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心裁(127)栝蒌牡蛎散:经行烦渴、经后烦渴、经前乳房胀痛、阴茧、妊娠失寐烦渴 -- 马氏妇科
栝蒌牡蛎散
【原文】
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蒌牡蛎散主之。《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组成与用法】
栝蒌根 牡蛎熬,等分
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功效】清热生津。
【医案】
1.经行烦渴
初诊: 2006年1月11日。陈某,32岁,因发现左侧卵巢囊肿39mm×40mm就诊。经过验方消癥汤(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夏枯草15g、皂角刺12g、牡蛎20g、海藻20g、三棱10g、莪术10g、荔枝核12g、橘核12g、石见穿30g、制乳香4g、制没药4g)合鳖甲煎丸治疗48天之后,左侧卵巢囊肿缩小为26mm×25mm,月经1月9日来潮,经量中等,有血块,口烦渴,日饮水8杯,饮不解渴,胃脘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热软坚,养阴止渴。
方剂:消癥汤(经验方)合栝蒌牡蛎散加减。
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夏枯草15g 皂角刺12g 海藻20g 荔枝核12g 橘核12g 石见穿30g 益母草12g 牡蛎30g 天花粉20g,7剂。
二诊:2006年1月19日。服药之后,口烦渴即缓解。
2.经后烦渴
初诊:2006年4月3日。李某,33岁,B超发现浆膜下子宫肌瘤,大小为15mm×10mm×15mm,月经周期提前7~10天,经量逐渐减少,现为原先正常经量的1/3,经色暗,2~3天净,经前乳房胀痛,下腹坠胀,乏力头晕,二便正常。性激素测定:雌二醇57pmol/L,孕酮0.3nmol/L。生育史:1-0-4-1,用避孕套避孕。末次月经3月23日来潮,今已净。就诊之前服用消癥汤(经验方)14剂,同时口服大黄zaozi001虫丸,就诊时口渴引饮而不解已经一周,伴小腹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清热活血,化痰散结。
方剂:消癥汤(经验方)合栝蒌牡蛎散加味。
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夏枯草15g 皂角刺12g 海藻20g 三棱10g 莪术10g 荔枝核12g 橘核12g 石见穿30g 制乳香4g 制没药4g 牡蛎20g 天花粉15g 天仙藤12g,7剂。
二诊:2006年4月10日。口渴已除,寐难,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去天花粉、天仙藤,加夜交藤20g、合欢皮10g,7剂。
3.经前乳房胀痛
参见“大柴胡汤”条第1案。
4.妊娠失寐烦渴
参见“猪苓汤”条第8案。
5.阴茧
参见“赤小豆当归散”条第3案。
【按语】
栝蒌牡蛎散是治疗“百合病渴不差”的方剂。百合病的本质是阴虚有热,故以栝蒌根甘寒生津,牡蛎咸寒止渴。
案1为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经行烦渴,牛饮而渴不止;案2为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经后烦渴。此两案的烦渴,均属于《素问·本病论》中的“咽干引饮”。《灵枢·病本》中以先后、标本区分疾病的治疗,其中有“间者并行”者,即指病情轻缓的,可以采取标本兼治的治疗原则,案1、案2的治疗,即奉此旨,即在原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治疗子宫肌瘤方剂上,加栝蒌牡蛎散以清热生津止渴,药后烦渴即消。栝蒌根者天花粉也,其味甘、微苦,性微寒,《本经》谓其“主消渴”,《日华子》称其可“消肿毒”,现代医学证实天花粉可以治疗滋养细胞肿瘤。故消癥汤与栝蒌牡蛎散合用,一者可止烦渴,二者可以加强治疗肿瘤的功效,可谓一举两得。
案3为经前乳房胀痛,伴头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证属肝经郁热,木郁侮土,以大柴胡汤疏肝调气,清热通腑;因天花粉可治“乳痈”(《日华子》)、“下乳汁”(《医学入门·本草》)、“泻肝郁,缓肝急”(《医林纂要·药性》),能疗乳房肿胀疼痛,牡蛎可以“化痰软坚”(《本草纲目》),故栝蒌牡蛎散与大柴胡汤相合,能够清热软坚以散结。
案4为妊娠寐难多梦,口干多饮,大便偏结,痤疮较多,证由妊娠阴血下行,虚火上炎所致,故在滋阴清热的猪苓汤和凉血安神的百合地黄汤的基础上,加栝蒌牡蛎散以养阴生津止渴。
案5为阴茧,外阴红肿刺痛,带下色黄,为热毒所致,故用赤小豆当归散以活血排脓;栝蒌牡蛎散中的天花粉“排脓,消肿毒,生肌长肉”(《日华子》),牡蛎治“痈肿癥瘕坚气”(《本草》);加金银花、蒲公英、紫地丁以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