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早就该看的书

《于永正经典课例评析口语交际教学卷》是19年暑假为准备讲座买回来抱佛脚用的。再次翻开,时间已经进入了2020年2月份了。

当时买来就好像就只看了两个内容《于永正口语交际范式、特征与价值》《“转述通知,写留言条”课堂实录与评析》,因为只有这两个内容留着一些勾画的痕迹,后面都没被翻看过。这次翻看,我还是采用了看小说的方式阅读【我已颇为憎恨自己的这种方式。】。

这本书选录的课例就像是一个班主任工作的日常。

纠正写字姿势,描述人物外貌,转述通知,送、还东西,问路、指路,写推荐信,打长途电话,写说明书。看起来稀松平常的事情,只有低段语文老师才明白,要让班上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那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些课,于老师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完成的。那时,我刚刚上小学一年级。

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明确把口语交际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板块已经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完全彰显口语交际独立地位则是从统编语文教材使用开始。要不,怎么说于永正老师是大师呢?在那个时候,他就已经践行创设口语交际语境,现场实现口语交际。

为了让学生描述清楚人物外貌,他特意安排另外的老师参与到课堂中来;为了观察蔬菜水果,他特意提了篮蔬菜到教室;学了赞美,就真的现场马上练习,还不忘区别赞美和奉迎的区别。教学资源既有自己刻意安排,也有学校周边刚刚发生的鲜活事例;教学结束之后也是实实在在去完成了课堂上的任务。真正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完成教学任务。

于老师对学生倾听能力、说话能力的指导也是不着痕迹。在描述人物外貌的时候,他引导学生从整体、按顺序描述。在观察蔬菜、水果,招待客人时,他问:我买了些什么东西招待客人呢?请你们把每样东西的数量也说出来。下面,我要求大家不但说出各种数量,还要说出它们的特点,比如,什么颜色啦?什么气味啦?什么形状啦?像这样的引导不胜枚举。

我自己的课堂有时也有这样的引导,可是,我只是自己想到才做,而不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一步一步引着孩子往前走。

在我的口语交际课堂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学生参与度,学生参与说的度是不够的,在公开课的时候尤其如此。当然,这并不是指课堂上一定要请到每一个学生站起来表达。于老师的课例中,一定给每一个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比如:“同位的同学可以先说一说,说的人可以站起来,一边看一边说。两个人说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大。”“先各人自言自语练习一遍。”“不要忙着举手,每人先在心里说一遍。记不住的,可以问问同位。”“连起来说,有一定难度,先看着板书的词语练习一遍。”

这些课例还呈现出于老师对说写结合的重视。在每次的情境中,他总是不忘给写预留情境。在学生不觉得是写作文中,完成了从说到写的转换,口语思维和书面思维都得到训练。

基于情境、基于任务、基于思维能力提升,引导学生试说、理清思路,不疾不徐,围绕核心要点层层推进。这在今天的口语交际课堂依然是非常重要,而且我还很欠缺的。

看着这些课例,仿佛又看到了于老师,向大师致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