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怎么这么难学?不如先从这2点学起,让表达上一个档次

有些人在网络上看到大v逻辑清晰的文章,会为自己逻辑思维薄弱而痛心疾首,心想逻辑思维太重要,于是转身就去买了一本《逻辑学》,买来发现这逻辑怎么这么难啊?

书上的字我都认得,可是组在一起却发现怎么看不懂。而且很多逻辑的术语,像“演绎法”、“归纳法”等等,光光理解这些概念术语就已经很让人头疼了,更别提能在工作生活中运用了。

这就导致了部分人放弃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工作生活中若是需要运用逻辑表达的地方,全凭自己的直觉。

结果就是你的文章阅读体验差,读者看不懂你在说什么;你写的方案无法打动客户,游走在被裁员的边缘;你做的工作汇报,更像是在碎碎念,领导完全看不到你的成绩与能力。

大家都知道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是那些深奥的逻辑学却又看不懂,怎么办呢?

日本资深咨询顾问高田贵久在《精准表达》中提出了2个简单实用的方法,能快速把自己想说的话按照逻辑组织起来,让对方能够充分理解。这两个方法就是学会使用纵向逻辑与横向逻辑,我们一起看看如何使用。

纵向逻辑

纵向逻辑就好比一根绳把所有的因素都串联起来,并遵循着因果关系。比如随地吐痰是不对的,这就是一个纵向逻辑,遵循着因为A,所有B的这种因果关系。

这看似很简单的逻辑关系,但是运用在复杂的事物上,很多人就无法运用了。

比如很多人就会认为,某名牌大学的学生就是比普通大学的学生来得厉害,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只能说一部分的学生是,但是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就是认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不管怎样就是比普通大学的学生来的强。

为什么看似简单的逻辑,很多人却发现很难运用呢?高田贵久在书中表示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 前提条件不同
  2. 混淆部分与整体
  3. 没看清因果关系之间的偶然性

这3个原因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前提条件不同。

当我们和别人说因为A,所以B的时候,其实在我们的脑海中对A已经勾勒出无数的A+等等隐性的前提,只是没有表达出来。

比如某销售人员说:“因为A是重要客户,所以我们应该和对方进行交易。”你听到这么说脑海里会不会质疑:为什么A是重要客户,我们就要和他交易。但是在销售员的脑海里已经存在了许多隐性前提:A公司是我们公司的主要消费者,在业界算是龙头老大,将来也极有可能一直独占鳌头。但实际上听的人可能并不明白,所以就有会上面的质疑。

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所有的隐形前提都找出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听他人讲话,多听取和自己价值观、经历不同的人,这样对于相对复杂的问题,你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角度,从而建立起一个更加全面的前提。

第二个是混淆部分与整体。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很多人觉得自己写作能力还不错,想着我的写作能力够好,进军自媒体,成为行业大V,但事实上自媒体这个行业,并不是只有写作能力就够了,还需要运营能力、分析能力、甚至是统计能力等等。

所以像这种因为我写作能力好,就能成为大V的逻辑是不对的,这就是整体和部分混为一谈,成为大v是综合能力的展现,并不是只靠单一的一种写作能力就行。

最后一点就是没看清因果关系之间的偶然性。

比如早期在电影界有这么一个现象,只要是流量明星出演的电影,不管故事情节如何,人物设定如何,只要明星好看就行,就一定能火,其实这里面就存在了一定的偶然性。反观现在的电影,如果故事讲不好,演员表演不过关,即使有流量明星的加持,观众对电影的认可度还是有限。

要判断自己所说的话中的因果关系是偶然还是必然,应从头到尾地思考哪些因素可能会破坏因果关系。首先请想象一下具体情形,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想象最坏的情形。这样你就能够轻易发现阻断因果之间联系的主要因素。倘若你无法针对各个因素做出说明,那就不可能打消掉他人对真实性的质疑。

横向逻辑

横向逻辑有点类似我们说的总分关系,但是需要没有遗漏和重复。这其实也可以叫做MECE分析法。这个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没有遗漏和重复。比如人类可以分为男和女,一年四季分为春夏秋冬等等。

MECE分析法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这是因为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有不同角度的思考,高田贵久称这种情况为“语言层次感”。也就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立场与切入点。

比如对于发工资这件事,员工会觉得这个月的工资真少,而老板则会想还得继续缩减人工开支,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就是立场不同。

再比如,同样是看到苹果,有人会从“食用”这个切入点展开联想,要么“好吃”要么“不好吃”或者“一般般”,但是如果从“绘画”这个切入点展开联想,可能就会划分为“圆形”、“方形”这类。即使面对的是同一种事物,切入点不同,对事物的划分也会不同。

所以在运用MECE分析法的时候就要把事物拉到相同的角度,只有把不同角度的概念统一在一个平面内,才能开始讨论遗漏和重复的问题。

而要想避免遗漏和重复,得学会使用框架来思考问题,说框架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对于5P营销理论、PDCA循环、四象限法则这类你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过,这些就是框架。

这些框架都是经典的,可以直接照搬直接使用,可以有效避免遗漏和重复。但是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你会发现有的问题根本没有框架可用,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高田贵久就在书中提供了一个方法——六维度想象法。

什么是六维度想象法?我们日常是在三维的世界活动。可是,除了眼前可见的三维世界,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三维世界。看不见的三维世界中,时间的流动是一个维度,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所发生的信息、电力、交易等物质的流动又是一个维度,还有一个维度是人们的心情和习惯。

比如我们用六维度想象法来想象“5P营销理论”。首先我们想象要有产品(product),产品包装的很精美(package),有客人来购买(place),这是我们眼前可以看到的三维度世界。

然后我们扩大范围,想象在产品热销前的场景,是不是会有铺天盖地的宣传(promotion),最后还考虑顾客购买时的心情,给产品标上合理的价格(price)。

所以在面对没有框架可用的情况时,不妨试试这个六维度想象法,自己勾勒出新的框架,避免遗漏和重复。

好了,现在你知道纵向逻辑和横向逻辑了,现在试着把它们组合起来,你会发现它们最终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的结构。

金字塔结构能够确保你表达的逻辑性和说服力,学会了金字塔结构,你的逻辑就会更清晰,表达就会更有说服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