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红 | 麾村元宵节(深度好文)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

吃鸡   牵妈妈的手,为爱前行

唱麒麟铜脚炉   烘火盆

腌大菜   萝卜饭   麾村春节

麾村元宵节

丁中老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

【写在前面】我的老家麾村,因抗金名将岳飞部下曾在此安营扎寨,故以“岳元帅麾下之村”而名之。老家虽为水乡小镇,却流传着许多神奇而美丽传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传承着多彩的民俗风情,镶嵌于四时八节、庙会结社、婚丧嫁娶之中,根植于百姓心灵,世代相传,源远流长。当然,有些民风民俗现已逐步被淡化,但也有一些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增添了新的元素。今闲暇之余,笔者试图对老家部分民俗风情、趣闻轶事作一些追忆和捕捉,以留住记忆。【参阅】麾村春节

春节刚过,人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因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之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人们纷纷以吃汤圆、赏花灯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民间有“正月十二搭灯棚”之说,也就是说从正月十二即拉开元宵节的帷幕,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了。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完灯”,十七日为“罢灯”;十八日为“落灯”。而在我们老家普通百姓的脑海中,尤其是老一辈人群中,“上灯”的概念远高于“元宵节”的概念,各种民俗民风和趣味活动也是从正月十三“上灯”开始。

家家户户吃汤圆。俗话说“上灯圆子落灯面”,意思是上灯的时候要吃汤圆,庆贺家人团团圆圆、幸福满满。汤圆由糯米粉(俗称粉面)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儿有青菜的、野菜的、豆沙的、芝麻糖的。寻常百姓人家多为吃菜圆子,青菜是自家长的,野菜是田埂路边挑(挖)的,洗净后开水锅一焯,砧板上一斩,加些生姜米儿,下锅一炒就行,经济实惠,清香可口;也有在菜馅儿里加些豆腐干丁儿、咸肉丁儿、蛋皮子,那味道和口感更是没话说的了。

至今让我难以忘却的,是小时候曾经吃过的一种“脂油白糖圆子”,其馅儿是将上好的新鲜猪板油切成芋头丁大小的脂油丁,再用绵白糖腌制而成。下出来的脂油白糖圆子,雪白圆润,香甜诱人,那可真叫“轻轻一咬开天窗,晶莹剔透油光光,入口感觉甜又烫,送进肚里润肝肠”。那时但凡吃到脂油白糖圆子,嘴烫得歪歪的,就是舍不得松口,妈妈总会不断提醒“慢点慢点,不要烫呃”。现在从健康饮食角度看,脂油白糖圆子可称得上是标准的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了。可是在那个物质生活条件相对匮乏的年代里,肚子里缺的就是油,整天潮心寡辣的,难得吃一次脂油白糖圆子,丝毫没有嫌油腻的感觉,反而觉得心里汪汪,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感。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三高”也多了,再好的脂油白糖圆子,恐怕也无人问津了。

除了包圆子,就是实心小汤圆了,或就水煮着吃,边吃边喝;或蘸糖吃,那是孩子们的最爱;或油炸煎炒,甜润香脆,爱不释“口”。还有一种搓成比黄豆大一点的细圆子,配以酒酿子下着吃,香甜酸滑,别有一番风味。

欢天喜地赏花灯。吃了汤圆后的重头戏就是赏灯、玩灯了。一到晚上,满眼都是各色各样的灯笼,有从室内门窗映出的,有挂在门前廊檐上的,有倒映在水面上的,门头有高有低,那灯笼错落有致;鱼灯,球灯,荷花灯,青蛙灯,花篮灯,真是琳琅满目。过去花灯制作虽不及现在的制作工艺和声光电效果,但民间草根艺人纯手工制作的花灯,选料精良,造型别致,惟妙惟肖,什么四角灯、六角灯、跑马灯、生肖灯以及大大小小的宫灯,花样百出,名目繁多。老家麾村过去有几家扎匠店和篾匠店,每年都会扎一些花灯出售。老街上有一刘姓扎匠店的老者扎灯的手艺绝对,尤其是扎的那个走马灯,蜡烛一点,灯里就会出现武士骑马打仗或飞禽走兽相互追逐的画面,活灵活现,引来了众多小朋友争相观看,但对其中的奥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原来灯内点上蜡烛,蜡烛产生的热力造成气流上升,从而推动轮轴转动。轮轴上有各种造型的剪纸,有美女武士,有飞禽走兽,烛光又将剪纸的影子投射在花灯的面屏上,形成了不断走动视觉效果。真让人不得不佩服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晚饭后,华灯照夜,万户生辉,人们便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少男少女、老头老太,踏月观灯,尽情玩乐;孩子们则带着各自心爱的花灯,或走家串户,或聚集于街头巷尾;或交流切磋、或相互攀比。孩子们玩的灯有推的,有拉的;有提的,有拎的;有骑的,有举的。有精美漂亮的,有普通一般的,也有家里大人自己动手七拼八凑扎起来的“土造子”,但不管是好是丑,小伙伴们都玩得特别开心。

那时孩子们玩得比较多的,是推着跑的球型灯和拉着走的兔子灯。前者是用一根竹竿推着装有两个轮子的球形灯(也有双球的)往前走,球灯会自动旋转;后者则是装有四个轮子小白兔,用一根粗线一拽,小兔就乖乖地跟着你屁股后面跑。但如果跑得太快或一不小心碰到砖头瓦块,就会瞬间侧翻,造成灯毁兔亡,心爱的小兔立马成了“烧烤兔肉”,心疼惋惜。小伙伴们立马围拢上来给予同情和安慰,有的赶紧跑去告诉大人,也有几个“小少豪”幸灾乐祸地大声吆呼着:“噢!落灯喽!落灯喽!”失去心爱小兔的小朋友,只好哭啼啦呜地拖着小兔残骸回家睡觉。

还有一种体型较大的骑马灯也备受小伙伴们的青睐,但真正能骑上它的并不多见。骑马灯有马头和马尾两部分,分别绑扎在人的腰部前后,看似人骑马走,实是人行马动。每当有手执马鞭者“骑马”而来,小伙伴们便蜂拥而至,尾随围观,指指点点、评头论足,甚是兴奋,玩灯现场热闹气氛更浓了。

红红火火扯桅灯。小孩们在玩灯,大人们也在玩灯。玩得最火、也是最为壮观和深受热捧的就是“扯桅灯”(老家方言土语叫“扠桅灯”)了。过去麾村老街北头石桥河北有一座面朝河边的土地庙,庙前有一空地,那就是老家一年一度扯桅灯的地方。十三下午就有人在这里忙活了。庙前竖一根十余丈高的桅杆,顶部装有滑轮。先将事先准备好的十来根长短不一的竹竿,按照由短到长的顺序,在其两端用小麻绳按一定的间距一层一层地连接起来,待晚上再将各家各户送来的椭圆形小红灯笼一排一排的挂好点亮,挂在最上端的被称之为“头灯”,越往下,挂的灯越多,最下一排有三四十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听组织者一声令下,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几个壮汉手拉绳索,像扯篷帆一样,通过滑轮将一排排红如彩球的灯笼扯向夜空,形似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蔚为壮观。顿时,土地庙前、石桥上、沿河两岸掌声雷动,一片欢腾。

除了这种“帆蓬式”的桅灯外,还有诸如“I字式”、“人字式”、“宝塔式”,等等。一根木杆,一个滑轮,用细绳串上十几二十几个小红灯笼,点亮后扯到木杆顶上去,悬挂的灯笼形似阿拉伯数字“1”,随风晃动,优哉游哉,是为“I字式”;桅杆两旁各扯着一根粗绳儿,两个小伙子将灯笼挂在两边的绳子上,再通过滑轮慢慢地将绳儿扯到杆顶,两旁的灯笼形似巨人,风吹“人”动,巍然气派,此为“人字式”;在高高的桅杆上穿上数十道竹篾圈,每道皆以麻绳相系,由上而下竹篾圈直径渐次增大,犹如龙骨,每圈挂灯笼若干,而后把一圈圈灯笼扯向夜空,形似火红明亮的灯塔,熠熠生辉,此乃“宝塔式”。

扯桅灯活动从正月十三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八。每天晚饭前,都会有四五个村民到土地庙前,放下桅灯,将已经熄灭的灯笼全部换上新的蜡烛并重新点燃,再把桅灯扯上去。每天扯桅灯前,都要燃放鞭炮,直到正月十九早晨把灯笼放下收回。

满怀期盼孩儿灯。送孩儿灯,也是老家元宵节的一大传统习俗,又称送灯、“送花灯。因为“灯”与 “丁”谐音,“丁”亦为“男丁”,旧时称成年男性,现在泛指男性。“送灯”即“送丁”、“送子”。正月十三上灯之前,娘家要送花灯给新出嫁女儿家,头年送大宫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贵子;如女儿怀孕了,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孩子生了,外公外婆则每年上灯都要给外孙(女)送灯,一直送到十岁。

若新媳妇婚后没能及时怀孕生育,在正月十三的晚上,娘家或是庄上的亲朋好友就会敲锣打鼓地将麒麟灯送到新媳妇家,取“麒麟送子”之意,给女儿女婿发发喜兆。见儿媳妇婚后久久未有动静,婆太太更是心急如焚,在上灯之前就四处张罗,约好一帮小男孩上灯时到她家“送灯”,并教他们如何如何说吉利话。孩子们一教就会,到了她家门口,小伙伴们便异口同声地高喊:“送灯、送灯,恭喜你家今年养个大胖墩!”婆太太笑盈盈地伸手接过灯笼,送到房间挂在媳妇床前,又是花生瓜子,又是糖果糕片,热情招呼“送子”的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灯笼稍点片刻,将灯笼换上新点燃的蜡烛,留下旧的蜡烛,寓意留下香火,讨个吉利。

扯桅灯的“头灯”也一度被冠以最佳“送子灯”而成为求子心切人家的抢手货。为争得这一难得的机会,多半会在年前即想方设法托人情、找关系,多方联系送“头灯”事宜,将添丁进口的急切期盼、血脉相传的殷殷期许浓缩进这小小的灯笼,寄托在“送子灯”上,以求得一儿半女。十三上灯后,扯桅灯的头儿会按照年前和主家的约定,摘下“头灯”,点上蜡烛,一行人由一儿孙满堂堪称有福之人的老者领头,提着灯笼,敲锣打鼓地把“头灯”送到主家。主家这时会早早在门口等候,把“送子灯”迎请进门,忙不迭地递烟、让座、封红包。提灯老者会非常虔诚地把送子灯敬奉在主家媳妇床头,待主家许下心愿后,再说上一番诸如心诚则灵、早生贵子之类的吉利喜话,送灯仪式即告结束。主家当年若是应验有喜了,来年正月十三就会依约送一朝灯(三十只)去扯桅灯的土地庙还愿。无论是娘家送灯、小孩送灯,还是送的“头灯”,凡因送灯而生子的,不管是真的灵验还是偶然巧合,小孩取名都得带个“灯”字,诸如“灯宝子”、“灯喜子”等等。

顺顺畅畅落灯面。从正月十三上灯开始,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了五、六天,到了正月十八就要落灯了。挂在外面的灯笼被一一地收回家了;土地庙前的桅杆也被放下了,一切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晚上,孩子们也不再拎着灯笼往外跑了,有的上好的、精致的灯笼被收起来下年再玩。按照“上灯圆子落灯面”的习俗,妈妈开始下面条了,开锅先装头两碗,各担一双筷子,置于堂屋老爷柜上,点香烛,放爆竹,谢灯神。

十八的落灯面根据各人的喜爱,有下扠面的,除了必要的调料外什么都不放,就像街上卖的阳春面;有下圆子面的,搓点小汤圆,先下圆子,待圆子浮起来再下面,就跟“共和春”饺面一个意思吧;也有下菜面的,撒上几根青菜叶子,有白有绿,青青白白。不管哪种面,全家人高高兴兴地以面条为序,拉开一年顺顺畅畅、久久长长的篇章……

更多作者作品请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

(0)

相关推荐

  • 元宵节赏花灯吃元宵的起源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在传统文化里,是个天上人间交会的美好日子."灯火楼台万斛莲",一说到元宵夜,谁能不想起赏花灯呢?"嘉夜煮浮圆& ...

  • 元夕(刘诗青)

    一轮皎洁的皓月挂在天边,依稀看见点点星光.天空很宁静,大地上却热闹非凡,繁灯似锦,与烟火交织成画.处处可见游人在观赏造型别致的花灯.不远处,有小贩卖糖人.棉花糖,还有热气腾腾.圆润可爱的"白 ...

  • 【翁昕鹏】有趣的元宵节

    有趣的元宵节 福清实验小学  三年一班  翁昕鹏 指导老师: 何娟玲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也叫"元夕节"."灯节"."灯夕 ...

  • 【余哲莘】快乐元宵节

    快乐元宵节 融西小学三年三班余哲莘 指导老师:王晓晴 元宵节到了,大家都从外地回来了,什么是元宵节呢.我们从古时候的元宵节说起吧. 相传古时候,人们误杀天上的神鸟,玉帝要放火烧死地上的人们,玉帝的女儿 ...

  • 元宵节:踏雪寻春 挑灯续昼

    和我们一起    看文明    知中国    走世界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 宵 节 如果说过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正月十五元宵节便是这部大戏的压轴节目.按我国民间的传统, ...

  •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五:庙会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五:庙会 丁中老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 迎神赛会,看到的是神驾出游,八面威风,折射的是中华民族的信仰和追求:集场盛会,呈现的是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

  •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六:青苗会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六:青苗会 丁中老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 青苗会,一个传承千年的农事习俗:香火戏,一种流传甚广的古老剧种: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麾村民俗风情系 ...

  •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四:庆生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四:庆生 丁中老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 从产儿报喜.三朝洗浴.弥月之喜到百露之礼.抓周拭儿,以及后来一年一度的大小生日等一系列的庆生礼仪,其核心都 ...

  •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七:上梁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七:上梁 丁中老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 上梁,系指安装建筑物屋顶最高一根正梁的仪式.正梁,屋正中的一根桁条,也称檩子.檩条,其代表整座宅第本身的安 ...

  •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二:除夕

    [往期回读]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儿时上书房   小东门干子   复学前后 难忘片儿汤   最乐是读书   我的师范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二:除夕 丁中老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 ...

  •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八:丧葬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八:丧葬 丁中老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麾村人,丁中1966届校友. 在我们老家麾村,过去以土葬为主,现在则均为火葬.无论是土葬还是火葬,这丧葬仪式可谓是千头万绪,名目繁多,且 ...

  •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一:年蒸

    [往期回读]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儿时上书房   小东门干子   复学前后 难忘片儿汤   最乐是读书   我的师范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送灶 丁中老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 ...

  •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送灶

    [往期回读]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儿时上书房   小东门干子   复学前后 难忘片儿汤   最乐是读书   我的师范 麾村民俗风情之十:送灶 丁中老校友  刘继红 作者刘继红先生 ...

  • 刘继红 | 麾村民俗风情之九:腊八节

    [往期回读] "丁中广祥"2020年度运营分析报告 带父母进城   我是老前辈   二八大杠 儿时上书房   小东门干子   复学前后 麾村民俗风情之九:腊八节 丁中老校友  刘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