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大洋有多值钱?一根金条又价值多少?换成现在多少钱?
对民国货币有兴趣的朋友们,今天来跟春秋老师一起了解一下。
民国时期已经很少有人再将碎银子作为流通的货币了,随着钱庄制度的倒闭,所以银票基本上也都没有用了,它们被一些相对先进的货币所取代。
当时市面上所流通的货币是大洋。大洋有很多种,有墨西哥鹰洋,日本龙洋,袁大头,孙大头,这些都称之为大洋。
大洋都是用银子做的,本身有着一定的含金量,所以即便是战争状态下,其本身的购买力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
那么在民国初期,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多少钱呢?
在民国初期,由于清政府刚覆灭,全国上下刚进行了一次民主化改革,再加上当时西欧各国都在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放松了对于中国的压榨,因此中国的工商业都得以飞跃式的发展,老百姓的总体经济收入也有所提高,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多多少少也会存在一些通货膨胀,但是影响不会太明显。
等到后来民国内战时期,纸币出现了大幅度的通货膨胀,但是银元整体的购买力并没有下降多少。
由于地域不同,一个大洋在现在当什么现金,还要结合着不同的区域进行推测。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在1915年北京,一块大洋能够买上30斤大米,或者说是8斤猪肉。1918年冬,从湖南来到北京的毛泽东,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毛泽东在北京大学的月薪为8元。
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大米都是在4块钱到5块钱一斤,我们暂且按五五块钱一斤算的话,但从表面上看,一块大洋相当于现在150块钱人民币的购买力。
但是,毕竟民国那个时候农产量比较低,一亩地也就是收上二三百斤的粮食,买上30斤大米,绝对超过一亩地1/10的收入了。
现在一亩水稻都能够达到1000斤以上,我们暂且按1000斤来算,那么一亩地1/10的收入就是100斤,那么折合成人民币的话,一块大洋大概相当于400~500块人民币的购买力。
当时普通的知识公务人员的工资大概是30块到40块大洋,折合成现在一个月6000~8000的薪资来看,一个大洋就是200块钱。
所以综合来说,民国的一块大洋应该相当于现在的三四百块钱。
在很多反映“上海滩“的影视剧中, 常常听到“大黄鱼”、“小黄鱼”的说辞。一开始以为说的是吃的鱼,随着剧情的发展,才明白原来说的是两种重量不等的金条。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所谓“盛世收藏,乱世黄金”,说的就是在乱世中黄金是最保值的物品,是硬通货。
看到这里,有的人或许要问,民国时期的一根金条到底能值多少钱呢?
“大黄鱼”、“小黄鱼”的叫法是率先从上海叫开的。当时的上海人,多是要用金条来压箱底的,意思是买回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民国时期的一斤相当于十六两,一两按照500克/16计算,大约在31.25克。“大黄鱼”重10两,“ 小黄鱼” 重1两。也就是说大黄鱼相当于现在的312克,小黄鱼重31克。
显然在民国时期的“大小黄鱼”不是普通人所能拥有的 。在不考虑文物收藏价值的情况下,我们算一下一根金条的价格。
当时的一根“小黄鱼”的价格在现在的1人民币1.5万元左右。而一根“大黄鱼”的价格和重量都是一根“小黄鱼”的10倍,也就是说一根“大黄鱼”相当于现在的15.5万元左右,差不多相当于一二线城市白领一年的收入了。
小黄鱼在民国时期的购买力自然不可小觑。在民国期间,一条小黄鱼可以在江南鱼米之乡买下二亩上好水田。5条小黄鱼就能在北京买下一座普通的四合院。
不过,考虑到时代不同,盛世与乱世的房屋价值,本身也不具可比性,直接换算或也有一定的偏颇。
1935年11月4日,国民政府下令,开始实行法币改革。主要内容有: 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 (后加中国农民银行) 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币; 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
1948年8月18日,国民政府又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 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但由于滥发金圆券,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大量城市中产阶级因此破产,导致政府民心大失,成为国民党内战迅速失败的原因之一。
这时候,大洋和金条都退出了流通市场,它们的价格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