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0152
宋朝进行时——写好看的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卷)
文丨简书推荐作者 野狐狸 图丨源自网络
两人相见后,赵光义撩起衣服给寇准看身上的箭伤,并问: “你为何来得那么迟?”
皇上给你看伤情,问你为什么回来的迟,明显是表示很挂念你,在和你套近乎,算是天大的面子了。
寇准想都没想,回了一句:“我没有陛下的召见,怎么敢回京城呢?”
如果换成别人,早就跪下来磕头如捣蒜,感谢皇上的挂念之情,最好边哭边表示,自己在外面也十分极其特别地想念皇上。可寇准却很困惑,赵光义说这个干什么。按照宋朝律法,外任官没有命令本来就不能回京,你想我,早点叫我回来就是了,我得到命令已经紧赶慢赶回来了,你还嫌我慢?幸亏当时寇准不是坐动车赶过来,否则恐怕要拿出车票来解释自己的速度问题了。
好吧,算我表错了情,碰上这么个实在人,也就不用拐弯抹角了,直接进入正题吧。
赵光义皱皱眉头,继续问:“我的儿子中,你看哪个可以继承皇位?”
寇准很直,但并不傻,对选择储君这件朝野注视的大事,他也有自己的思考。
最可贵的是,他的回答确实没有顾忌私利:“陛下替国家选择储君,不可以和妇人、宦官商量,也不可以和亲信大臣商量,希望陛下能选择符合天下意愿的。”
寇准所说的不可以和妇人、宦官商量,可不是泛泛而谈,这里的“妇人、宦官”都是意有所指。事实证明,寇准的判断十分准确,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下面会马上会讲到。不可以和亲信大臣商量,是指防止某些人借立储君的机会,围绕几个皇子进行政治投机。最后一句,“希望陛下能选择符合天下意愿的”是规劝赵光义选择储君应该出于公心,以能力为标准,选立最适合托付天下的人,而不是出于个人私情。
赵光义听懂了寇准的心思,接着问道:“襄王可以吗?”
襄王,是指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赵元侃,他和长子赵元佐为同一个母亲所生,当时已经二十七岁,为人比较谨慎、随和,在众皇子中,虽不出挑,却也中规中矩。
寇准直截了当地回答:“父亲对儿子最了解,你觉得可以,就赶紧决定吧(愿即决定)。”
寇准的意思依然很直白,既然已经有了主意,就该马上定下来。换句话说,就是暗示赵光义即刻确立“皇太子”,而不是再弄个“开封府尹”来过渡,以防夜长梦多。
寇准的态度得到赵光义的称许。至道元年(995)八月,就在寇准回京后一年,朝廷举行盛大仪式,确立赵元侃为“皇太子”,改名赵恒。
这个看似普通的举措,其实已经非常了不起。从唐末至五代,长期政局动荡,中央政权已经近百年没有进行册立“皇太子”的仪式了。
如今,人们再见到这种盛况,朝野上下,无不为之欢欣鼓舞。
寇准回京后,不但恢复了两府大臣身份,还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当上了副相,比之前更加得到倚重。
如果不出意外,寇准已经成为赵光义心中的托孤重臣,将要担起辅佐新君上位的重任。
然而,寇准的仕途定律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仅过了一年,他又被外放了。
还是因为一件小事情。
寇准担任副相后的第二年,赵光义进行了一次祭天活动,按惯例,祭天活动搞完以后,各地官员都可以提升一下品级。这是一项很简单的事务,无非是每个官员的品级都往前挪一下而已。
可寇准偏偏不甘寂寞,把这个福利活动当成了一次官吏考核。他觉得这样论资排辈太没意思,要根据个人表现来重新评定。评定过程中,自然有人吃了亏,心存不满。很多官员直接把状告到了赵光义那里,矛头直指寇准。
客观地说,这事寇准做得也不地道,官员考核本来就有专门的机会,祭天时官员按序升官就是了,一码归一码,确实有点滥用职权的嫌疑。
赵光义把几个宰相都叫了过来问话,大家众口一词,都表示这事是寇准一个人想出来的,我们本来也不同意,但寇准一直坚持,至于寇准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事情就是这么回事,你看着办吧。
寇准一听,又激动了!集体商量的时候你们不说,现在都怨我一个人,凭什么啊?来,咱们去翻会议记录,说道说道。
赵光义一看寇准吹胡子瞪眼的表情,心里明白了大半,就让寇准稍安勿躁,如果几个宰相在朝堂上吵架,有失体面(若廷辩,失执政体)。
其实,这次的情形和上次差不多,寇准如果长点记性,应该及时刹车。又不是要命的事,低头认个错,也就过去了。
可寇准不但不刹车,还踩了一脚油门,继续舌战群儒,越战越勇。
看着激动的寇准,赵光义不禁摇头叹息。
你怎么就那么倔呢?
争来争去,寇准为自己争来了一个外放的机会,第二次。
至道二年七月,寇准被免去参知政事,出任邓州知州。
赶走寇准,对赵光义而言,是个双输结局,耳边确实清净了不少,但也少了一个替他分忧的人。毕竟,北方边境仍然战火不断,皇太子赵元侃的地位尚未巩固,自己的健康状况又时好时坏。如此局面,没有一个能干的大臣撑场面,那可是要崩盘的。
万幸的是,当时还有一个名臣坐镇中枢,掌控朝局。
老臣,吕端。
- 未完待续 -
野狐狸讲宋史
本平台内容皆为原创
谢 绝 转 载
小编微信号:nbha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