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0048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卷)
文丨野狐狸 图丨源自网络
3.王昭远
在南方割据政权中,有两个政权未向宋朝称臣,后蜀是其中之一。
赵匡胤征服南平、湖南之后,后蜀朝廷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开始劝孟昶,及早向宋朝称臣纳贡,免得招来入侵的口实。
孟昶一开始也准备接受这个建议,还派遣使者向宋朝示好,毕竟,“称臣”只是名号上的一点让步,没啥实质损失。
此时,有一个人跳了出来,义正辞严地表示,必须坚决维护蜀国尊严,决不向宋朝屈膝弯腰!
这还没完,他不但反对称臣,甚至还表示要领兵出击,讨伐宋朝,完成一统中原的大业!
拥有如此豪情壮志者,王昭远是也。
王昭远,成都人,自小家境贫穷,是个孤儿,十三岁的时候做了一个僧人的童子,到处云游要饭吃。
不得不说,要饭有时候也是项有前途的工作,改变王昭远人生轨迹的事件正是一次看似平常的要饭活动。
一天,一个官员在府署内做善事,施舍僧人。小昭远捧着饭碗,跟着师傅跑去蹭饭。完事后,那位官员见王昭远长得很机灵,把他留了下来,让他陪自己的儿子读书。
那位官员就是当时镇守四川的孟知祥,王昭远所要侍奉的小主人正是孟昶。
长期的要饭生活使王昭远练就了察言观色的本事,办事很讨孟昶欢心,两人关系非常亲昵。孟昶当上皇帝后,不但给王昭远官做,还一再提拔,让他做了知枢密院事。
从此,要饭小和尚一下子咸鱼翻身,成了炙手可热的重臣。
王昭远没有什么大功劳,官却升得飞快,引来许多人非议,但架不住人家和皇帝关系好,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如果到此为止,王昭远最多也就算个时代的幸运儿,自己偷着乐就是了,但他的人生抱负显然不止于此,他希望自己像心中的偶像一样,取得彪炳史册的业绩,让那些不服气的人彻底闭嘴!
王昭远的偶像,大家都很熟,那就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直到现在仍被民间奉为智慧化身的一代名臣——诸葛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诸葛亮高大形象的感召下,王昭远平时喜欢翻翻兵书,琢磨琢磨兵法,读着读着,自我感觉越发良好。
在蜀国当官、深得皇帝信任,志向宏达、胸怀韬略(自己这么认为),我不正是当世的诸葛孔明吗?!
一个人有理想、有志向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是你必须对自身能力和外界形势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如果你明明开着一辆拖拉机,连上高速公路的资格都没有,现在却非要上赛车跑道开,不散架才怪。
很可惜,王昭远偏偏就属于这种情况,他对自己的水平缺乏准确认知,没有金刚钻,楞要揽份瓷器活。
说服孟昶后,王昭远开始积极准备出师北伐。在开展行动前,他决定联络北汉一起动手,以便南北夹攻宋朝。
在王昭远的授意之下,三个人秘密启程,离开成都,赶赴太原向北汉送信,表达共同讨伐宋朝的意愿。
关于王昭远的安排,让我很摸不着头脑。按理说,这种信件绝对属于机密文件,又不是请客吃饭的请柬,贵在速度和保密,一个人去办也就够了,为啥要弄出三个人?是怕有人迷路走丢,还是担心旅途寂寞?搞不懂啊。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王昭远肯定听说过。
三人行,容易出叛徒。这句话王昭远肯定没听说过。
就在送信三人小组里,有人多了个心眼,偷偷把信送到了开封。至此,赵匡胤又神奇地得到了出兵的借口,看完信,不禁感慨道:
我终于又找到扁人的借口了(吾西讨有名矣)!
- 未完待续 -
野狐狸讲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