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形意丹田功(下)
射丹田有三十六势法,每一势法有刚、柔、快、慢、长短之分。现分述如下:
1.手捧日月:双脚分开与肩宽,双手上抬至胸部,掌心向上如捧物状,身形之起落带动双手之起落。起落之距可长可短,速度可快可慢。但一般是由短慢柔而渐至长快刚。总要到全身合一、劲力能送到手幕上去了才逐渐增加距离、增加速度与增加劲力。切记:若无全渐合一之感,若无劲达手掌之感,再忧再长再刚纯亦起无用。刚柔快慢长短之理每势相同,以下不再赘述。
2.掌压巨树。其势与1同,只是手掌翻转掌心向下,练身起掌按之劲。
3.功推山岳。势与前同,掌心向前推出。
4.怀抱全刚。势与前同,似手掌心朝胸,两臂成弧形,挺身之际,臂掌向里抱挤。
5.力分斗牛。势与前同,两臂仍平举,双掌掌背相挨,蹬腿挺身,将力送至手掌。双掌分开呈撑力。
6.掌碎顽石。势与前同,翻掌使掌心相对。双掌相距与肩宽,丹田叫力,使双掌猛合,陈拍劲。(双掌合而不挨)。
7.手撕锦帛。势与前同,双掌在胸腹间,掌心上下相对或者左右相对均可,如握布帛,以身带掌,骤然前后分开。
8.乌龙翻江左右式。右式:立定姿势,两手握拳在胸前转立圈,同时右脚向前迈出一步成弓步,右脚落地的同时,两臂分开,左臂压于小腹处,右臂抬于额前。左式相反便是。
9.弯弓射虎左右式。右式;立定姿势,右脚向右前方斜出一步,同时两臂抬起与肩宽,成弧形,右脚落地同时,左臂往回抽劲,右手往前送劲,如射箭状。
10.小揽雀尾。两脚与肩宽站立,两掌放于腹前,掌心上下相对,间距1至2寸,用身体之力将双掌前后稍微分开。
11,翻天覆地左右式。站势同前,双掌在胸腹之前圆形搅动,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时骤然上下撑开,此为右式。反之为左式。
12.江海推浪前后式。站势同前,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均向前,丹田叫力,腰胯送力,使双掌向前拍出。后式与此相凤。
13.江水拍岸。站势同前,及掌抬起在胸前成立掌。向前上、前、前下运动,最后返回原处。
14. 顶天立地,站势同前,双掌举起于头顶,向上发劲。
15.正气浩然 ,站式同前,双臂左右升直平举,向左右发劲。
16.倒撞金门。站势同前,双手自然垂下,后脑勺向后前上方击出。
17.和尚撞钟。与前式相反,以前额前撞。
18.乌牛摆头。用头之两侧摆击。
19.腹挺英雄。挺腹发力。
20.腰旋好汉。腰左右旋转发力。
21.膀撞猛虎。一脚斜向迈出。一膀跟击出,打卧劲。
22.膀起巨牌 。动作如前,膀打起劲。
23、膀断石碑前后式。两膀同时向前或向后击出。
24.肘撞山门。两肘抬于胸前向前撞击。
25,肘开山门。两肘各向左右击出。
26.肘托巨石。右脚向斜前方迈出,同时右臂屈回抬起与肩平,向上托劲。反之为左式。
27.双肘钓鱼。双肘向后击出。
28.白鹤亮翅。此与套路中之白鹤亮翅不同,两臂由自然垂立陡然向左右各发寸劲。练的是整体的臂力。
29.出如钢坐。双手抬起于胸前,手指屈回陡然伸直弹出。
30.回似钩竿。与前式相反,长指由展而忽屈。
31.白蛇吐信。与前代同,只练两指
32.胯移磐石。左胯左击、右胯右击。
33。千斤坠地。自然站之,将金身之力涌向双脚
34.腿弹飞石。练腿之弹簧力。
35、腰颠刀枪,练腰之弹簧力。
36.浑身丹田。练全身之弹警力,
第十一步,揉丹田。两种揉法:1.双掌合于丹田部轻揉。
2.身体一起一伏,双掌双臂随着起伏在体前划圆。伏时双掌朝伸、起时双掌收回。掌身合一。此工练柔气与催劲。
第十二步,养丹田。自然站立,双臂伸直举起在头的前上方、双目似闭非闭。意想天地浩然之气通过劳官穴及全身源源进入体内。
第十三步,复归无极。车毅斋云:“自虚无而起,自虚无而还。
拳谚云,“魂气生于天,根于文理;魄气生于五脏,根于四事。四事修明,魄气坚实。故心意之养气,非理不动,非义不往;动必以礼,趋必以义,而魂气自成矣。”“意不正,心则不清,意不顺,心则不安,练气则无根。”拳经云:“艺真心不诚,学艺枉劳神。”故习丹田功法者,一定要武德为先。否则,自损元神,枉劳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