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 | 读书笔记:走近郁达夫

读书笔记:走近郁达

孙华

阳光灿烂,气温却不高,若遇阵风迎面而来,还会不自觉地缩了脖颈。新冠肺炎疫情渐渐消褪,只是小区卡口尚未撤去,外出后回家还需查证件测体温,让人们知晓还不能完全放松警惕。

既如此,那就宅家翻闲书。闲,与工作无关之意。翻,随意翻阅,读到哪儿算哪儿,遇到已有所了解或不感兴趣的篇章便跳过去。这已是习惯。有朋友曾因此对我说:难怪你的读书速度这么快,原来你是这样的毛里毛糙不求甚解啊?

床头柜上摆着《郁达夫全集》中的小说、散文、书信、游记与自传。几年前,工作所在学校曾着力建构校本课程系列,其中就有一门兴趣类选修课名为《走近郁达夫》。当时曾想:如何走近?也就是通过阅读他的作品、了解时代背景,从而理解他的思想与心路历程。今天捧了书卷想,对于我来说,走近郁达夫其实有着诸多便利:郁达夫是同乡前辈,他比我的祖母大一岁,虽说人生阅历有天壤之别,但他们曾处于同样的时代背景下,而祖母呵护了我十余年;改革开放前的富阳老县城我到过几次,富春江边的那些老房子我也见到过;就读初中时,在老师带领下游览鹳山,从“双烈亭”知道了郁达夫是著名爱国人士。

能借以走近的,当然不止这些。想,从富阳走出去的文豪郁达夫笔下的故土地名与乡音文字,应该也是走近他的途径之一。

走马观花大半天后,觉着自己确实没有想错。文章所记叙的不少地方,我也去过或熟知地名,如东梓关、九溪十八涧、桐君山、闲林埠、东天目、西天目、草塔、五泄、金华、兰溪等等。虽说已相隔八、九十年,现今的交通条件等因素与那时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可不变的东西无疑仍有许多,郁达夫若是现在再游一次这些地方,其中的许多文字或许不会有太大变化。

尤其是注意到的不少幼时便已耳熟能详的词语,更让我感到亲近,于是按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正确、准确),记录若干于下:

——排门。早时,这是店面的标志。店家为招徕顾客而将临街临路的大门拓宽,门扇不再只有一二扇,而是一排,占满整个立面。排门,老家龙门古镇至今还有,只是材料已大多不是幼时所见的原木。

——阶檐。阶,台阶。檐,屋檐。早时的老家,临街房子多用于开店,门前往往筑有踏步(台阶),屋檐因此更突出一些。这样的处所,人们唤做阶檐或街沿。在我幼时,雨雪天饭菜将上桌时,祖母常唤我们姐弟“到阶檐口去喊爸爸吃饭!”每当此时,姐弟中的一个便撒腿穿过自家房头小厅跑向老街边的阶檐口。

——臀桩。这虽不是我的老家的话,但许多次从大源方向的亲戚那儿听到过,意为因行走或站立不稳而一屁股跌坐到地上。幼时与小伙伴初次听到这一说法后,还曾为此哄笑过,因为与我们所讲的“坐搭凳”(音)完全不同。

——猫虎。自从识字,写下来的都是“马虎”。但在口头,若用方言,我们说的都是“猫虎”。在我看来,“猫虎”比“马虎”更贴切,因为猫虎同科,较易为粗心之人混淆,而搞错马与虎的概率则要小得多。

——侵早。家乡话中,侵早与五更是连在一起讲的。侵,意为接近。早,早晨,早上。侵早,即拂晓,接近早上。五更,按现在的计时,即凌晨三点至五点,与侵早意思相仿。侵早这一词汇,古已有之,如南宋华岳 《骤雨》有言:“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只是不知何故,我辈学到的都是“清早”两字。

——只教。有时也说“教得”,其意思与“只要”一样,如:教得侬去就好解决,只教伊认个错就好。

——乌米饭。一种黑色小浆果,早时上山砍柴时见过吃过。这与现今常说的黑色的米饭完全是两回事。

——鸡娘。鸡的娘,自然是母鸡。家乡方言中,鸡娘与雄鸡相对,无论其大小,无论其是否有了后代做了娘。

——恶诈。诈,讹诈,耍赖,或强行要求什么。许多时候,这话被父母用于斥骂孩子:哭去勿肯停,恶诈啊?!

——日中。日,太阳。中,中天。日中,太阳挂于半空中,意即中午,一天中的时间节点标识之一。与此类似,还有早五更、夜快边、半夜里等等。

——盘牙。盘,磨盘。牙,牙齿。盘牙,即臼齿,上端宽宽的,像是磨盘,功能与门牙犬齿的用于切断食物不同,是将食物磨碎磨细。

——砚瓦。砚,砚台。瓦,瓦片。据资料,旧时常称宫殿的瓦片为砚,因此又将砚叫做砚瓦。我上小学时,需练毛笔(墨笔、大)字,每周一次课。有大字课的这一天,须自带砚瓦、墨块与毛笔(墨笔)。对于写得漂亮的字,老师都以红笔圈出来。作业本发还后,同学们常常翻看自己得了几个红圈,且要与邻座比上一比。

——填债。相当于还债,意指能对父母长辈尽责,能为家庭挑起担子。换句话说,就是乖巧、孝顺。家乡龙门少有“填债”的说法,而是多称“将进”(音)。

——盐花。本义应为盐结晶而成的花朵状貌。日常生活中,则指细盐粒或极少量的盐。它还曾出现于先贤的诗句中,如文天祥的《卖鱼湾》中就有“春红堆蟹子,晚白结盐花。”的句子。在我的记忆中,这一对于食盐的称呼,直至三十多年前还常挂在乡亲的嘴上。那时,如遇来不及准备下粥菜,祖母便会说:弄点盐花拌一拌就好吃咯!

——幽脚幽手。与现今的轻手轻脚、蹑手蹑脚意思相仿。在家乡方言中,没有“蹑手蹑脚”的说法,而“轻手轻脚”除了“幽脚幽手”这一行路动作外,还包含了小心放置物件的意思。

——脱头脱脑。意指言或行没头没尾,没了通常的先后顺序,或是没有来由、无根无据,让人摸不着头脑,理解不了,甚至觉着“此人靠不住”。

——会得。既可是“会”、“能”的意思,就比如“这件事你会得做吗?”还可是“可以”、“要紧(有影响)”之意,如“他这样忙,我现在去他那里,会不会得啊?”

——雉毛。雉,雉鸡,野鸡。毛,羽毛。雄性雉鸡尾上羽毛很长且多艳丽,早时常被用于传统戏剧饰物,人们因而常以“雉鸡毛笃(音,意为竖)直”评判某人骄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翼膀。我们一直称禽类的翅膀为翼膀,称翅尖上的羽毛为翼角毛。翼角毛长齐且“硬化”,代表发育成熟,能够独立生活了。因此,有时候长辈在呵斥小辈时就说:翼角毛硬了?想自家飞了?

——棠棣花开落夜雨。这是人们对于农时节气的一种朴素形象的描述,意思就是棠棣花开的季节常出现晚上下雨的现象。幼时,如遇连续几个晚上下雨,玩伴们便会笑言:棠棣花开嗟!

眼睛有些发糊,掩卷暂歇。想,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不愧为经典——即便鬓毛已衰,乡音也还没变。郁达夫写下这些乡音文字时虽说未到“鬓毛已衰”的年龄,但他少小离家多年后,学贯中西,阅历丰厚,眼界开阔,笔下的文字仍有诸多乡音,让相差几辈的我读来感到几无距离。由此可见,文化影响的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力量,当然,也可见郁达夫心中怀着的那份乡情。

太阳西下。厨房里传来叮当声,女儿在准备晚饭了——试着用电饭锅烹制煲仔饭。记起灶台上还有一碗黄豆。这些黄豆,原想自制豆芽,不知何故,四天过去却没一丝动静。于是告知女儿:冰箱里还有两块肉皮条,切了炖黄豆。想,肉皮条炖黄豆,郁达夫幼时应该也是熟识的;而煲仔饭,大约与他那个时代常说的“金刚(音)肉饭”相仿吧?

来稿须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