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名曲《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古琴曲,一名《金门待漏》。相传明万历初年,贡川杨表正所作。其实早于杨表正二十五年,在明嘉靖三十九年萧鸾所辑的《杏庄太音续谱》里面就收录了,但无歌词。而杨表正的《西峯重修真传琴谱》这一曲的解题,却说是:“渔樵问答,古操也”。查遗谱有指诀,无音文(即歌词)。考琴史有文音无指诀。今配定文音入谱云云,因此不能认为就是他的创作。目前最常被弹奏的是吴景略依《琴学入门》打谱的版本。
《渔樵问答》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名曲,反映的是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乐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乐曲采用渔民和樵夫对话的方式,题材集中精炼,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曲调飘逸潇洒,描绘出渔樵在青山绿水中悠然自得的神态。乐曲中时而出现伐木或摇橹的声响,使人形象地联想起渔樵生活的情景。
渔歌:很多琴谱的题解认为乐曲的意境符合柳宗元的名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欺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因之认为乐曲也是他作的。乐曲中有些音调像是采用了渔民号子的音调,也有人认为是毛敏仲所作。
南宗灭亡,毛敏仲对异族统治不满,欲隐身渔樵,故作此曲。
樵歌:宋末着名琴师毛敏仲所作。《神奇秘谱》朱权题解云:“是曲之作也,因元兵入临安,敏仲以时不合,欲希先贤之志,晦迹岩壑,隐遁不仕,故作歌以招同志者隐焉”。此曲节奏自由、调性丰富,演奏讲求功力。乐曲运用主题贯穿和转调等手法,显示出作曲艺术的新水平。
渔樵问答:曲谱最早见于《杏庄太音续谱》(1560),近四百年来流传颇广。曲中有一些悠然自得的乐句重复或位移再现,形成了问答对话的效果,还有一些摹拟摇船或伐木的音调,造成了对渔樵生活的联想。近代《琴学初津》说它“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丁丁,橹声之欺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有山林之想”。