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三星堆青铜器的鉴定方法
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冶铸技术是在中原地区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的影响下而发生,并自始自终得到了中原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所以三星堆器物坑青铜器表现的合金成分、铸造方法、工艺原则、铸造工艺和装饰工艺,才体现了与中原地区商文化青铜器基本一致的总体趋势区别。
三星堆青铜器出土后立刻便惊动了全世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它的画风与众不同。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独 一 无 二、绝 无 仅 有的一类青铜器造型。
三星堆文化遗址向我们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于中华文明的母体。三星堆近日发掘出的文物再度向世人说明,它蕴含的能量是无限的。
新近考古发掘和分析却表明,古蜀时期,成都平原森林茂密,同时也是动物聚居、鱼类繁衍的美好家园。金沙发现的象牙也好,鹿角、鹿骨也好,其实都是古蜀人长期捕猎的结果。同理,有研究者对云南东川铜矿矿石进行了化学分析,成分与三星堆青铜器相似,但还没人对彭州龙门山大宝铜矿矿石进行同样分析,那这里为什么就不可能是3000多年前三星堆铜器真正的采集地呢?身处龙门山脉旁的什邡,文史专家郭辉图认为,三星堆大量青铜器和玉器背后应有一个丰富的铜、铁、金产区,以及一个可能的交通运输线路,龙门山脉是距三星堆最近的符合这一要求的地区,是三星堆文物的原料场。
三星堆文明是20世纪以来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是一个距今有三千年至五千年左右的历史文化遗址,该遗址面积达12平方公 里,在四川省新津县城西北5000米处,被考古学家发掘。在三星堆里考古学家发现上千件稀 世 珍 宝,关于三星堆文明之谜,有待科学家继续发掘。
我国科学家们曾经研究过三星堆青铜器的成分,研究发现这些青铜器并不是只有铜,还有磷,这并不是最令人惊奇的,令人惊奇的是古蜀人在制作青铜器时会精准地计算铜与磷的比例,其中磷的成分占比为8%-10%左右,其中磷元素太低会导致古蜀人难以浇筑青铜器。这是因为铜的熔点较高,达到了1083℃,而磷的熔点较低,只有590℃。将磷掺杂在铜之中,会降低金属的熔点,降低了燃烧难度。要知道的是,古蜀人使用的燃烧材料是木柴,木柴的燃烧温度只有700-900℃。
三星堆文化二期开始出现尖底盏、尖底罐等尖底陶器,很可能就是受到同期在汉水上游地区文化影响下出现的。同时,这时期三星堆出现的青铜尊、盘等少数器物从形制到花纹都有相似的商文化器物,玉石器中的戈、璋、斧等也是商文化中常见的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