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称自己是“悲观主义者”?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所谓世界观,是指人的对世界的看法和观点。据说“悲观主义”已经成为弥漫于人群中的一种世界观,不觉遗憾。在林林总总的世间,经历尚未充分,自身尚未完全努力,就已经开始悲观,是应有的人生态度吗?
显然不应该。
所谓悲观主义,单从字面上而言是一种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从何而来?理所当然来自自己的生活,来自自己的工作经历。
当目标未曾抵达,努力之后未能成功,或屡次被他人倾轧,恋爱失败,被背叛,被欺瞒,被戏弄之后自身无法应对与理解时,消极情绪就会出现。
如果一直淤积不做排解,久而久之人就会深度陷入其中而无法自拔,进而在心态上形成悲观主义,认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无济于事,与其白白努力,不如随波逐流。
每一个人都会遭遇失败,遇见难堪。但是就此持悲观主义心态,这一类人丝毫不值得被理解与同情。
客观而言,悲观主义既是一种心智软弱的表现,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自我放弃。
心智软弱者,往往对困难预估不足,准备不够,往往凭借一腔热血和一时激情就开始筹谋大事,设想成功。但事实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设想一落地就会暴露出最初幻想中未能察觉的问题,面临很多实际的困难。
对困难预估不足者容易就此傻眼:跟我最初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呢?细节上为什么有这么多难点?
站在旁观角度来看,一件事情开始了,其实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往往要靠事情的启动者或发起人在辛勤地劳作与耕耘中,逐一面对并耐心地加以解决。
只要整体目标不做大的调整,只要过程中有耐心,只要有使命必达的信心,随着困难逐一被化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都会成功抵达目的地。
这个过程,可能漫长,也可能走弯路,但设若事情的发起人或启动者始终不忘初心并随时而动,围绕大目标的实现,做各种细微到位的调整,世俗的“成功”是理所当然能实现的。

可惜的是,心智软弱者、目标不清晰的人、容易随波逐流内心意念不坚定者,往往看不到这些,也想得不够深远。
多数沉浸在“自我悲伤”里的人,一碰到困难就退缩,一遇到解决不了的危机和难题就痛哭流涕,感叹上苍为何不帮自己,世人如何冷酷无情,自己如何时运不济,将一切失败和不如意都归结为外部原因,进而以悲观、消极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形成悲观主义。
人生经历决定和影响人的精神意识,也促使一个人形成对世界的某些看法。从普世角度看悲观主义者,可以看出很多相似之处:
第一, 内心软弱无力,没有坚定信仰
第二, 喜欢推卸责任,不以自己为主要责任人
第三, 缺乏筹谋规划,奢望撞时代大运,依托他人获取收益
第四, 自身实力和才干配不上自己的野心,却极其盲目自大
第五, 德行上毫无修为,得意时张扬肆意,失意时一蹶不振
第六, 凡事皆爱贪图便宜,缺乏大局观和利他意识,小门户意识严重
第七, 缺乏正念,缺乏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凡事喜欢走捷径,走不通时便埋怨时代和他人
第八, 认知偏狭,长期居于某一单一层面和环境内,并以此环境内标准衡量外部世界
以上种种,有人悉数全中,有人仅得二三条,而有的人,则完全不沾边。
有人自私自利,就有人大方慷慨;有人阴毒狡诈,就有人弘扬真善美;有人寡廉鲜耻,损人利己,就有人俯首甘为孺子牛,甘愿为他人牺牲奉献。
佛陀说众生平等,又说斯世分为三届六道,人分三六九等。
矛盾吗?一点也不。佛教大义的价值就在于,它以种种前因后果和另一种视角,为所有人描摹出另一种时间与空间之下的世界观、宇宙观。
佛陀的意思是,人这种不算高等高级的生物,不要总是局限于眼前得失与当下焦灼,而要学会从另一个空间俯瞰问题,从一个维度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当你觉得这件事情和这个人,总是让你感到痛苦悲伤难过,无法抵抗和打败,导致自己无法不悲观厌世时,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想一想:我为何要一直受他的影响?他与我想要达成的目标和希望前往的地方有那么紧密而且重要的关联吗?
如果没有,那就直接忽略;如果有且只有通过这一路径,那么就应该在抵达目标的前提下,尽力适应此种人和环境。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不要想着回避或逃避,而是要直面困境,从细微之处将其剖析清楚,再以更为细微的方式方法,一步步去化解它们。
方法论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很难而且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定力。
所以才有“人在事上磨”、“忍字心上一把刀”的说法,为能抵达内心所想,世间无人不在忍,无人不是在追寻过程中,想尽办法去克服苦难、困难、阻挠。一番经历之后,人们才真正有所获得,才会真正具有悟透、看透、理解世界复杂性的“佛性”。
所以,活着,从来不简单。简单的活法,向来不牢靠。想要人生闪闪发光,不窝窝囊囊,就得在悲观中乐观积极。
为什么又说要悲观?因为,尽管我们反对一些人动不动就悲观厌世,觉得世界和外界亏欠了他,但是,在具体的活法上,我们更提倡积极乐观的悲观主义。
人的出生以及具有哪些天赋天分是自己没得选的,家境富裕还是贫穷,父母兄弟能否帮助你是没法预料和指望的,出生在乱世还是盛世也是一个人没法挑的。
种种外界不可控因素下的人,最能够控制和最可靠的活法,就是靠自己,相信自己,并在认识到世界的残酷冷酷无情这种悲观现实本质之后,积极乐观的去利用各种条件,为自己而活。
对世界悲观,对自己乐观并积极进取,才是对仅有一次的生命负责。比起悲观地依靠外界,热爱梦想,并理性地为之努力,是不是这种活法,更自在?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Lewandowski, G. W. (2012). Is a bad mood contagious?. Scientific America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