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根 | 箍桶匠
【往期回读】
箍桶匠
卞阿根
55届校友。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有六百余篇(首)故事、童话、寓言、儿歌、散文、连环画脚本等发表在《小朋友》《少年报》《新民晚报》《看图说话》《中国儿童报》《中国儿童画报》等多家省级以上刊物,著有《一串红灯笼》等。
“箍桶儿哟,箍桶儿哟——”这样的吆喝声,在过去的农村村落和乡镇的大街小巷随时都能听到,这是箍桶匠在招揽生意呢。如今这样的吆喝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消失近40年了。
箍桶匠这个行业,只要有活干,一天也能挣上十块八块钱。随着塑料用品取代木制品进入千家万户,箍桶匠们没有了干活挣钱的市场,自然也就继业无人。在过去,箍桶匠是个流动性职业,被人们称之为“行脚生”。那时候,每天一早箍桶匠就挑着一副带有锯子、刨子、手摇钻、凿子等工具和铁丝或竹蔑的箍桶担子,沿村走户,入街串巷,嘴里不停吆喝着:“箍桶儿哟、箍桶儿哟……”一有活干,他们就地歇下肩上的担子忙碌起来。
箍桶匠主要是给乡里百姓修补和新箍一些木质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如水舀(扬州方言叫晚子)、马桶(扬州方言叫马子)、洗脚盘、洗澡盆、粪桶、粪勺(扬州方言叫粪撂)、吊桶、水桶(扬州方言叫亮子)等。平时他们的活计大部分都是以修旧为主,谁家的这些用品底或桶壁的板子、桶箍坏了,就请他们修一修。
其实修理这些用品,比新箍要麻烦得多。修理时一般都要将坏桶全部拆散,换下坏板,配上好板,再用毛竹或筷子削出细竹销,用手摇钻在每块板子的缝接面上钻上三四对对称的眼,然后用竹销将一块块板子连接起来,工序一道都不被新箍时少,而且也很费工,没有新箍时来得顺手爽快。桶修好后,还要用一些细木屑放在桶底内抹一抹,闭上细微的缝隙,然后放些水,看桶漏不漏水,如果不漏水,桶就算修好了。
谁家要是有姑娘出嫁,就要箍洗脚盆、洗澡盆、马桶等陪嫁。箍桶匠进了这样的人家干活,一干就是十天八日,也不要整天挑着个担子东跑西走,大一声小一声地吆喝,同时也避开了风吹日晒、雨淋霜寒的时光。到了中午,主人家还会招待一顿午饭。活计做完了,工钱就能拿到手。
更多作者作品,见菜单栏“精彩回顾”—“网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