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东桥,老街半条老屋衰
人们常常用“名不见经传”来形容缺乏知名度的人与事。东桥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老镇。网上、书中很难找到有关这个镇的用得着的资料。百度百科中对东桥字条的文字很短,大致是说春秋时范蠡曾到一个叫西桥村的地方做过生意,后人把西村的桥改名为西蠡桥;“西蠡桥之东1.5公里处有一座石板桥称之为东桥,经过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现今的东桥城镇”。我看有点像“硬装斧头柄”,与范蠡啥搭界?
去过东桥,为寻访老街与老屋。东桥的老街原来直穿东新街中段,不很长。现南边一段“落地”翻建过,已找不出老街留下的任何印记。北段,地上是还是人字形石块的,路之东边有几间旧的平屋,算是老街的招牌。入街不远,便见一桥,即是以桥名为镇名的那座东桥,也是翻建过的,看不出有什么古意。桥北、河边,零乱地残存着一些老建筑,在我看来,大约也早不过清末明初的感觉。
镇上人还是很友善。我随意走进了一家开着门的老宅,撞着房主,也允任由拍摄,还有问必答。有一金姓的镇民,甚至领着我在小弄中指点尚存旧屋的位置,最后还到他家去参观了一番。不小的房宅,是祖上传下来的,产权归三人,老二老三都在外购房另住,现在只他一人住着,伴他的还有神——他是基督教徒。“你就到老街上那间很小的教堂做礼拜么”,我问?“不,每个礼拜都到浒关教堂”……
现在的东桥,凭借天然的地理位置,又得到了新生:京沪高速与苏州绕城高速在这里相交,也因此有了“东桥枢纽”。新街上的商店,不亚于其他小镇。在东桥逛逛,见一个老的轧米厂,还在延续着没有结束的历史使命。乡镇卫生所前,家长们带着孩童,排队等候疫苗的预防接种。农贸市场,熙熙攘攘。在一家屋边的菜地里,见到了正欲抽蕊的芹菜……
东桥似乎是默默无闻的,到东桥纯粹是为了看一看游一游的人也少,然而东桥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没走多远,有一桥,就是东桥。看不出桥身上有哪个部件是老的。桥上的棚子里是一家卖菜的地盘
下桥不远,见一幢老建筑的山墙还算高大,略喜,(题头图是下桥后的视觉),走近却有些失望
沿街的一面却全是一层的矮房。而且这排矮房过了,老街竟也到头了。图中有人处三间有铝合金窗栅的是基督教堂
随意走进了一户门开着的人家。这是北厢。由于老街是南北向的,大门坐西朝东,这间是朝北的
遇着一位热心的金先生,带着我穿行在小弄中踏看旧房子,最后到他家参观
早先出入的正门,朝南,通河边。只有在老屋中,沿墙脚才能见到久违了的厥类植物
园子中长着大小不等的槨树,生命力十分旺盛,锯了还长,拔了还出。这棵曾被“斩首”过,如今还紧抓着几块砖,它留恋尘世哦,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来
很意外这个镇的老街为何不依水而建?金先生说原先河两岸也全是老房,前任乡长主持改造,河边要建一条新马路,拆了。现在的乡长到浒关去办公了,这工程也就歇了。(远处的桥即是东桥)
邂逅了镇上的轧米厂。后边靠河,运输方便。老虎天窗处成了鸟儿的乐园,有吃有住,呵呵,就是不太讲究卫生,随吃随拉
轧米厂其实也就这样一个大车间。时光在这里仿佛回到了五、六十年代
我的博客首页出现问题了,不能登陆,头像、相册、好友、评论等组件全部“加载”不上来。不知各位朋友访我的博客时是否见到如此的首页。恢复正常之前暂停更新,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