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十分详细与尚不明确
药品安全现如今已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人们普遍有这样的观点:“中药没有副作用,西药的副作用太大。”这样的说法,不能说完全是错的,不过确实以偏概全了。此后,又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片面的观点矫枉过正地成了另一端的偏激:“西药的副作用很明确,写得十分清楚,难道这反倒成不好的了吗?可不像中药,写个'尚不明确’,让人都不知道存在着什么安全隐患。”这种论调听似有理,实际上,这是药理学知识严重地匮乏!这是不懂医学的人所提出的反科学反真理的错误思想。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些概念。什么是不良反应?临床医学教材《药理学》(第八版,杨宝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中指出:“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能够避免的。”在不良反应之中,又分为: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等等。
通常人们所说的副作用,其定义为:“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其后进一步指出:“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也就是说,由于化学药物的成分太过于单一,如果对很多器官都有作用,那么,在治疗过程中就会发生副作用。还有就是毒性反应的概念:“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并且还指出:“企图通过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其有效性是有限度的,同时应考虑到过量用药的危险性。”
这本是不需要多言的事,是每一位学过药理学的人都知道的常识。可是有些毫无医学知识的人,姑息副作用而置之不理,甚至居然对于毒性反应进行包庇!在这些人的眼里看来,一些化学药物中所列出的各种不良反应,无论是什么,只要很详细,就理应博得人们的青睐;都如此详细地注明了,就说明研究得相当成熟,你们这帮人却不选择这个药物,可真是愚昧到家了!但问题是,不良反应十分明确的药物,就一定是值得信赖的好药吗?
对于海洛因、冰毒的各种危害我们也是十分了解,那么,毒性反应写的如此清楚,就可以以此作为吸毒的理由吗?没有这个道理吧!药物的不良反应就如同人的缺点一样,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是,如果人的缺点太多,盖过了优点,甚至是做了危害社会的事情,这时居然还要问别人:我把我自己的缺点都表达得如此详细,怎么反而成了不好的了呢?如果一个什么都不会的人去某公司面试,然后说:“我大学没毕业,电脑也不会用,我还比较难管理,上班可能会迟到,下班可能得早点走,有的时候可能还会不来……我把我毛病都很详细地列出来了,如此坦诚相待,怎么就成了不好的了呢?你们要是不录用我,就说明你们太愚蠢!”天下完全没有这个道理!毫无疑问的是,药物的不良反应越多,就表示这个药物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的时间来支配自己的生活,如果大部分时间都白白浪费掉了,试问还留有多少时间是用于做正事的呢?如果一个药片,有着很多不良反应,那么需要疑问的是,其中正向作用还能占到多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远远大于其本身的治疗作用,那么这就是失败的药物,就不应该以“详尽的不良反应”作为理由而宣传使用。在治疗相同疾病的过程中,如果两个药物治疗水平相当,一定是选择不良反应更少的那个;先看适应症,哪些药物能治这个病,再看禁忌症,这些药物里哪些药物不能使用,这样选择出最佳药物。其实这些都是每位临床医生都在遵守的极为基本的用药原则,根本就不需要解释,可是怎么就还有人无视医学基本常识偏偏要妖言惑众呢?
尽管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不能避免的,不过,无论是化学药物,还是天然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应该尽量地将副作用降到最低,更应避免毒性反应的出现。现代药理学的前沿研究则更加着重于药物的靶向性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疗效,减少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对于具有毒性的药物,在临床上应该避免使用,应寻找其他更优的药品进行替代使用。这才是药物研究与使用的前进趋势!而对于药物各种不良反应的姑息包庇,完全是在阻碍药理学的进步发展!例如:经研究发现,关木通具有肾毒性,尽管我们对于其不良反应研究得也还算透彻,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详细地列出了四五几点,就肆无忌惮地使用。例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具有耳毒性等不良反应,此时就应该严格控制其使用。
在药理研究与临床观察中发现,某药物产生了各种不良反应,并且进行统计,将其数字化处理。尽管通过计算,得到各个反应的发生频率,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研究对于何种人来说会发生哪几种不良反应。换句话说,未来的药物研究趋势,不仅仅是能够整体预知有哪些不良反应,更是能够精确预知,对于单一病人的个体而言,具体会发生哪些不良反应,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当我们知道了某个药物具有哪些不良反应的时候,不能仅是到“知道”的层面,更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为宗旨,如果还能再提高疗效就更好了。您都能预先知道它有哪些不良反应,就差继续往前走了,这个步子咋就是不往前迈呢?例如:大家都知道生半夏是有毒性的,而且对于所具有的不良反应非常清楚,但仅仅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继续研究如何对其处理加工。
目前,那些异样声调,可能在背后存在着商业目的,给人们错误的指引:西药具有的毒性完全都不是事,忽略它,中药才是具有严重危害的隐患,因为“尚不明确”呀!那么,问题就又来了,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药物,就一定是不能触碰的坏药吗?
对于大米、玉米来说,我们并没有发现什么不良反应,顶多是肚皮被撑破,那么,同样对于入口的食品,我们就要因尚不明确的不良反应而提心吊胆吗?没有这个道理吧!对于黄金大米、抗虫害玉米等转基因作物来说,如果加入的基因片段会产生新的表达,或者在传代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倒确实要因“尚不明确”而划上一个问号了。但对于中药方来说,“尚不明确”是真的不明确吗?事实上,这只是在当今现代药理学的水平下,在化学领域中,对复方的复杂成分尚且难以研究清楚。不过,我们看,从天然药物到化学分析、提纯、制造,对单一的化学制剂的研究能力逐渐地提高到现今较高的技术水平;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总有一天会将复方中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清楚。这样一来,对于药物之间的协同与拮抗等方面的了解会更进一步,从而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正向作用。该宝库的大门尝试打开,现代药理学正在努力通过化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探究,我们应该对该项科学研究具有信心,而不是产生负能量,一看到“尚不明确”四个字就像摇铃分泌唾液的小狗一样,条件反射似的就恨不能躲得远远的,这种锲而舍之的状态,实在是药理学发展的毒瘤!
中医的方剂,并非如同无知人所想象的那样:中医啥都不知道,等吃坏了才发现,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在历代方药书中,对于药物及方剂都具有大量的描述。例如:有些便秘的人会服用大黄,而大黄的使用禁忌已早有明训:脾胃虚寒者忌服,不可多服久服,胎前产后妇女慎用;脾胃虚寒的人误服之后会出现腹痛腹泻,久服伤津液败肠胃,胎前大量使用会因活血作用而致胎动流产,产后哺乳可能会进入奶中宜慎用。还有的人还会服用麻仁滋脾丸(麻子仁丸),用以滋润缓下,但是组成中亦有小承气汤的影子,对于血少津亏者、脾虚气弱者以及孕妇,均不宜使用。中医方剂并不是在一边配药方,待服用之后再在另一边观察不良反应进行统计,而是在配制的过程中,就明确了对这个组成来说,什么情况的人能吃、哪类人不能吃;不能吃的人如果误服了,会出现何种表现;出现了不良表现之后,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救治。
中医使用中药方,有着自己的标准,很难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所产生问题的关键之处其实在这里,是语言沟通的问题。究竟什么人是属于血少津亏、脾虚气弱的便秘者呢?这是中医的名词,就需要具有中医理论支持进行判定。例如:血少,有的人经过血常规的化验,还没有达到贫血的数值指标,但是在中医看来已经构成“血虚”了;经过一段时间再去化验,发现到了贫血的范畴。那么在这里就存在差异了,什么是血少的判定标准呢?是中医所说的血功能不足,还是生理学的理化指标降低?在中医的概念中,理论上血虚不能用大黄等攻下药;因为津血同源,在攻下的过程中,会损失身体里的津液,从而对血有不利的影响。如果误用的话,应采用滋阴养血的方法进行救治。例如:脾虚,中医认为脾是运化的脏腑,而西医目前认为脾脏并没有这样的功能。所以,这里就没法继续下去了。这样一来,中成药在写说明书的时候,就犯难了。
本来普通人对自己属于什么情况就是茫然无知,完全就按说明书中描述的症状进行选药。用于风热感冒的双黄连口服液,主治:发热,咽痛声哑。很少有人能够辨别出风热感冒,但是人们都可以根据症状进行对号入座。连治疗的辨别都不会,更何况要把“不良反应”描述为:“风寒感冒患者服用后,恶寒会更加严重;脾胃虚寒患者服用后,会出现腹痛腹泻。”所以,索性就在制药过程中制作得相对平和,作为非处方药物,说白了,就是服用剂量低于正常的治疗剂量。最多就是服用之后转好得慢一点,但至少不会太坏呀!这种小剂量服用,一般很快就被身体代谢掉了,也就不太会有非常明显的不良反应了。在不良反应中所写的内容,必须要有临床观察作为依据,是不允许乱写、漏写的。在不良反应中,如果要是写“无”,就太过于武断了;可是确实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尚不明确”则更加彰显科学严谨的态度。
不仅仅是中药如此,其实化学药也是如此。普通人没有相关的医学知识,对于医学专业词汇的描述不了解,因此对于处方药,必须要严格遵医嘱服用。而有一些非处方药,其剂量确实不是很大,服用之后,往往并不会产生很明显的不良反应;尽管说明书写了不少的不良反应,但一部分人其中的一个也没发生,或者表现得很轻浅。这本应是好事呀,怎么还就成了邪恶的表现呢?考试分数比较低,就应该努力学习,想办法去补救,非要把这个看成固定的死数字,说还有谁谁谁不及格的呢,这种堕落就无法进步了。大家全都在积极地往上看,咋还非要往下走呢?
现代医学的理论中,对于一些疾病的发生机理“尚不明确”,例如高血压、糖尿病,但是并不代表在现阶段对这些情况没有相应的处理办法,目前可以通过对症处理以希望能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同时这也并不妨碍我们继续探索其机理以继续研发更优质的药物。总归不能一看到“尚不明确”就要把现阶段的处理办法全盘否定吧?一看到“尚不明确”就心生疑虑的人,最好去看看心理医生。
不能想当然地只看说明书,就唯心地以为这个说清楚了、那个没说清楚。无知的人当然是都看不清楚了,而真正的医生才能够清楚地指导用药。毫无疑问,判定优质药物方法只有唯一的一个:具有的正向作用越强越好,不良反应越少越好;同时,可以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增强疗效、降低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