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不一般,爹是皇帝,哥是皇帝,侄子是皇帝,连儿子也是皇帝

不久前“我太难了”成为最热门的流行语,把这句话放到晚清,晚清醇亲王真可谓是最“难”的男人了。

那么,奕譞有何难?

他爹是皇帝,他哥是皇帝,他的侄子是皇帝,连他的儿子都是皇帝。从与皇帝的亲缘关系上来看,他的地位堪称“宗室之内”第一人,但是,这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份苦楚。

在慈禧发动政变的紧要关头,奕譞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亲手逮捕肃顺,奠定了两宫的地位。靠着这份功劳,他顺理成章地成为慈禧最信任的宗亲,也让他有了成为亲王的最大资本。

同治是个短命皇帝,在他短暂的皇帝生涯结束后,皇室面临一个严峻的实际问题——同治后继无人。出于对这位妹夫的信赖,慈禧将皇储之位给了他的二儿子载湉(光绪帝)。

按理说,儿子当上了皇帝,奕譞应该欢天喜地庆祝一番才对,但他的表现却非常耐人寻味:“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成为皇帝的老子,无疑是无上的荣耀,可为何这个男人痛苦到这种程度呢?

从他的表现中,我们就能看出他对政治场的敏感和畏惧。

作为“辛酉政变”和垂帘听政的见证人,奕譞自然明白对于年幼的儿子来说,虚假的皇位意味着什么。此时的朝堂上,已无人能撼动老佛爷的地位,所以,光绪将面临着与同治如出一辙的命运,被牢牢地控制在老佛爷的手掌心里无法翻身。

更何况,此时的他已成为天子之父,慈禧难免会忌惮他“隐性太上皇”的身份,谁都不能保证慈禧会不会对奕譞进行政治迫害。慈禧的野心和手腕,奕譞心知肚明,他似乎已预示到结局。在此之后,奕譞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他主动舍弃了除醇亲王之外的一切职务,以架空自己的形式,消弭老佛爷的戒心。实际上,奕譞连“醇亲王”这个爵位都想放弃。

可是,按照清廷祖制,这一爵位是世袭的,所以他根本甩不掉。

光绪十二年,感觉自己已对朝政有心无力的慈禧,首次向文武百官提出要放权给光绪。

然而,这一想法刚刚提出,便遭到一众大臣的强烈反对。一时间,劝说老佛爷继续主政的折子就像是雪片一样飞入皇宫。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折子中,有一封竟是奕譞所写。

按理说,若是慈禧放权给光绪,奕譞将会是最大的受益人之一,他无需再看任何人脸色,甚至,可以以太上皇的身份自居。

然而,常年的保守让他选择继续谨慎。奏章中,奕譞表示,现在万岁还不到能主持朝政的年纪,起码要等到皇帝二十岁后才做考虑。况且,即便皇帝亲政,但他资历尚浅,所以,一切事务仍要以懿旨为主。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奕譞活得步履维艰,如履薄冰。

同年五月的一场巡游中,慈禧赐奕譞一顶黄色的轿子。然而,奕譞坚持拒绝了这一特权,还主动请求由李莲英随行,共同出巡。巡游期间,沿途官员一律由李莲英接见。

显然,奕譞在抹除一切嫌疑,明哲保身,为此甚至刻意断绝与地方官员的联络,不给慈禧任何处置自己的把柄和机会。在他的生活作风中,我们同样能看到这一点。奕譞比其他大臣更加节俭,且拒收一切贿赂。在李鸿章风头正劲时,满朝文武中唯有奕譞曾拒绝过李鸿章的礼物。

这个男人谨慎到什么程度呢?甚至连他的家训都是这样写的:“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些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然而,如此小心翼翼,却并不能让奕譞在风口浪尖里保全自己。据说,奕譞廉洁的作风间接得罪了李莲英,以至于,李莲英在慈禧身边吹了一阵“耳边风”,某次,慈禧患病时竟斥责奕譞:“尔太上皇矣,何顾我为?”此语一出,竟险些让奕譞吓破了胆,一连几天都没敢合眼。

《睇向斋秘录》里还记载了一则秘辛,称:奕譞重病时慈禧曾“日派御医轮流诊视,药亦由内廷颁出,阴以毒物少许杂其中”,以至于,“王病益危”。呜呼哀哉,倘若此言成真,奕譞的人生真可谓悲剧。纵然他小心地在冰面上行走了一辈子,可最后仍失足跌入了冰窟窿。

直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奕譞突发疾病,光绪帝亲自前往探视,不久便逝世了,享年五十一岁。 他的死,慈禧太后亲自前往祭奠,皇上也亲自前往。定称号为皇帝本生考,称本生考,遵从乾隆皇帝御批;仍原封,遵从醇亲王生前的的志愿。谥号为贤,配享太庙。

到光绪十八年,他被安葬于北京西山妙高峰。到宣统皇帝即位,又为其定称号曰皇帝本生祖考。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二百二十一·列传八》、《醇郡王——奕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