今都没来。
别怪小妹心肠狠,只怪他家闺门紧。在家自有哥嫂管,出门还有小妹跟。
新打大门铁杠杠,新打后门铁杠撑。天井用了天罗网,地上也用绊脚绳。
房门用着玉锁锁,纸糊窗子高不明。床前达板石灰号,红罗帐子挂响铃。
昔年你到姐房睡,一桩险事吓坏人。困到半夜来翻身,碰着铃铛响一声。
嫂嫂听见喊哥哥,小妹房中有坏人。哥哥拿把杀人刀,嫂嫂端来放血盆。
喊声小妹快开门,你的房里有坏人。小妹说声不要慌,等候小妹穿衣裳。
上身穿上飘白褂,下身穿着地罗裙。地罗裙来地罗裙,左一层来又一层。
裙子随地拖着走,裙子里面藏亲人。小妹开口将言说:哥哥嫂嫂听分明,
小妹房里有坏人,愿做刀下该死人;小妹房中无坏人,用何交代出我门?
嫂嫂听了小妹说,打个团团出了门。开了大门送哥嫂,开开后门送情人……”
04
春歌,是安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歌,也叫门歌、锣鼓书、太保书,又有称送春、颂春,也有称为唱春或唱春歌的,是人们新春佳节时所唱的一种吉祥、祝愿歌,流行于安徽各地及苏南的高淳等地区,皖南地区主要以宣州、泾县及池州、南陵等地盛行,通常两人搭档,一鼓一锣,一唱一和,也有3—5人组队或单人演唱的。
春节期间,新衣新鞋,系红色腰带,一人手提小锣,用木剑击之,另一人肩挂小鼓,用彩鞭击之,走乡串户,临门演唱。在宣城北部圩区,不论老少几乎都会哼几句春歌,“出门山歌进门戏”,田头场地常有春歌飞扬,成为一种典型的自由学唱、自我娱乐的民间文娱活动,《宣城志》里就曾有宣州盛行春歌的文字记载。
“半月送春三月粮”,实际上春歌过去就是是穷人沿门乞讨时的歌唱,逢饥荒之年逃荒行乞,站在东家门前演唱,故有“门歌”的说法。在旧社会,由于乡间贫苦人多,于是趁春节农闲时期串村走巷,挨门及户送春歌讨得一些钱物奖赏,作为填补收入的方式,便成了劳苦人民最初送春的朴素愿望。后逐渐演绎成为一种固定的民歌形式广为传唱,甚至在有的地方还有很大的业余文艺队伍,送春人遍布城乡各地,你来他往,互相唱和,春锣春鼓声此起彼落,送春的意义逐渐改变。
鼓弹十三下,锣敲九声,送春人每到一户,以此开场,然后鼓手行腔起调,锣手接唱和应。送春人大多以唱“见之歌”为主,也就是“望风采柳”,即上门见啥便唱啥,看见老人唱“寿星灵婆”,见到小孩唱“神童遇贵人”,见到姑娘嫂子唱“仙女下凡”,见到青壮唱“出将入相”,信手拈来,多以奉承吉祥话讨得高兴和喜庆,要得打赏,但有时遇到抠门的主家,往往送春人也会心情不悦,所唱会有讥讽挖苦之词也常有之。
春歌唱词包罗万象,但选择内容大多妇孺皆知,多系吉祥祝福之类,亦有“见风挂牌”的即兴现编现唱,内容丰富生动,包罗万象,包含历史典故、人物春秋、乡风民俗、天文地理、虫鱼鸟兽、花草树木等等众多知识,可谓“三十六大行,七十二小行”样样涉猎,但歌词浅显通俗,且用方言行腔切韵,亲切悦耳。演唱时,必须做到“唱说因果”,即唱到什么,交待什么,根源带落必须交待干净。春歌大多由一人领唱,然后众声和唱,一曲四到五句,分歌头、歌身、歌尾,间伴锣鼓,曲调不变,可作任意反复。如:
“老板门前一棵柳,放下柳树打笆斗,打了笆斗量大麦,量了大麦酿烧酒,五湖四海结朋友。”
宣 城 市
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