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日记(5.20)
天气:雨转晴 环境:略微有些沉闷
对网课进行查漏补缺,不得不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尤其在我的这个班里。
学习分层非常明显,这就导致不知道把课堂的时间如何进行分配。
我们社会最理想的结构是橄榄型结构,处在中间层级的占的比重最大。我以为,班级学习最理想的结构也是橄榄型结构,中间层级的孩子居多,然后前面优秀的同学不至于太被拉低学情,后面学习困难的同学也不会被太被拔高学情。偏偏,我的这个班是属于梨形结构。优秀的和中间部分的同学所占的比例都不算大,反而是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占的比重最大。
这样一来,我就必须得考虑占比重最大的这部分同学,这本来是很明晰的事情。实际执行起来比较难办的是什么呢?就拿练习册的讲评来说吧。字词需不需要细细讲?1、2、3个层级的需要程度是完全不同的,第一层级不需要讲,第二层级需要选择性地讲,第三层级需要细细讲。
为了拉升班级的整体成绩,我只有选择介于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之间的一个状态。可是,第一层级的孩子就会觉得没什么事做。我尝试着进行分层布置作业。也就是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第一层级的孩子可以选择不听课,自己完成阅读练习。试了几次后发现,第一层级的孩子完成的阅读练习有一部分是需要讲的,那么又选择在什么时间讲呢?
好,换一种方式,发挥第一层级孩子的作用,邀请他们担任小老师。把第三层级孩子的字词等基础任务,交给他们去辅导完成。然后,在字词讲解上时间减少一点。这听起来也还不错。在实际操作的时候,第三层级的孩子花在字词等基础上的时间真不是一般的多。本来基础就不好,网课学习完全敷衍,现在时间又比较赶,让我随时感叹分身乏术,从而怀念分成快慢班的模式。
我们一味追求从表面上看到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像这样的拉着扯着的教学本身有尊重孩子吗?跑得快的,拉住他;跑得慢的,扯着他,谁都没有在学习上产生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一个觉得枯燥乏味,一个觉得催得尿流。
但是,我明天还是得先细讲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