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最丑陋的孔雀
笔墨丹青新视角2017-04-04 09:18:08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孔雀图
《孔雀图》是被称为清初“四僧”之一的画家八大山人(朱耷 1626——1705)65岁时的作品。
这是一幅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对时事进行辛辣讽刺的典范。《孔雀图》中垂崖之下,牡丹一丛,竹叶数片,雌雄孔雀依危石而立,石头尖而不稳,孔雀奇丑无比,尾巴上只有三只雀翎。画面上题诗一首“孔雀名花雨竹屏,竹稍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
清代官员中,顶戴“三眼花翎”者是高级的官,“花翎毛”是皇帝赏赐的。孔雀尾巴上只有“三眼花翎”,是用来影射那奉承溜须的高官,说他们是奴才。这些对于当时的政权特征做了典型的描绘。“坐二更”,更是直截了当讽刺奴才的,原来,当时康熙下江南巡幸之时,这些奴才纷纷赶来接驾,本来皇上是五更天才到的,他们二更天便早早的侯在那里了,所以叫“坐二更”。奴才们阿谀奉承的嘴脸现于面前。而孔雀立危石之上乃喻清王朝的岌岌可危。此石尖而陡,且上大下小,重心明显不稳,上立两只孔雀是作者有意安排,可见画家讽刺之意立于作画之前的考虑。八大山人用这些寓意深刻的画和隐晦的诗,配合默契,极尽讽刺之能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