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要煮多久?3分钟、10分钟、还是半小时?牢记煮茶不是煮药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明代的文徵明,画过一幅《品茶图》。
1531年,在那年的谷雨前后,山里茶事正好,忙里偷闲,到深山里放松心情。
住在深山里,搭一间小屋,与山中风景为伴。
山居生活,有溪涧峡谷,有参天古木,从窗外往外望去,便是潺潺流水。
茶壶里,水刚刚煮沸,就远远地看到朋友从桥上来了。
于是,文徵明在画里,记下了那年的谷雨。
并且还在画里,写上那天的日记:
“碧山深处绝纤埃,面面轩窗对水开。谷雨乍过茶事好,鼎汤初沸有朋来。”
煮茶待客,是一种悠闲生活。
但提到煮茶,尤其是煮老白茶,又有不少讲究。
之前有位老茶友过来聊天,在提到煮白茶时,他提到一个让他进退两难、难以抉择的问题。
在煮老白茶时,到底是煮茶时间长一些好?还是不能煮太久熬太浓?
《2》
情况是这样的,那位茶友在留言里,很细致地提到他的困惑。
原本在最早的时候,他听到的煮茶建议是:
“老白茶胜过药,煮白茶如果是药用,那么就要像熬中药那样,煮的时间长一些,让内在的茶味物质充分浸出。”
茶友一听,觉得这样的说法有道理,于是就照做了。
一开始在煮老白茶时,他确实是按熬药汤的做法,每壶茶至少在烧沸后,再慢熬上二十分钟、半小时左右,再倒出茶汤饮用。
说句实话,熬出来的茶汤,茶味浓重,喝起来又浓又苦,并没有那么好喝。
但是一想到,将老白茶长时间熬煮,才能更好地利用老茶的内在价值,茶友稍加思量后,还是照做了。
连续两、三年下来,他每次在煮老白茶时,都是用养生壶来慢慢熬煮。
多次煮茶下来,也就习惯成自然。
但是,近期让他纠结与困扰的地方,在于他听到了一个新说法:
“煮茶时,每壶茶不能煮太长时间,煮开后再等一、两分钟就行,不然长时间煮茶会浸出茶叶内部的有害物质,影响喝茶健康。”
看到这一说法时,那位茶友先是一阵后怕,紧接着陷入纠结。
有人说,煮茶要像熬中药那样,煮久一点茶味才更好。
也有人说,煮茶不能煮太久,不然会有害。
这两类截然不同的说法,让人难以适从,不知该如何是好。
究竟在煮白茶时,长时间煮茶是好是坏?正确的煮茶时间是什么?该要怎么做?
围绕这些有关“煮茶时间”的系列问题,下面且来逐一分析。
《3》
第一,像熬中药那样煮老白茶,是不是效果更好?
不是,那段提倡“熬中药式煮白茶”的观点,细细审视起来,槽点满满。
最紧要的一点,老白茶是茶不是药,不能盲目地捧高它的功效。
喝茶这件事,最重要的是感受一份好滋味。
往简单说,多花心思琢磨如何将白茶泡得更好喝,或者煮出更精彩的茶味,才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将煮茶当成熬中药,长时间去煮茶,按三碗水煮成一碗汤的方式。
哪怕风味再出色的好茶,也会被熬浓、熬苦涩,煮出一壶不好喝的茶汤。
无形当中,对于一款珍贵的好茶而言,太过于辜负与浪费。
实事求是来看,对待任何内质丰沛的优质白茶,都不建议闷浓或煮浓了喝。
在煮茶时间上,讲究恰到好处,不能没有原则地长时间熬煮。
在长时间煮茶加热过程中,白茶内在的茶味物质会过多浸出,导致茶味变浓变苦涩。
将煮茶时间拿捏得当,煮出一壶茶味浓淡适中的茶汤。
更能让人领略老白茶的甘香悠扬、茶味醇厚的好风采!
《4》
第二,长时间煮茶,是否会浸出有害物质?
咳咳,这样的表述,有危言耸听的嫌疑。
与此类似的说法,还包括“茶叶不需要太耐泡,多次冲泡过后,茶叶内部的有害物质会泡出来。”
站在理性客观的角度看,这类说法太不科学了。
因为,要是一款茶本身的品质恶劣不堪,内部藏着有害物质。
那么它压根不用等到多次冲泡后,或者长时间煮茶后,才会浸出。
相反是,它会在一开始时,就直接浸出。
所以,这样的想法与担心,有点儿杞人忧天,没有必要。
更严谨一些的表述,应当是长时间反复熬煮,容易导致白茶内部的茶多酚、咖啡碱等苦涩物质过多浸出,茶味变浓。
而像咖啡碱这类的茶味物质,滋味苦,能提神。
但喝多了煮浓煮苦的茶汤,容易造成失眠,影响睡眠质量。
从茶味体验看,喝煮浓熬浓的茶汤,不好喝。
从健康影响看,茶圈内早已形成共识,长期喝浓茶对健康不利。
所以,在煮茶时间上,不建议将白茶放在滚烫的热水里反复熬煮。
但这背后,并非是因为茶汤在煮久后会浸出有害物质。
而是长时间煮茶,茶味太浓不好喝!
《5》
第三,正确的煮茶时间,应该是多少?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
不是简单地每壶茶煮2分钟、3分钟,就能一次性说清。
而是要考虑具体情况。
在煮茶过程中,煮茶时间的长短,受诸多因素影响。
其一,茶叶内质积累。
高品质的老白茶,原料底子好,制茶工艺好,储存到位,能在短时间内,析出充足茶味,形成浓淡适宜,鲜醇甘爽的茶味体验。
而品质略逊色一些的白茶,内质积累有限。
自然需要在煮茶时,多给足一点时间,才能浸出足够的滋味。
打一个比方就是,浸满水的毛巾轻轻一拧就能挤出水,而一条半干不湿的毛巾则需要用力去拧,才会出来零星的水滴。
其二,每次煮茶时的水量。
如果一煮茶,注水300毫升,那么在水量不多的前提下,将整壶茶汤煮开的时间自然要更短。
而要是直接煮满满一大壶茶,注水900毫升,那么煮茶加热时间自然要更长。
其三,煮茶时的温度调节。
古人煮茶,以风炉煮茶,用木炭加热的方式居多。
到后来,也有酒精炉的出现。
但是到现在,在用电加热的情况下,用电陶炉煮茶最为常见。
不同的煮茶搭配,不同的温度调节(大火煮开、小火慢煮)等,会导致煮茶时间长短不一。
从这三点内容看下来,在煮茶时间上,并没有一刀切的具体答案。
分享一下村姑陈的煮茶经验。
如果是用电陶炉加热,用玻璃壶煮三、四年陈左右的老寿眉,茶水比例是300-400毫升的水量,投入2-2.5克干茶。
直接煮干茶时,先将壶内的水煮开,再投茶。
投茶过后,可以视情况,及时关火。
此时借助电陶炉内的余温,茶壶内的汤水还在持续滚沸,茶味物质仍在不断浸出。
等到茶汤平静,便可倒出茶汤饮用。
当你实在拿捏不准时间时,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喜欢滋味足一些的,可以适当煮久一些。
而喜欢茶味清淡的,整壶茶煮沸后,即可关火,不宜煮太久。
每一壶茶汤的煮茶时间,需要多次亲自实践,才能调整出最适宜的茶味!
《6》
煮茶时,煮太长,不好。
煮茶未到火候,也不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煮好茶,好比做实验。
要经过反复尝试与摸索,才能煮出最适合自己口味的那一杯茶。
不然,煮茶时间太长,反复熬煮,茶味易浓。
而一壶茶还没煮开,就着急倒出茶汤,则茶味易淡。
在煮茶时间上,不能太教条主义,生搬硬套!
深处种菱,浅种稻。
不深不浅,种荷花。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留有余地,才能煮出好茶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