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英语”系列文章2020年总目录(含2016 - 2019年文章目录链接)
-----------------------
不少朋友问我,那你说英语思维究竟应该怎么培养?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这谁都知道,具体怎么弄,能不能开个单子?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在国内开车的朋友,总是靠右行驶,这样一来,如果去到英国这样靠左行驶的国家,那么总要适应一段时间。我觉得完全可以把“英语思维”和“汉语思维”比作“靠左行驶”和“靠右行驶”,怎样从靠右行驶转换到靠左行驶,我们就可以怎样从汉语思维转换到英语思维。也许有不同,但总有可以比拟之处。跑到英国靠左行驶,总是要练一练的。如果习惯靠右驾驶的人一点没有练习过就直接上路,那出事故的概率肯定要大大高于练过的。那么,总要找车少的地方、开起来难度不大的路段练吧!如果上来就是闹市区、车流量大的地方别来别去,那就起不到多大的练习效果。类似地,想要用英语思维,那么用来培养英语思维的学习材料就不难难度太大,甚至,都不应该有多大难度。这就好比开车,如果每隔30米一个减速带,你能把速度加上去吗?难度偏大的学习材料,就好比减速带太多的路段,是难以起到很好的练习作用的。我的看法是,与其考虑“降低难度”,不如干脆就选用不高于当前学习水平、甚至比当前学习水平低半个档次、甚至一个档次的材料来练习。那么,什么叫“比当前学习水平低半个档次”、“一个档次”?很简单,就是比当前年级往前推半年、一年:五年级的小朋友,可以用四年级的材料;初二的小朋友,可以用初一的材料。如果实在担心学习内容“太容易”,导致学不到东西,可以选择之前一个学期的相关内容。这时,分级阅读材料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这种读物一般都有着明确的级别划分,想找低一级的、低半级的内容,可以说是触手可得。养英语思维,同样要求我们老师、家长放弃明面上“学到东西”这个执念,给学生选择更加合适的材料,确保不会因为难度太大导致学习过程坑坑洼洼,难以提速,更难以持续。
比如初二的孩子,不要去选用《黑布林英语阅读》的高一、高二分册,老老实实用初二的分册!甚至,为了安全,我建议还是先从初一开始。
三、加大篇幅,排除干扰,确保15分钟以上“连贯语言流动时间”开车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车子上路之后一直在地面开,上不了高架、高速,那是相当痛苦的,尤其是在市区。毕竟,那么多红绿灯、左拐右拐,这不管是靠左行驶还是靠右行驶,都是令人头大的事情。为什么沪C牌照无需拍牌,很多朋友也不去上?就是因为它上不了高架呀!类似地,不管是听英语还是读英语,同样需要无干扰的、有足够长度的“连贯语言流动时间”。这不是说每一篇文章都需要有15分钟的阅读量——那需要差不多2000词,而是说:
1、听完、读完一篇文章,不要立刻就是做题;
2、在听、读文章、对话之前,尽可能把生词、难句先排除掉,不要让听读的过程出现重大挫折。
我当然不是说不能做题,我是说,不要“总是做题”、“立刻做题”,读了一篇文章立刻就要做题。真的没那必要。
除了生词、难句以外,在日常的英语听与读的过程中,包括像是注释、圈圈划划什么的,也尽量不要有。
就干干净净的书,干干净净的录音,让我们沉浸到英语的流动中去。
语言的流动越连贯,越持久,干扰越少,就越能够减少汉语中介出现的机会,减少停下来思考难点的机会,就越能够学会纯粹地使用英语来理解、思考。
我个人的体验是:
比如我们在阅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网络小说的时候,精彩的情节会吸引着我们不间断地、不受干扰地、无需做题地往前阅读;
听评书的时候,精彩的情节会吸引我们全神贯注地去听、去想象,同样不间断、不受干扰、无需做题。这样两个时段,我们的思维最活跃、最自动。
那么,我们只要按照这个思路去安排学生、孩子的英语听与读,就能起到类似的奇效。
这就是现代英语教学中经常提到的“自由自发的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具体怎么做,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很多,我简单说一两点:
1、从影视作品入手,引导孩子阅读原版;
2、从分级阅读入手,引导孩子阅读原版。
四、加快速度,带动语言处理,逐步排除汉语思维
这方面,我强烈建议大家给孩子多听,因为音频内容的语速往往是固定的,孩子不容易偷懒。如果是读,那么究竟TA读了多少,读的速度怎么样,都不容易去把握、去测量,毕竟默读嘛,怎么检测呢?听,就不一样了,录音材料的语速,至少当前,一般都不会低于所需的阅读理解、听力理解所规定的语速,所以,用常速英语音频材料来加快语速,带动语言处理,就能促使孩子不断提高听力理解速度,逐步达到跟录音材料语速一样的思考速度。这样一来,汉语思维在高速运转中就能够逐步被排除掉,——来不及呀!基本上,这一条就是说:多准备一些英文歌曲、英文故事的MP3,难度要严格控制,播放给学生听,让他们跟上录音的速度。
反复读、反复听,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所有的疑难终将被全部解决,剩下的就是在反复中增加熟练度,逐步接近、甚至达到语言处理的自动化。什么叫“语言处理的自动化”?就是母语者水平了!
六、复述、改写、缩写、扩写、写作……不能帮助培养英语思维吗?能是能,但它们能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在已经形成了一定语言熟练度之后,也就是,至少要到英语学习的中级阶段,才有可能通过复述、改写、缩写等方式,起到培养英语思维的作用。道理很简单,上述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语言“输出”活动,都受到语言速度的严重限制。上列不管是哪一项,我们都不可能不允许学生停顿。只要有停顿,就不容易拉起速度来;拉不起速度,就很难靠着速度把汉语思维挤出思维过程。至于说中级水平及以后怎样利用这些方法来培养英语思维,限于篇幅,我只能另起一篇文章了。1、故事性强、第一遍接触的内容,还是得做题,当然是在完整、顺畅的语言流动结束之后做题,看看理解程度怎样;2、对于那些反复重复、熟极而流的内容,可以给孩子一点变通的空间,看看能不能自出机杼,做一点改编,比如一首歌曲,能不能在已有的词汇范围内把原词替换掉几个;比如一个小故事,孩子有没有可能在讲故事的时候出点新内容。就这一点来说,著名国际英语教材开发专家Brian Tomlinson曾经说过,教室里最需要的是笑声和思考(laughter and thinking)。不管是怎样操作,funny也好,silly(傻乎乎,指的是带点荒诞意味的改编)也好,都比一成不变、循规蹈矩的要好。3、对于朗读提高速度和正确率的要求,比如要求达到100%正确,并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就需要反复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汉语思维就会逐步被排除出去。其他方法,大家可以开动脑筋,集思广益,不拘泥于某一种思维定势。
上述几个方面,都是明确的、可操作的、方便检查的方法。如果大家实在不放心,可以安排孩子在听、读完毕后做一点习题,但请一定确保“听什么、考什么”、“读什么、考什么”,万万不能听的、读的和考的东西基本上不是一回事。那样的话,一切的听、读都会被孩子认为是无意义的,今后再想开展这样的活动,就难了,甚至难上加难了。“白话英语”系列欢迎朋友们点题,我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请在本文留言区留下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