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苗寨
尽管高速路已经四通八达,那城里的街道也宽阔笔直,但这山里的道路只能弯弯曲曲。铺了柏油或水泥的路面倒也平整,只是宽度有限,正好可以允许两辆汽车通行,快是快不得的。
由于大雾的影响,汽车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如同蜗牛在爬行,那司机虽然操作很熟练,却因为雾而瞪圆了眼睛。50多公里不能算是一段很远的距离,但却要行走两个半小时。
终于到达了山里的苗寨,尽管这里是乡镇所在地,街道还算宽敞,也还比较干净,但街边的房屋,显得总有些格格不入。陈旧的木板房黑中透着黄,与那小青瓦倒像是一唱一合,很有几分模样。有几栋部分刷了白墙壁的木房,像是要掩盖着什么,透过门窗依然看到里面黑乎乎的,灰尘与洋尘交织在一起。
街上冷冷清清地,没有什么行人,也没有什么车辆。街边停放的最多就是半新半旧的农用车,还有山里最实用的摩托。
每家的房头都堆积了很多柴火,这是山里人抵御严寒的必备工具。在这寒冷潮湿的山里冬天,什么样的取暖设备都不如烧上一堆柴火来得直接。房梁上挂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还有黄橙橙的折糯。苗家人喜欢吃糯米,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走亲访友,少了糯米做成的东西,好像没有其它拿得出手。
那几只在房头跑动的大公鸡警惕地看着我们这些陌生人,生怕主人一高兴,就把它们捸了去慰劳了远道而来的客人。
村寨的粮仓不像其它地方那样建在家里,许多粮仓都建在水塘中央,据说这样的建筑一方面可以防火,一方面可以防老鼠。因为在这贫穷的社区,最关键的活下去的物质基础就是粮食,只要保住了口粮,只要不被饿死,即便房子没有了,过不了多久又可以用木板搭起一座房屋。这建在室外的粮仓至少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这里的民风纯朴,敢把最要命的东西摆在屋子外面。
每一家的木板房都建得严严实实,总少不了在房头挂上几只鸟笼,养上几只画眉或是八哥。有些八哥也学会了说话,只不过外人难以听懂,说的也是一口苗话。本来想说把鸟儿抓来放在笼子里养不道德,而且可能违法,但看到家家都养有,顿时有些无语。也许在这没有其它娱乐工具的农村社区,画眉鸟成了他们精神的寄托。
原来我总想不通,为什么这山里的人会这么穷,有人说是因为他们懒惰,但我感觉到更多的是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和基础条件落后。在这偏远的山村里,即使种出很好的粮食、养出生态猪生态鸡,由于长远的距离也难获取多少经济,更何况苗家人计口而耕的习惯,让他们少了许多发展的欲望。山上的蘑菇如果拿到城里去,一定能卖个好价钱,但由于这遥远的山路,蘑菇根本出不了山。落到山民手里,这蘑菇不过是一种贱东西。
这就是一个山里苗寨的现实!我想,2020年要同步小康,这里的小康希望在哪里?如果没有一条致富的路子,没有基础设施的保障,没有产业带动,没有新的思想,这安静的山里苗寨要想发展经济谈何容易。
也许有人会说,没有必要强求那么多的经济,因为在这山里,能做到吃穿不愁,有基础的房屋就已经满足了。就像他们对小康的奢望,不过就是顿顿有酒喝,顿顿有肉吃,家里有老婆。不乞求山珍海味,只要能吃饱穿暖,能够开开心心听着画眉鸟叫,他们就已经心满意足。
虽然他们深深地躲在山里,很少有人去过大城市,甚至有些人还没有去过县城,但他们的油盐酱醋茶一样不能少,他们也得吃饭穿衣,孩子要交学费,生病需要看病,这些一样都离不开钱。是社会在领着大家跑,钱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宝贵东西。他们希望保住宁静、保住山林、保住古木,但他们却需要钱,很需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