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学 II 名家:李云诗(10首)与评 【231期】

名家

李云

作者简介

李云,1964年10月出生。安徽省作家协会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中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33届学员。曾有小说、诗歌、散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小说月报原创版》《诗选刊》《星星》《江南》《绿风》《中国作家》《草堂》《北京文学》《雨花》《小说林》《中国诗歌》《绿洲》《长江文艺·好小说》《大家》《诗林》《诗潮》等刊物刊发,有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征文获奖并入选多种年鉴和选本,被评为2019年度封面新闻“名人堂”全国十大诗人,中篇小说《大鱼在淮》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出版诗集《水路》,发表电影剧本《山鹰高飞》等,出版长篇小说《大通风云》、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与他人合作)。

朗诵者简介

李玉君,女,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营口诗词学会秘书长,营口作家协会副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随笔、小说、诗歌等作品散见于《海燕》《阳光》《辽河》《营口日报》等报刊杂志。本人酷爱朗诵,愿用声音为好诗歌再添上一双翱翔的翅膀。

李云诗歌10首

1 蜜汁

花蕊的心思只有一根针才能

戳破  惊天秘密在黏稠的河床流动

琥珀生成的模样

千万只花魂飞舞的心跳

最后沉淀为童年眸子里天真无邪之色

多少次金翅振响催萌了季节的艳梦

金子打造的殿堂和金丝纺就的光线

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谁驭动一座金山在飞

花季里的花事过敏了多少人的目光

养蜂人是被花下了蛊的人

我只守着一勺黄金

不语  听窗玻璃被嗡嗡嗡地撞响

一次二次三次……

2 苏醒

相信我的呼喊是真心的

它从我最软柔的那里

喷薄而出

你该启开你的睫毛 抖落

泪珠和泪珠里沉重的噩耗

我一定要让丧钟停下迫近的脚步

谁都不愿看到死神的狰狞面孔

相信我的一握是真实的

它从我脉搏里传导与你是生命律动

你该把你的恶梦  留给

黑夜和黑夜里出没的黑白无常

我一定要把篝火燃起照亮花香铺就的来路

醒来呀,我们的大地、阳光、蓝天和海

如此  仅拥有这一切  我说

这还不够

我请你和你们一定要站立起尊贵的身体

走来,像我认识这个世界初始

像你和你们第一次看见我

那样

我是你和你们曾经叫醒的人

对着你们的微笑我是哭着来的

所以,我希望你们回归面庞挂满微笑的甘甜

我要叫醒你和你们

以及这个弥留欲睡的世界

3一切

一切都是循环抑或因果

隆起的山峦和雪峰  都

拥有大地的乳腺  出发

从树根和草茎的脚下

小溪变成河流、湖泊、大江

缫丝者、挤奶工、捣浆人、接生员…

只能是千手观音般大海的职业

收留所有逃亡到此的灵魂

还有草籽和朽木、沙砾和蛙鸣

然后沉淀一切并上扬切

上升的白裙留下盐和鲸暸亮的抒怀

留下蔚蓝的旌旗在雀跃地飘扬

白云出征遇到轻音乐就风暖日丽

邂逅重金属摇滚  天地之间

就会电闪雷鸣大雨磅傅

最后再归于树根和草茎脚下

一切都是循环抑或因果

和人类诞生、成长、别世一样

宿命同在,不过是

骨变成灰,血流成水

蚪蚪在水里逆流而上

4 铃锤

就算是这样吧

隐者在青铜的瓮里坐禅

被囚禁的倒立者

一只坚硬的悬胆

就算是这样

风是击鼓鸣冤者

来了又走  走了又来

风铃一只被摇动的摇篮或小船

颠簸在月色的波光里惊悚不安

就算是这样

铃锤用自己的头和骨头

敲打周围深井般的井壁

仿佛要凿出个洞偷点光进来

倏然,塔檐跳过一只拥有九条命的猫

塔惊诧一抖嗦

铃声大作,塔矮去一寸

就算是这样吧

5 忘记

我的目光抚模绿色和冲破绿色的锈

沉沉窗子拉不上去,仿佛门里盛满水

硬座的高背是绿色,那些穿绿色服装的人不在

小方桌上的盹和盹里的斯香还在弥散

弃波的汗滴在头顶上的行礼架上

以汽笛的方式气雾悄然散尽

我忘记从乌鲁木齐至西安的列车

三天三夜雪跋涉的寒今和燥热

我的左边靠着的是谁,我的对面坐的是谁

我的头顶架子上睡着的是谁,脚下躺着的

又是谁

我浑然忘记  那是三十年前的旧事

其实  被我遗忘的还有许多包括刚刚说的什么

还能记起的只有

雪把绿色的蛇激活让它向前狼奔

现在  我渴望有新的消息刺激我

6 蜀山行

我只知道

这小的心苞里藏着大大的雄心

谁能告诉淮水和江河

倒扣的青印图章里镌刻的是怎样的铭文

法螺的梵音却以电波从高塔上传播最新的目语

很小的棋子散落在中原大地棋盘上

古往今来总发挥卒土的作用

淮家子弟的背脊

这只绿色之耳朵聆听小城蝶变的喧哗

拾级而上的古径散漶着久远记忆

此时,柏油铺就的盘山道是被削的长长果皮

永远不会变红的草莓上是籽状的上山下山健身的人群

我只知道,这只球或幼狮

是诸神和众人最离不开的宠爱

7 下潜

选择下潜是放弃上升

在众生拥挤腾空而起的蛇翼里

我注定要做蜘蛛或秋虫下坠

望尽繁花绽放与衰落   拍打栏杆的目光

太湖石的皱纹和分脑木的蝉衣

失重首先来自心跳的天平不安分的眩晕

吊罐,电梯,蹦极之绳,网上的铅坠

一切外在辅助工具都是同谋和教唆犯

倒置,一种生存的穿墙术或瑜咖

回到一个细胞里或融入岩石秘室

该归还的都得还是肉身和经历

下一站没有转站台和换票处

追问生命意义的诉讼词被煤和石油

收藏和存放,天然气和可燃冰

一切暗物质和黑洞的吸引力

我们的租期已到 灵魂

一定要交给天使

别又被魔鬼抢去

那将是尘世里复蹈前世的最大悲哀

和悲剧

放弃上升是为了下潜

8短歌

若干年后

只有一杆秤还守着记忆

那些幸存的星星咬紧牙关驻守在生命隘口

天宇低垂在碑的脚底

巨灵朝天的吼声却拽不住一朵云的远去

9若干年后

焚尸炉的窑壁渐渐冷却

那些烟火和尘屑会从砖缝中返回

只是不能带回你们真实的面孔

泪干涸在大海里最深的海沟

易碎是己亥的风

庚子的秤称不了风的重

若干年后

我只会在那里守着破碎的心

和不碎的秤砣

按响一个个无人认领的手机

寻找失踪的你们

10逃亡

壳碎的蜗牛

鸟巢倾倒

墙在拐角处坍塌

无望的灰尘嚣起

那只船四处寻找停泊的岸

监狱里的人也都患了病

我们找不到能走进的一扇门和出去的一扇门

深井里的水漂来走失的漂流瓶

地震鱼死在珠穆朗玛峰巅

那艘失联的客机在鲲鹏的眸子永恒地飞

蝗虫们正在铺天盖地赶路

食腐动物的喘息和蹄声在大地上敲着

急促的声音  冰雹一样

我们还能去向哪里

你不要问

所有人都不知道

      中国新媒体文学      

诗歌评鉴

翩跹在爱情现场的独舞和咏叹

——小曼爱情诗集《只有云知道》序

李云

中国的爱情诗发轫是涂山氏等待大禹时一句“候人兮猗”的泣血呼唤。爱情诗是诗歌诞生除劳动号子之外的又一条河流。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过爱情诗,还有多少诗继续写下去,我想,只要人类尚存,爱情诗就一定会赓续延绵。

当社会发展进入后工业和量子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奢谈爱情是不争的事实,我们还拥有真正的爱情吗?这是当下应有的追问,其实爱情诗如何走出传统爱情观所产生的诗文本的窠臼,写出当下快速转型期中人们新的爱情状态,新的爱情内在肌理和纹路,新的爱情脉搏和心跳,是社会精神层面的新的需求,也是对优秀诗人的考验。其实,众多诗人是在回避对爱情诗的主题写作的,选择的多为逃避。有的诗人直接坦言“不会写爱情诗”。里尔克在《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曾告诫青年朋友说,不要写爱情诗。我认为,里尔克的意思是:爱情诗写作是有难度的。爱情诗写作难度就在于,它和生命、死亡一样,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有诸多经典的作品之碑立在那里,你无法逾越它已有的高度,更难的是当下人们的爱情现场究竟在发生和上演是千奇百态的悲剧、喜剧,还是正剧、闹剧,你用诗这个形式能表现清楚吗?至此,众多“精明诗人”是不敢涉足这个领域的写作的,至此,好的爱情诗是当前文学里稀缺的“贵金属”。

作家陈小曼这时却向世人推出自己的《只有云知道》这本爱情诗诗集,刚接电子稿时,我只知道陈小曼是个南方写诗又写小说的作家,我并没有看好她的99首爱情诗,当我用半天时间读完她的作品后,就觉得自己眼睛里阴霾在散去,一束亮光照在一个为爱情独自起舞和吟唱者的身上,并产生眩目的光泽,我清楚的知道好的,上乘的,唯美的,有特质的爱情诗出现了。为此,我想从四个维度来推介下这本诗集的特色和它的成功之处。

  一、现场:爱情观和人生观独特的自塑

所有的文学表达都是要作品内核去抵达现场的,这样的诗文本才会完成真实度和饱和度,才会达到顾随《驼庵诗话》里对诗提到的“坚实”的要求。小曼的99首爱情诗是她自我爱情经历的记录和他人爱情现实存在的诗化再呈现,在她的诗中,也写“离别”、“失意”、“相思”、“重逢”等这些爱情现场在两性之间发生着千古不变的情感际遇,但她更多的是从现代女性对现代爱情的审视和反思的角度来向内做自剖式的书写。她写到,“不要把整个春天都送给我/我的怀抱装不下如此富饶”,她渴望“此生,最浪漫的旅程/是从你的左眼/游到右眼”,她质疑“有人是我的狂风暴雨/有人是我的油盐柴米/你呢,你是/我的谜”,她决绝地,“再无匠人/打开女人的心锁”,她拥有“在山里,生活与爱情却是慢活儿”,她看到“竹子是留守山村的年轻媳妇/风是她的远在城里的丈夫/竹子,不知道风的来处/媳妇,不知道丈夫的去处”,她惋惜“她活在尘世的某个角落/安静地生锈 ”......小曼的爱情诗是个万花筒,斑斓的内部是斑斓的当下人们的情感写照,只是她更多是以个体为切口切入的,可以说每首诗都是她写的自我情感经历,也是她写的众多“她人”情感经历。这样,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当下爱情现场正在发生的一切悲喜交集的日常和爱情被淬火后的真实——即诗歌的真实。同时,她的诗由于写出了日常世态的情感真实,也就完成了她的诗人爱情观和人生观的两个雕像的自我塑造,让我们感受到现代人的独特爱情观,即敢爱敢恨,不为附加,不为给予,放下舍得,果敢决绝,自主自强。她对爱情认为“他笑,石头都笑了/他暖,人间被烤暖了”,她表达“我像风一样爱过你/轻,利索/从不拖泥带水”,她痴迷“我一个人流着,两个人的泪”。但更多的是她警示的箴言:“女人若不能自我救赎/整个地球都是牢笼”。她对人间的爱上升到“无一人值得去恨/无一事值得去痛/这场遇见/让天地都宽了”的心境。以爱情贸然进入城中,又艰难地突围其城,并兼爱与天下。这种情怀的产生,是小曼人生大情怀、大格局的人生观形成后而对爱情观有所滋养而成的,这样的立意自然、通透。故此,她的爱情诗写的就更加脱俗,更加拔萃,就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诗之思境界了。

二、语词:踮起脚尖舞蹈的汉字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有诗人说:爱是针尖上的蜂蜜,那么,套用这句话,我说语言是诗歌针尖上的蜂蜜,这蜂蜜应该是语言的纯粹性、精准性、多质性的共同作用而成的。

小曼的诗歌语词生动,且有张力,粗略梳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语词的纯粹性。她的诗歌里不少诗句来自对传统文学的汲取,也有些对词语新的再改造。她写“白天,我是落单的天鹅/长夜,我是缺水的骆驼”这是来自民歌,“从你皑皑的白头/一直下到我茫茫的心头”这来自戏剧唱白,“我们的距离/是诗歌的/上一行与下一行的距离,我们的相爱/是一个字与另一个字的相爱”又来自台湾诗人洛夫的影响等等。

2、语言的多质性。小曼的语言多出现一些相悖的矛盾词语,造成的语言多质性,多异性,诸如她诗中常出现这样的句子:“沿着铁轨去/交换被寒冷已裹的暖”,“黑暗中,凸显光明的事物”,“正如在沉默中,诉说了千言万语”,等,这里的“寒冷包裹的暖”,“黑暗中,凸现光明的事物”,“沉默中,诉说千言万语”从表面看却是矛盾的,是在冲突的,恰恰就是种匠心所设,造成了对立后的冲撞效果,产生了异质之美。

3、语词的张力处理。诗歌中语词是要有张力的,有张力的语词是有生命的语词,小曼的诗行中有这样的诗句,让人拍案叫绝。“聆听波涛深处生锈的祈祷”,“忍得住眼泪的女人,就吞下火焰”,“我拎着三天空的光阴”,“我闭上兴奋了三天的眼睛”,等,尤其是最后一句“我拎着三天空的光阴”,竟然有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冰雪闪耀,负担减轻——一公斤只有七两”诗句意味。这样的语词和句子在她的诗行是随手可拾,这是她炼词炼句的结果,也是她的聪慧所在。

4、语词的机智性呈现。机智写作亦是智性写作,一个诗人的灵气和才情表现要通过文字的机智呈现来完成。《只有云知道》里小曼有先锋的语词表现,如“独自在旷野,梳理满腹心事/我总是找不到生活的同谋”,“我抛下一具爱情的尸体/在你城墙外,犒赏/岁月的秃鹫”,更有智趣式语词表达,如“我们不吃酒肉/只吃爱情”,“你偷我的东西/不肯承认,也不曾归还”,“你加我,大于一百岁岁月/你和我,等于一百份幸福,我们配得上人间的春花秋月”等等。

美国诗人罗勃特·布莱说:诗是一种舞蹈,一种从悲痛中造出来的舞蹈。小曼的诗句,我认为是踮起脚尖舞着芭蕾的汉字,有灵气,并且飘逸。

三、设置:角色多重性的戏剧化构建

我们知道,诗歌有戏剧化技法,也有诗人主体的角色设置和构建技法,是第一人称的视角,是第三人称的视角,还是无性化视角;是诗人女性原视角,是全能全知视角,还是无视角等,这既是小说写作要把握的,也是关系诗歌创作的。好的诗人是要不断根据诗文本内在诉求的不同,不断改变自我视角写作的。小曼在她的诗中是不断变化叙述的视角的。有时是“我”,有时是失恋者,有时是决绝的决裂者,有时是城市女性,有时又是村里留守女性,还有是爱的偷窃者。众多的角色意识的进入,形成了她每首诗的叙述角角的千变万化,形成了差异性,她写到“我接受所爱的人/变成小偷,把爱情挪进暗处”,她说自己是“张望的人”,99首诗歌个个成立为各自的单元, 没有千人一面的感觉。其二,是她的叙述现场或事件叙述的精心设置,她不断把诗歌的叙述现场设立在不同事件过程中。这些爱情事件现场,有的是分手的现场,相爱的现场,决裂的现场,相思的现场,都市咖啡屋的现场,农村村庄的现场,生活的现实现场和精神层面的虚无现场等。不同的现场,她又赋予现场不同的故事,细节和感悟,并且,让每个现场通过诗性的表达,产生其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境界。三是,设置爱情的故事和戏剧化效果。小曼是写小说的,她很聪明地把小说中的故事设置和戏剧化的技法用到她的诗中,造成了诸如男主人公“他”的突然“不辞而别”,“失踪三千多日”等等。这些小说故事化,对诗歌的内核进行多方位支撑和丰富,让诗歌的内容丰满饱实。

四、气息:倾述或者独白 

清阮元《与友人论古文书》云:“是故两汉文章,著于班范,体制和正,气息渊雅,不为激音,不为客气”,气息感对诗歌很重要。

小曼的诗歌有狄金森和阿赫玛托娃的气息感,但她正在形成自己的渊雅和高雅的诗歌气息感。

她的气息感一是淡雅。她的诗歌在形式感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装饰,给人是一种很清新的雅正和素淡,有“清水出芙蓉”之感,不雕不琢,大音希声,大简至道。二是倾述之态,是悄声独白。其诗需轻声慢读,忌大声朗读。适合晓月下,雪霁后,山泉边,茶舍内,咖啡正浓时,古筝悠然中,去咏吟。高声朗读就坏败了其诗情致,没有了韵味,就伤了诗的全部。三是在于诗里流动的情绪和哲思。她的每首诗里都潜浸着其用儒释道对有关人生的思考,也有对爱情前世今生的诸多理解和独特感悟,有思想的诗是上乘之诗。四是坚韧者的心声回响。诗人诸多角色的综合演绎形成和矗立出一个坚韧的新女性形象,她的心声表达是山谷回响,我们听的只是她本人向山谷说出的真实的话语回响,在这个回响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屈不惧,敢爱敢恨,决绝且柔情的新女性在我们心幕上熠熠生辉。

瑞士作家德尼.德. 鲁热蒙在《爱情与西方世界》中写到“我们能从激情中看到一种更加朝气蓬勃的生活,一种改变的力量,一种超越幸福与苦难的事物,一个炽热耀眼的极乐世界”,我想说,从陈小曼的《只有云知道》里我们业已看到这一切。

是为序。

世界何时露出婴儿般的脸

——赏析诗人李云的诗《苏醒》

孔坤明

我读过诗人李云很多的佳作。也基本了解他的写作风格。我觉得《苏醒》这一首,是拷问人类及世界最深刻作品之一。中国文人,特别是鲁讯先生,一直在呐喊,一直在唤醒民众。诗人李云这首《苏醒》,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以赤子之情,喊回远去的人性

机器人时代,人性渐行渐远。人与人之间,冷漠,猜疑,甚至无缘无故的伤害,随处都能感受。李云诗中写的“噩耗”、“恶梦”,不一定是现实中某一具体事件的坏消息。而是指人类普遍失去的善意,或者说道德风尚江河日下。

李云写道,“相信我的呼喊是真心的”,“相信我的一握是真实的”。这些发自内心的呐喊,像来自地心的岩浆,自带高温,惊醒世人。这也体现了一位真正有责任心的诗人,解剖自己,让世人触摸这滚烫。

诗人不仅解剖自己,而且欲以一己之力,喊回远去的人性。诗中写道,“我一定要让丧钟停下迫近的脚步”,“我一定要把篝火燃起照亮花香铺就的来路”,这种坚定的语气,这种不可动摇的意志,刚好说明诗人阻挡人性中邪恶部分漫延,喊回人性中善良部分的义无反顾。

二、以泣血之心,拥抱人类和世界

鲁迅先生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诗人李云说,“我请你和你们一定要站立起尊贵的身体/走来,像我认识这个世界初始/像你和你们第一次看见我/那样”。诗人是以一种怎样的泣血之心,是以一种怎样的善意,唤醒他们。让他们回归自我,让他们堂堂正正地站起来,让他们像婴儿一般无忧无虑。

“我是你和你们曾经叫醒的人”,现在,“我要叫醒你和你们/以及这个弥留欲睡的世界”。这是一种怎样的后退。你和你们曾经叫醒我。现在,我要叫醒你和你们。这种心情之沉重,如泰山压顶。诗人面对各种阻力和挑战,依然秉持婴儿般的纯净和天真,依然坚持唤醒民族之魂,人类之良知。使我们看到了人类和世界的曙光。

三、以娴熟的诗歌技巧,喷薄内心的情感

无技巧是最成熟的技巧。这首诗结构简单。一、二节与三、四节结构,语气相同。四节最后转折。五、六节进入情感高峰。七节表明态度,情感戛然而止。就这样一首简简单单的诗,却把情感挖掘到了极至。一般的诗人是做不到。而诗人李云却做到了。

古人写诗讲究启、承、转、合。今人写诗要求气韵贯通。这首诗是以赤子之情为主线,像波浪,有波谷,也有波峰。这种情不露痕迹,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典型的文人书写,摒弃了语言的华丽

这首诗里的情结,屈原《离骚》里有,“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的古体诗里也有,“我以我血荐轩辕”。典型的中国文人写作。典型的中国文人情结。

中国的启蒙运动是不彻底的。不像欧洲,特别是法国。中国的五四运动也是不彻底的,被时代的洪流冲洗得七零八落。大师也已远去。我为什么拿这首诗与启蒙结缘呢?因为这首诗里有可贵的启蒙思想。我前面的分析里,就能看出来。我为什么拿这首诗与鲁迅先生思想相比呢?因为鲁迅先生就是中国启蒙大师之一。

这首诗表现这么复杂的情感,用的是文人常用的直抒胸臆的手法。并没有用华丽的语言,也没用一些似懂非懂的意象。不过,这首诗显示的张力是非凡的。

最后,要说一句,一首好诗不在技巧。而要看这首诗能否以最少的文字容纳最多的意蕴,最深刻的内涵。能做到这一点,绝对是一首好诗。

评鉴诗人简介

孔坤明,广东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第二届中国十佳当代诗人,河南《大河》诗社副社长;广州花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刊发于《中国作家》《诗选刊》《延河》《芒种》等。《春花秋实:凤凰山的天地良心》荣获“凤凰山杯”全国山水诗大奖赛二等奖,《春色满园》获《抒怀2017现代诗精品选集》(中国文联出版社)金奖。

逻辑思维中隐喻疼痛的现实

——赏析李云诗歌《蜜汁》

冯岩

诗歌以一种逻辑语言呈现出情境的画面,在画面中呈现人间冷暖,在语义的构建中缔造诗歌创意的魂,每一个文字像淬过火的钢,在千度的等待中用冷水浇注时刹那白雾升腾出惊艳。这些淬火的文字有深刻的高度和唯美的技法,这就是读李云诗的一些感悟。

李云的诗歌语言在主观构建中对客观事物有了明确的内涵和深度的外延,准确推断语言的合理性、技巧性和双重认知性,并以实践的经验、理论知识推论出的思维结果,在诗歌的技巧中,我们看到了诗歌的逻辑推理和逻辑思维。把理论的逻辑上升到现实的生活,诗歌语言在隐喻中呈现出现实的多维画面,这就是诗人李云诗歌的创作风格。

在大千世界里,诗歌的笔端触及的点和面是刺痛诗人眼睛的芒。美国诗人杰弗里.布朗(Jeffery Brown )在他的《新闻》诗集里,用他的职业生涯新闻续写诗歌直击现实,那些砰然心动的场面再现了作为一个(PBS News Hour)首席记者所关注的社会民生。而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曾说过:不是每一个面对的困难都能克服,但是只有面对它才能改变它!诗歌作为多棱角的语言是用笔尖倡导人生方向,是精神的指引,像一束光穿透现实中那扇生硬的门,多少人在这道门里激流而退,而又有多少人在光的指引下从黑暗走向光明,诗歌逻辑思维的构建就像一束光,让现实中被迷雾围困的人有方向和等待的希望。

李云的诗有着刺穿那扇厚重大门的魄力,有“放弃上升是为了下潜”的张力,在众生拥挤而腾空蛇的羽翼里,为了躲避蛇的诱惑,自己注定要做蜘蛛或秋虫,以悬吊的形式下坠,望尘世的繁华,隐喻眼里历历在目的疼痛,把所有静物暴露在诗歌分行的阳光下,诗歌所到之处就是触痛现实的利器,脊梁挺直后爆发的脆响。

有的人诗歌需要读,而有些人的诗歌需要品,李云的诗则需要一个人静止在空旷没有回声的空间里串联生活的逻辑画面,一层层抽丝剥茧生活的本真,露出现实的创面,在止住血水还未结痂的真皮层里透视现实。

在李云众多的诗歌中选取《蜜汁》来剖析它的横断面,从中咀嚼蜜汁的甜蜜里隐藏的疼痛。

蜜汁

花蕊的心思只有一根针才能

戳破  惊天秘密在黏稠的河床流动

琥珀生成的模样

千万只花魂飞舞的心跳

最后沉淀为童年眸子里天真无邪之色

多少次金翅振响催萌了季节的艳梦

金子打造的殿堂和金丝纺就的光线

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谁驭动一座金山在飞

花季里的花事过敏了多少人的目光

养蜂人是被花下了蛊的人

我只守着一勺黄金

不语  听窗玻璃被嗡嗡嗡地撞响

一次二次三次……

(原刊《诗刊》2020年7月)

《蜜汁》这首诗刊发于2020年7月的《诗刊》,诗歌的题目因为甜蜜而养眼,那种甜蜜是从舌尖到心尖,无论是睁眼还是闭眼,那种不言而喻的幸福都是挂在嘴角的甜。文字是有诱惑力的,诗人在这首诗里怎样用内心隐藏的喻体逻辑出想象的思维,是甜蜜还是苦涩。唐代诗人罗隐写过《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这首诗写的蜜蜂的奔波忙碌,而忙碌之后的成果又是谁的甜蜜呢?在蜂与蜜之间撕扯不断的作品从古至今延绵不断,从李商隐、韩愈到鲁迅先生都写过关于蜂与蜜的佳话。鲁迅先生用“蜜蜂精神”赞扬那些孜孜不倦勤奋学习的人,勤勉和鞭策刚刚起步的初学者。英国诗人约翰.韦恩用蜜蜂来借喻爱情。“For if one flaming dart come from her eye,/was never dart so sharp, ah, then you die.”(如果她眼中射出一束火红的箭/从来没有这么锋利的飞镖,啊,那么你就死了。)约翰.韦恩用蜜蜂的刺隐喻女人眼中射出的爱情之箭,如果射中,就会一箭穿心而被爱情命中。在本体和喻体中有了明显的象征和深含的暗喻。

“花蕊的心思只有一根针才能/戳破  惊天秘密在黏稠的河床流动”。《蜜汁》没有写风花雪月的浪漫,直击主题。比喻、拟人中的意象把蜜汁形态从看不见的视角扩大到现实视觉可触摸的流动的河床。戳破的秘密把无形的变成有形的具象,让一根针成为花蕊的心事,逻辑构思巧妙形象蜜汁酿造的惊天动地。

“琥珀生成的模样/千万只花魂飞舞的心跳/最后沉淀为童年眸子里天真无邪之色”。诗人从一滴蜜里看到千万只花魂飞舞,穿越时空看到刺疼眼睛的湖泊。透明的琥珀透视出童年眸子里的天真无邪,那是大自然赐予的静物,是天真眸子里的童真,诗人在现实的甜蜜中追忆过去。

“多少次金翅振响催萌了季节的艳梦/金子打造的殿堂和金丝纺就的光线/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谁驭动一座金山在飞”。诗人的笔高高举起,像一把利刃,用蜜蜂的金色翅膀振动打造金子般的殿堂,而蜜汁纺出的金线是辛勤的酿蜜者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堆积出的金山,这个生动具象的隐喻让事物突然显像出光,两者之间有了对比的共性,诗歌的角度和诗意在明暗双面取向中开始发酵,令人深思。既有诗歌的韵味,又有诗意的意境,而留给读者的是视野里的空旷在思维逻辑中的内涵和外延,一个句子直触现实。

“花季里的花事过敏了多少人的目光/养蜂人是被花下了蛊的人”。诗人在敲响的警钟里用隐藏了花粉过敏流下了眼泪。诗人把泪水咽了回去,用悲悯之心怜惜养蜂人,他们勤勤恳恳地守候一滴一滴酿出的甜蜜,而得到的和失去的是否也会成为眼里的琥珀——那份童真,诗人用花给养蜂人下了蛊来悲悯世间付出的爱。

“我只守着一勺黄金/不语  听窗玻璃被嗡嗡嗡地撞响/一次二次三次……”。爱尔兰大诗人叶芝(W.B Yeats)的 《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经得起个人的挑剔,时间的筛选,在耐读耐看的基础上有着形式美、绘画美、意蕴美。而李云的诗歌在唯美的意境中用自省的方式嗡嗡地撞击玻璃,让一首诗渲染出的气氛是一次次撞击后的反思。诗歌的高度和内涵在意蕴中流淌出的一次比一次沉重:一次二次三次……这些没有标点的文字像落下的铁锤一次次砸向诗人,也一遍遍撞击读者的心灵。《蜜汁》这首构思奇特的诗敢于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叶芝媲美意境与内涵,而构思角度的独特又把整首诗抬到世界巅峰。

评鉴诗人简介

冯岩,高校教师,副教授。有小说、诗歌、散文、翻译诗作品散见报刊杂志,有作品获奖。译著《种子是花开的过去》《时间称出的重量》;主编《中国新媒体文学诗萃》。

(0)

相关推荐

  • 华夏精短文学北京分会专刊(2020•5):诗十九首(作者:李云/张志民/梅雨竹/柳絮/雪颖)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那些描写爱情的诗

    那些描写爱情的诗 文/杨琼 不同的事物,影响着人们不同的审美情趣.在文学领域,亦是如此.因此人常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北人多讴歌长城饮马,河梁携手的气概:南人多抒发江南草长,洞庭始 ...

  • 一日一诗:“融在呼吸里 / 我记住了你轻盈的飞翔”|| 北乔:小雪 (读诗版)

    小  雪 北  乔 含着泪,含着光 你是谁的脸庞 捧在掌心 化在目光里 我记住了你幸福的忧伤 带着娇嫩,带着清透 你是谁的翅膀 卧在枝头 融在呼吸里 我记住了你轻盈的飞翔 唱着飘逸,唱着灵动 你是谁的 ...

  • 诗评|《献给太平洋》:失序的语词,无畏的诗心

    文/王沐雨 (作品:<献给太平洋>,作者:海子,1989.2) 原文: 我的婚礼染红太平洋 我的新娘是太平洋 连亚洲也是我悲伤而平静的新娘 你自己的血染红你内部孤独的天空 上帝悲伤的新娘, ...

  • 新媒体文学II 名家:王爱民诗10首【第181期】

    名 家 王爱民 [简介]王爱民,男,辽宁营口人.诗歌修行者. 作者:王爱民   朗诵:闪亮的日子 王爱民诗歌10首 我是人间草木 从一小粒火星甩动的尾巴开始 火在火里继续活着 灶坑的炭火 在火盆里继续 ...

  • 新媒体文学 II 前沿:元素诗10首 【213期】

    前沿诗人 元素 袁素霞,笔名元素,河南巩义人,热爱现代诗歌.有作品发表于<营口日报>香港<流派><山东诗歌><诗渡>等纸刊以及网络平台. 朗诵者简介 李 ...

  • 新媒体文学 II 前沿:优伦诗10首 【220期】

    前沿诗人 优伦 吴桂芬,笔名:优伦.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清远市作家协会会员,清远市评论家协会监事,清远诗社理事.国家三级作家. 朗诵者简介 李玉君,女,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 ...

  • 新媒体文学 II 董树平诗10首+评 【249期】

    新媒体文学 诗歌专辑 前沿诗人 董树平 董树平:男,笔名:默耕.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双柏县文联兼职副主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蚕桑诗社社长. 刊发于(散文选刊><散文百家><短篇 ...

  • 新媒体文学II 吕贵品诗10首【259期】

    新媒体文学 诗歌专辑  名家典藏 吕贵品 吕贵品,男,1956年生,祖根山东诸城,生长于东北吉林.1977年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吉林大学工作.一生当过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大学教师.机关干部.公 ...

  • 新媒体文学II 王小泥诗10首+评 【261期】

    新媒体文学 诗歌专辑 前沿诗人 王小泥 王小泥,又名上弦月,一叶菩提,男,重庆綦江人,教师.诗山一路跋涉以来,先后在<青年作家><四川日报><山花><星星&g ...

  • 新媒体文学II 袁岚群诗10首+评 【279期】

    新媒体文学 诗歌专辑 前沿诗人 袁岚群 袁岚群,女,云南元江人,目前在德宏工作.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云南省作协会员,<中原诗刊>执行主编.作品散见<民族文学><诗选刊> ...

  • 新媒体文学II张志刚诗10首+评 【285 期】

    新媒体文学 诗歌专辑 前沿诗人 张志刚 张志刚,网名,知秋的叶子.营口市作协会员.中国(营口)王充闾文学研究中心大东北朗诵艺术会文学编辑,喜欢音乐.绘画.爱好旅游.摄影.早年酷爱文学诗词,希望用文字表 ...

  • 新媒体文学II蔡胜兵诗10首+评 【296 期】

    新媒体文学 诗歌专辑 前沿诗人 蔡胜兵 冰泉,原名蔡胜兵,70后,安徽安庆人,定居四川成都.诗作散见<诗刊><诗潮><中国文艺家><中国企业报>< ...

  • 新媒体文学II丁卫华组诗10首+3评 【299 期】

    新媒体文学 诗歌专辑 诗人 丁卫华 丁卫华,笔名:梦云.祖籍:安徽,江苏昆山人.上海市闵行区作协会员,苏州市作协会员,芜湖市作协会员.80年代开始写诗,陆续发表作品500多首,偶有获奖,并多次入选各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