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下班主任那一点权威
班级管理不能只依靠班主任手中的那一点权威,利用突击检查,抓犯错学生一个现形。这样做只是末节,治标不治本。久而久之,班主任手中那点权威也会在与学生斗争中消磨殆尽。
那就谈谈班主任手中那一点权威吧!
首先,这点权威与班主任个体无关,与班主任群体有关。换一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是遗传得来的,是前辈几代班主任通过他们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奉献,在人们特别是学生家长的心目中已经树立了教师和班主任的高大的形象。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只不过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其次,这点权威与班主任手中小小权力有关,这个权力不大,充其量只是排排坐位。对迟到、说话等违纪的行为,有一个小小惩罚的权力。小小权力之下,学生也有一点小小的惧怕。
但仅仅只以上两点,那这种权威不会延续太久。若是没有班主任的个性行为或独特的精神在里面,就注定只是一个平庸的班主任。
现在,我们面临的是90后学生,他们有着开阔的视野,有着更多获取的信息和知识的渠道,有着自己的评判标准。很难被说服,很难接受某一个思想或是理论。对于以上两点原因所形成的小小权威只是会表面屈服一下而已,很难达到心服。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一旦接受,就会坚决拥护你,我们要利用好这样一点。
做班主任很难,面对几十个具有单独个性的学生,此所谓众口难调。还有一个公认的说法,当一个好的班主任,必须是一个演说家、表演家、心理学家、谈判专家等众家之长,还得是一个有仁心、爱心、信心、宽容心等众心之和。怎是“难”字了得。
“难”字中挣扎多年,理解了这个难的表皮。知道能化解这个“难”字,只能是一个神,并非人力所能为。而我们只一个平凡的人,只能做一些人所能为之的事。
还是回到开始的话题吧!能够很好地延续班主任那点小小的权威,不具备众家之长,又没有众心之和。那怎么去做呢?
第一个要做的是时间,两个相处久了,俗称:日久生情。
只要有机会、有时间,就呆在班里,不用说太的话语,只需要静静地呆着。
这样做有效果吗?我还是先说说难处吧!这样做说直接点,就是与学生耗时间,耗精力,耗耐力。确实很累,很烦,很无耐。而作为年轻班主任更是不易做到。但我觉得这是做班主任的基础。有时候没有办法可能就是最好的办法。
再说说好处吧!其一、修炼耐性,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一种成长。其二、不言,更能增加我们的观察和思考,长时间的相处,我们能发现更为细致的问题,更为深入的思考,对于我们而言,更为增强自己的思想性。其三,长期、细致、而又集中的观察和思考,会得出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教育学生的方法。其四,我们自己严格的时间观念,投入的工作时间和态度,也会得到学生相应的尊重和认同。这样的我们的权威性会得以延续,并得以加强。在此基础上进行处理学生,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思想性,教育影响得更为深远。
第二个要做的是情感培养。
亲情是首位的,若是一个人连亲情都不顾及,就算是没有救了。通过一组孝心漫画,来沟起同学们对自己父母的思考,而这一组漫画先后被多个班级转用。春节,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亲情交流沟通的重要机会。放假前,给学生们提出的要求,与家人坐在一起,让长辈们体会天伦之乐,也听听长辈们讲讲家族的故事,让人会有一种归属感和家族自豪感。
师生情感的培养。常和学生们提到:师生之情是除亲情之外,最为纯洁的情感之一。纯洁,指的是不掺杂利益关系。不能称之为大公无私,但也称得上不求学生有物质上回报。学生清醒状下,每天与班主任相处的时间,要比与自己父母相处时间更长。
同窗之谊,也是一种纯洁的情感。同为少年,没有大人般的心思顾虑,可以追风玩耍。
第三个要做的是文化引领。
班级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而不是一味的管卡压。高中三年的学习,若是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层次的印记,并且影响深远。
而文化又是什么?谁又能一句话说清楚呢?但是,说到中国,人们想起长城、故宫、天坛和大熊猫;说到法国,人们想起埃菲尔铁塔、凯旋门;说到英国,人们想起大笨钟、伦敦眼、伦敦塔桥;说到美国,人们想起自由女神和白宫。
三年高中学习生涯过后,回顾起当初,学生们又能想起什么?文化说起来大,但做起来要小,必须有一定的班级文化符号,提到这个班级时,人们不自觉地想这个符号来。这个符号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模糊的。
班徽、班旗、班规、班训、班歌、班级口号,从这一系列的班级具体文化符号着手,利用延伸其中的内涵,并让其升华为班风、班纪、班集体凝聚力、个体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上只是一位从事十载班主任工作的普通教师的个人之见,不妥之处,同行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