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为什么无效?
在现代,不乏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一大批人,十分青睐中医药,会选择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疾病。当这些人生病的时候,就会购买一些中成药服用,可是令人疑惑的是,明明是按照说明书所描述的症状选择的药物,也是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服用的,为什么病就是好不了呢?还有些人会根据自身情况,搜索药方,然后自行服用草药,可是往往难以见效。
有的人认为:“中医就是慢郎中,中药得吃上个三年五载的才行。”这种人还是比较有耐心的。有的人认为:“中医就是巫术,草药不过就是安慰剂,而且还有剧烈的毒性,最好还是不要吃的好。”这种人还是比较偏激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药无效的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件事:什么是“中药”。中药就是中国本土产的药吗?必然不是,诸如羌活、番泻叶、高丽参、西洋参,这些从名称上就冠有外来含义的标签,中药不可能随着历代政治管辖版图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中药就是天然的药材吗?大部分确实如此,不过,古时在炼丹过程中也提炼合成了一些较高纯度的化学制剂,例如轻粉为氯化亚汞,再如升丹即为水银、火硝、白矾各等分混合升华而成,这些药品作为外用药确有神奇的疗效。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中药呢?所谓中药,一定是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之下使用的药物,才能叫中药。
现举一则医案:
赵某,男,46岁。工人。1978年12月初诊。自诉于三月前患风湿性关节炎,活动不便,于某医院检查化验,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即与抗风湿药、阿斯匹林、水杨酸钠、保太松等,初服效果显著,继则递减,停药后痛如故。复至某中医院诊治,用大量祛风湿药,服数剂后旧疾虽减,但觉易汗,动则尤甚,常欲厚衣。近又腹痛腹泄,有增无已,遂来求治。刻诊面色淡白,精神疲倦,肢体乏力,怯手卷足,肌肤溱溱有润,皮温较低,腹胀且痛,痛势绵绵,喜温喜按,口中和,纳谷不馨,大便日三、四行,便色清稀,尿少色淡,脉来沉涩,舌苔白润。观其所服之方,非麻桂,即羌防,更有用附子者。揆诸脉证,熟思之,乃恣用辛热升散之品,使卫阳不固,中阳受损之咎。《内经》所谓“服热而反寒”其斯之谓欤。为今之治,当以温中固表为急务。拟以理中汤与芪附汤合而裁之。药用:党参20克,白术15克,干姜7.5克,黄芪30克,附子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三日后复诊:汗敛,表虚已固,卫阳得护;中寒犹未全温,于原方去黄芪,加重干姜,用量为10克,另增山药10克,苏芡实15克,连服六剂而愈。(王警吾.服热反寒案.《辽宁中医杂志》.2:38,1981)
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各种西药均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是却没能够治本;我们暂不论西药的疗效高低,且只论中药的使用。患者看看中医药有何更好更有效的办法,转去中医院诊治,医院用祛风湿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谓是专药专治,关节问题确实得到解决,但是却添了新的问题,导致了虚寒的表现。那么,针对易汗、畏寒等虚寒证的表现来说,使用辛温燥烈的麻黄、桂枝、羌活、防风、附子等,也应该是对症下药的,但是并没有效果,或者说是更加严重了,反增加了腹痛腹泻的症状表现。经王医生诊治,明显地不能按照症状表现进行处理,而是要根据证型病机来治疗。于是,仅用几味药而收效,共服用九剂。
令细心的外行人疑惑的是,明明前面还在批判“更有用附子者”,结果他的方子中却赫然出现了10克的附子!是不是自相矛盾了?我们看这个方子,王医生说是理中汤与芪附汤合方,其实也就是附子理中汤加黄芪。附子这味药是辛热之品,直入少阴经,比如与人参配伍则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比如金匮肾气丸中的作用是补肾阳;而如果与理中汤配伍在一起,则留于中焦,专温中焦。药物经过配伍之后,会改变原有的作用方向。这要熟知中医药的理论指导,才能灵活运用。目前,西药也发现了拮抗与协同等相互作用。
类似于上述这种医案不计其数。既然同样都是开方治病,为什么还会出现误治呢?我周围的朋友们,其中亦不乏学医者,有时会和我说:“这个病,西医看过了,中医也看过了,就是治不好。”可当我看到服用的这些中药方,真的是无语,甚至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但是也不能说同行的不好呀,只能说:“您要是愿意的话,我给您开个方吧!”当然,也不是说我就必定能够治好,只不过,治病怎么也得按套路来。
如果不经辨证论治,仅仅是根据一些表现将药物堆砌在一起,难能见效也不足为奇,因为那只不过是把一些植物、动物、矿物都写在了同一张纸上、放在了同一口锅里而已。就好像烹饪一样,尽管原料都一样,为什么各个厨师炒出来的味道不同呢?原料的配比、切法、入锅的先后顺序、出锅的火候等等因素,这些都要配合得当,按照一定的章法与经验烹饪出来的才是美味佳肴。而不能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全都放在锅里,谈何厨艺?还能叫美食吗?
中药能够见效的前提是,一定要先确定,您吃的是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