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四)】汉阴沈氏:勤俭承家风 清廉为镜鉴

汉阴沈氏:勤俭承家风 清廉为镜鉴

汉阴沈氏:勤俭承家风 清廉为镜鉴
 

汉阴沈氏

  汉阴沈氏家族,从明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迁入陕西汉阴定居,至今已有554年历史,繁衍子孙已达21代人,现有人口约三万人,成为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最大的家族。

  汉阴沈氏先辈艰苦创业,代代相传,在汉阴月河川道修建数处库塘、四处月河大堰,开发月河岸数百顷粮田。汉阴沈氏故居西起汉阴县平梁镇,东至安康市汉滨区梅子铺镇,八十里月河川道无处不有沈氏的家园。当地以沈姓命名的地名有沈家院、沈家砭、沈家堡子、沈坝镇、沈家寨等。这支沈氏家族枝繁叶茂,子孙昌盛,兴旺发达,人才辈出,成为当地很有影响的大家族。

  汉阴沈氏至今保持着三个独特的历史特征:一是语言的统一性,即语音多带秦韵,由于沈氏入陕时间长、户族大,形成了自己固定的语言风格,如将“吃”、“喝”、“屋”、“书”等字都读为第四声,被清代以后客民称之为“本地腔”;二是族系派行的完整性。汉阴沈氏家族无论居住何地,也无论经过多少次的分析和繁衍,其派行始终不乱。三是同姓氏人不通婚。正因为沈氏后裔派行数百年不乱,氏族的血缘亲情便成为婚姻的保险阀,哪怕是五服之外也无通婚之例,这已约定成俗。

  “三沈”简介

  与汉阴沈氏同宗的浙江吴兴竹墩沈氏,清朝后期族人随宦迁居汉阴数十年后,走出了“三沈”即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个大学者,为同胞三兄弟,世称“沈氏三贤”。“三沈”均出生于汉阴县,青少年时代在汉阴生活了20多年。“三沈”昆仲少年立志,勤学苦读,弱冠之后,游学中外,学贯古今,成为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三沈”不仅以学术造诣领标时代,更以高洁的人品成为学界的楷模。汉阴县在其故居设立了“三沈”纪念馆,以陈列“三沈”事迹及作品,缅怀他们的卓越功绩。

  沈士远(1881年-1955年),著名学者,庄子专家。1881年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曾任北京大学预科乙部教授、庶务部主任、校评议会评议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燕京大学教授。“五四”运动中,曾任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书记。沈士远先生既是新文化运动的接受者,也是宣传者和捍卫者,直接参与组织领导“五四”爱国运动,为保护营救被捕爱国学生和保护北大不被迁校解体作了大量工作。1921年春夏,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沈士远先生带领师生开展长达四个多月的索薪运动和争取教育经费斗争,被反动政府军警打成重伤仍坚持不懈抗争,最后以教育界获得胜利而告结束。新中国成立后,任故宫博物院文献馆主任。沈士远的一生,从国学起步,拥护新学,以教育得名,保持了晚节。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号秋明。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1883年6月11日出生于陕西汉阴县城。1905年留学日本,1913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兼国文门研究所主任、河北省教育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沈尹默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向校长蔡元培力荐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并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仁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传播进步思想;因不满国民政府打内战和贪腐之风,他愤然辞去北平大学校长和监察院监察委员职务,并坚决拒领薪水,哪怕“字同生菜论斤卖”,自甘清贫,足见先生高风亮节。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书法篆刻委员会主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他毕生致力于书法研究和书法事业,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科学笔法理论的创始者,中兴现代帖学的第一人,是中国近现代书坛的领军人物。

  沈兼士(1887年-1947年),中国语言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1887年7月31日出生于陕西省汉阴县城,1905年与兄沈尹默自费赴日本留学,从章太炎问学。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倡导并写作新诗。是清末档案整理的开拓者,创立汉语“文字画”、“初期意符字”等学说,在训诂、文字、音韵、档案学等领域独有所识,建树颇丰。1922年在北京大学创办研究所国学门任主任,后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代理校长等职,时年清室废帝溥仪欲将故宫珍藏《四库全书》盗售给日本人,他号召知识界竭力反对,避免了国之瑰宝流落异邦。沈兼士先生忠实践行“我饿死也不给日本人干事”的誓言,抗战胜利后,负责接收平津文化教育机构,不贪不占,以致中年丧子时家中一贫如洗,其国士风骨令人肃然起敬。1925年后任故宫博物馆文献馆馆长等职,著作有《广韵声系》、《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等,为语言文字学和文献档案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汉阴沈氏:勤俭承家风 清廉为镜鉴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北枕苍莽秦岭,南依逶迤巴山,中横秀丽凤凰山,碧波荡漾的汉江和蜿蜒流淌的月河分流其间。在这片秀美山川里,世代居住着一个家风纯朴、人文厚重,生生不息、守望相助的沈氏大家族。

  自明朝天顺五年以来,历经550多年,沈氏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代相传的《沈氏家训》,修身为本、耕读传家,是沈氏族人的传家宝,成为陕南地区传统家规的典范。

  勤俭承家风

  穿越历久弥新的时光隧道,透过日夜欢歌的月河流水,人们看到的,是一幅汉阴沈氏家族以月河川道为卷轴、辛勤劳作为笔墨的旖旎画卷――

  公元1461年,汉阴沈氏始祖沈株山致仕返乡途中,被汉阴的青山秀水所吸引,举家定居在这里,世代严家训、正家风,历经五个多世纪,二十一代更替,已扩展为今天近三万人的大家族。如今八代同堂,父慈子孝、膝下承欢,兄友弟恭、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

  中国作协会员、移民与客家文化学者 陈良学

  明清时期,南方的江浙一带,湖广一带居民大举向川陕、秦巴山区迁徙。我在近三十年的研究中,获取了300多个家族的资料,在这300多个家族中,我觉得沈氏家族是比较突出的。特别是创立于乾隆五十四年的《沈氏家训》20条,这个20条是沈氏家族文化的遗产,也是汉阴历史文化的精华。

  在人杰地灵的月河川道上,这个修身为本、耕读传家的氏族,延绵不绝、兴旺发达。她的根本、她的灵魂,她的精神支柱,正是《沈氏家训》。沈氏族人在与当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相互交流借鉴中,家训不断修订丰富,最终得以完善。最近的一次修订是乾隆五十四年,沿用至今已有226年。二十条家训,对祭祖孝亲、教子择配、持家睦邻、志节行操、出仕交游等,都有着非常明确的规范。作为沈氏族人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引领着这个家族在历史长河中前行。

  2014年底,沈氏族人续编了《沈氏家谱》,修缮了沈氏祠堂,在春节、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重温家训,祈求和顺。沈氏祠堂、家谱和家训,为汉水文化的传承增色添彩。

  长者领颂

  身者不可不修也,持家不可不勤俭也,尊卑不可不辨也。

  儿童朗诵

  身者不可不修也,持家不可不勤俭也,尊卑不可不辨也。

  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郑欣淼

  我们是一个有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民族,不可能和传统隔断,我们从出生就受家庭教育的启蒙和影响,家庭教育主要是日常的感受日积月累、父母的言行,对社会的认识、处事的方式,都在小时候逐步成长。

  通读家训,其中“不勤则业荒、不俭则财耗”、“奢华游惰当惩”、“赌博不可不戒”等勤俭持家的规范,要求族人勤奋敬业、反对游手好闲,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不仅影响着一代代族人,也教化着当地的民风。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阴

  汉阴《沈氏家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家训中不仅有厚重的家国情怀,而且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小节培养子弟勤勉、忠恕、正直、清廉的品格。

  “三沈”文化研究学者、沈尹默先生之孙 沈长庆

  弘扬《沈氏家训》文化,就是要学习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耕读传家的良好风尚,促进人文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陕南的青山绿水间,生活在这里的沈氏后人,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阐释着家训勤俭的要义。一条条堰渠,一方方梯田,将月河川道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一个炕炕馍,一碗烩面片,一盆白火石汆汤,普通的食材在他们手里都会像变戏法一样,成为诱人的美味,让汉阴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之乡。

  清廉为镜鉴

  汉阴《沈氏家训》强调“身者不可不修”,待人接物要合乎礼仪,言行举止要恭敬谨慎,喜怒哀乐要有所节制,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认为只有这样,自身品德修养才能得到提高。

  中国作协会员、移民与客家文化学者 陈良学

  这个家训从为人处事、修身养性,它从头到尾贯串了一个为人诚信为本、孝敬父母,对社会要有所贡献,艰苦创业、艰苦奋斗、勤俭持家,这些美德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浓缩。

  做人正直本份,做官清正廉洁,汉阴沈氏家族将正直清廉当成一面镜子,世代坚守着这一人生信条。《沈氏家训》强调“志节贵乎坚贞”、“出仕不可不清”、“志行不可刻薄”,就是要求沈氏族人身为民众,理应秉持一身正气、平和待人处事;做了官员,必须清清正正履职、尽职尽责干事。它强调为国效力、为民造福,是读书人的本份。

  汉阴县双乳镇党委书记、沈氏后裔 沈汉文

  家训第十七条写到,出仕不可不清也。这一条也就是说,做官必须要清廉,忠于祖国,心系百姓。我在家乡工作,家训时刻牢记于心,父老乡亲都是我的镜子,乡村身边的这千亩荷塘也是我的一面镜子。村民们喜欢栽莲藕,赏荷花,我们就大力发展富硒莲藕产业,还把荷花荷叶,开发成系列茶饮品,远销省内外。

  翻看汉阴沈氏宗谱家族人物录,发现沈氏先贤清正廉洁、乐善好施的故事层出不穷:

  明朝嘉靖年间,二世祖沈从儒,富而不吝,乐善好施。汉阴连遭灾荒,他一连三年发粮救灾,出银为百姓纳税。因赈灾有功奖励职衔,授任四川巴川同知,卸任返乡后又出资为百姓建桥三座。

  清朝乾隆年间,八世祖沈祖括,先后开辟大河堰渠4条,时任知府题赠“泮水钟灵”四字匾额,以表彰他的卓越功绩。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大学学报》主编 刘炜评

  出仕不可不清也,再比如说志节贵乎坚贞也,这就比较重要了,如果子弟做了官,他首先强调的是要清廉。

  纵观历朝历代汉阴沈氏族人,不论文治武功,亦或渔耕樵读,始终遵法纪守规矩,为民者鲜有违法犯罪,为官者不贪蠹,彰显了家训在人文熏陶上的强大影响力。

  清朝康熙年间,沈氏族人沈天祥任洵阳知县15年,期间还兼任兴安州知府、汉阴知县,任内勤政爱民,为百姓减免田赋,甚至变卖夫人首饰向朝廷完粮,最后积劳成疾病死任上,家眷竟无钱安葬,实为那个时代清廉为官、高风亮节的榜样。

  抗战期间,十四代孙沈启贤,在陕南举起抗日旗帜,参与创建了“陕南抗日第一军”,因军功卓越,授予新中国开国将军。

  安康市政协原副主席、安康市博物馆原馆长、安康市文联主席 李启良

  《沈氏家训》里面可以用于现在能借鉴的东西很多。比如它强调的勤劳、节俭、为人处事的正派,符合全社会多数人利益。特别是第十七条,它提到这个沈氏家族里头,读书成才的人为官的话,那么必须要清廉。整个社会对清廉有个期盼,廉政、廉官,在《沈氏家训》就提出来了,我觉得有它很重要的历史价值。

  与汉阴沈氏同宗的浙江吴兴竹墩沈氏,清朝后期族人随宦迁居汉阴数十年后,走出了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个大学者。他们是同胞兄弟,世称“三沈”。“三沈”不仅以学术造诣领标时代,更以高洁的人品成为学界的楷模。沈士远先生在参加“五四”运动后,又带领师生开展索薪运动,被军警打伤仍坚持抗争。沈尹默先生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向校长蔡元培力荐陈独秀担任文科学长,并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仁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传播进步思想;因不满国民政府打内战和贪腐之风,他愤然辞去北平大学校长和监察院监察委员,并坚决拒领薪水,哪怕“字同生菜论斤卖”。沈兼士先生忠实践行“我饿死也不给日本人干事”的誓言,抗战胜利后,负责接收平津文化教育机构,别的接收大员大发国难财,他却不贪不占,以致中年丧子时家中一贫如洗。

  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郑欣淼

  古人很多家训特别有影响的不仅是沈氏家族,应该是集合了传统文化家训中具有优秀的、共性的,勉励大家好好学习、勉励大家好好做一个方正的、光明正大的、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沈氏先贤以清廉为镜鉴,造福民众,泽被苍生。它昭示今天的人们,一定要心怀正义、清白做人、廉洁干事,用实际行动来传递正能量,让生活更美好。

  耕读传家久

  田间收种忙,案头文墨香;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是对汉阴沈氏家族的真实写照。《沈氏家训》讲修身、重耕读、讲礼仪、严教子的规范,不仅影响着一代代族人,也影响着当地的民风。家风虽无法触摸,但它却无处不在,家风虽柔若细丝,但它却能春风化雨,这就是家风的力量。

  安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汉阴沈氏后裔 沈勇

  《沈氏家训》对我们做人做事影响很大。当我女儿要到美国读研的时候,我和妻子带上女儿到沈氏宗祠拜谒祖宗,就是要让她明白,走出家门知祖宗、敬祖宗,走出国门知根源、爱国家,另外让她带上家训就让她常看常记,把家训励志齐家的思想用在学习上、用于生活中。

  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西北大学学报》主编 刘炜评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人格的塑造是特别看重的,历来强调规矩意识的形成,规矩行为的养成,这是人格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汉阴沈氏有一件祖传的信物――铜牛,族人始终牢记着“后裔若相会,必用铜牛对”的先祖嘱咐。这支铜牛是沈氏家族与家训同等重要的信物,是沈氏族人勤俭持家、耕读传家的见证,是联系亲情的纽带。在沈氏族人心目中,耕读有着很重的分量。无论沈氏后人走到哪里、在干什么,心中都会珍藏着这只铜牛,追忆故土的味道,记住那一抹乡愁。

  汉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氏后裔 沈兰群

  始祖沈株山兄弟三人分别时,将家里的一口铜锅浇铸成三尊铜牛,各持一尊留作纪念。由于每年都要到祠堂去祭祀敬祖,沈氏家族就连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铜牛不仅是我们认亲的信物,也是我们要学习发扬的一种精神。

  在岁月流金的月河之畔,沈氏家族晴耕雨读,田园牧歌,刚放下锄头,又拿起笔杆,挥毫泼墨间,雅俗共赏,水乳交融。重耕读的民风,使汉阴成为鱼米之乡、书法之乡。书家主力军,非沈氏人莫属。在这里,笔墨纸砚被称作“生活”,读书习字是一道最寻常的风景。

  西安书院门是中国书法文化重地,其牌楼对联“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以及华清池门匾、钟楼的长联、西安莲湖公园大门匾,都出自汉阴沈氏十五代孙沈兰华之手,他是地道的农民书法家。已经去世多年的他,一手扶犁耙、一手握笔杆的形象愈加清晰,在他和一批书坛前辈的带动影响下,汉阴数十名书法家和数百名书法爱好者脱颖而出。

  “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先驱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同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并先后在故宫博物院从事研究,在国学、诗歌、书法等领域造诣深厚,成就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特别是沈尹默先生毕生致力于书法研究和书法事业,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科学笔法理论的创始者,中兴现代帖学的第一人,是中国近现代书坛的领军人物。一代书宗沈尹默先生晚年回忆:“汉阴山居生活印象至深,几乎规定了我一生的性格。”

  “三沈”文化研究学者、沈尹默之孙 沈长庆

  对于生长在汉阴的沈尹默兄妹来说,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呢,就是培育了他们从小能够勤奋读书,勤俭持家的一些比较好的家风,汉阴的山水,对他们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文化部原副部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 郑欣淼

  在汉阴山区这块相对偏僻的地方,能走出三位大师,真是了不起。我认为还是他们自己的努力,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很好的家训、家规和家庭文化氛围。

  在家训家风的熏陶下,汉阴沈氏人才辈出,他们立足各自领域,为这个伟大时代做出新的贡献。

  安康市政协原副主席、安康市博物馆原馆长、安康市文联主席 李启良

  《沈氏家训》对汉阴月河川道地区的民风、社情,历史上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我们还应该对《沈氏家训》加以认真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它的社会价值,使它能为我们现在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汉阴沈氏家族正是中华民族传统大家庭的剪影,《沈氏家训》已自然融入当地民众的文化传承。修身为本、耕读传家,这些中华文明的优质基因,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